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四个人分别是谁?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由来已久,而这句话中所提到的四个人物,个个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
那么,这四个人分别是谁呢?下面就聊一聊他们。
这个“王不过项”中的“项”,便是指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祖上,是周王室的后裔,其家族为姬姓,周朝时期诸侯国之一的项国,便是项羽的先祖创立的。
项国被鲁国灭掉后,该国族人便以国名“项”为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项族人归属楚国,并且,还在楚国中身居高位。
像楚国的名将项燕,便是项羽的祖父。
曾经,项燕凭借勇猛,曾大败秦国大将李信和蒙恬的联军,不仅攻下了秦国的数个营地,还斩杀李信麾下多名大将,最终迫使李信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先辈都如此勇猛,项羽自然也不例外。
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羽长大后,身高八尺,且力能扛鼎,寻常三五个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其家乡不少年轻人都十分敬畏他。
并且更重要的是,项羽还才气过人,也就是说文武兼备,这在当时就相当厉害了。
而他在年轻时,曾干过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某年秦始皇前往会稽游玩时,项羽和叔父项梁(项燕之子)前往观看,而在看到秦始皇威风八面的仪仗后,项羽对项梁说了一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话。
“彼可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
这话说完,吓得项梁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唯恐被人听见,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项梁开始对这个侄子刮目相看。
在此之后,项梁便倾心教授项羽兵马谋略,而到了陈胜吴广起义时,项梁指示项羽杀死会稽郡守殷通,而项羽不仅成功得手,并且在当时就展现出了极其“悍勇”的一面。
当时,殷通被项羽击杀后,殷通的几百个部下要为长官报仇雪恨,因此将项羽团团围住,但项羽并未慌张,而是手提殷通人头,腰佩殷通官印,同时开始大杀四方。
仅凭一人之力,便击杀了殷通一百多名部下,硬杀得整个郡守府血流成河,而殷通的其余部下,均被项羽这种神勇给吓住,纷纷跪地求饶,无人敢抬头直视项羽。
这份杀伐之气,可谓是“悍勇无比”。
而到了项梁战死后,项羽接过了兵权,带着部下东征西讨,更是凭借悍勇在秦末乱世中争得了一席之位。
尤其是在公元前208年时,项羽单枪匹马在万军中斩杀宋义,更让他自此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当时楚国的不少将领,评价项羽均称其“为人彪悍,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由此可见,项羽的悍勇也是得到公认的。
而真正让项羽名动天下的,则是他大破秦军主力的事迹。
史料记载,项羽攻打秦将王离时,其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悍然冲向敌阵,令麾下兵卒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跟着项羽奋勇杀敌,最终超常发挥,生擒王离,大破秦军。
而在之后,项羽在辕门召见众诸侯,由于惧怕项羽的威名,诸侯们只敢跪着前行,无人敢平视项羽。
这是何等的威风?可以说,纵观当时整个天下,也就唯独项羽能做到这一点。
而项羽人生中更高光的时刻,莫过于在彭城之战中,以少量兵力击溃刘邦数十万诸侯联军的壮举了。
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众诸侯,组织起了一支近六十万人的联军,浩浩荡荡进攻项羽,并且,在开战之初,刘邦所向披靡,成功占据了彭城。
为此,刘邦极为得意,认为击败项羽指日可待。
但项羽却不慌不忙地率领三万人马赶赴彭城,随即在彭城之下与刘邦展开决战,先是在攻城时,斩杀刘邦十几万人,之后又在追击过程中,再次斩杀刘邦二十多万人。
何谓“以少胜多”?彭城之战中的项羽,就给刘邦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教育课。
但在彭城之战后,项羽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经历了潍水之战后,项羽麾下大将龙且战死,二十万主力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导致项羽面临的局势越发捉襟见肘。
不得已之下,项羽只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好运气似乎远离的项羽,刘邦单方面撕毁协议后,派韩信等将大举进攻项羽,而项羽则被困于垓下,最终突围失败,于乌江自刎而死。
秦末乱世,虽说最终以刘邦全面胜利而告终,但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而后世对其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意思就是说没有人能超越项羽的神勇,这也就是为何会说“王不过项”的主要原因。
这个“力不过霸”中的“霸”,指的是小说评说中的李元霸。
李元霸是一个虚拟人物,不过,大部分人均认为,李元霸的原型人物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也就是李世民的三弟。
李渊共有四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这四人均为李渊的嫡妻窦皇后所生。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李玄霸,仅活了十五岁便病逝,并且在他死的时候,李渊还尚未建立唐朝。
而李元霸这个人物,最早出自于古典小说《说唐演义全传》中,在小说里,李元霸也是李渊之子,但其人生经历却和李玄霸大不一样。
按小说中的交代,李元霸是金翅大鹏雕转世,并且,其生的“面如病鬼,骨瘦如柴”,活脱脱一幅快不行的状态。
不过,表面上看着像个病秧子,但实际上李元霸却极为神勇。
首先,他的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意思是比四头大象的力气还大,这份神力,比西楚霸王项羽还要厉害。
其次,正因为他臂力惊人,因此武器也和寻常人不一样,小说里他使用的是两支金锤,每个重达四百斤,两个加一起,就足足有八百斤重。
还有,就是他的饭量惊人,据说他一餐,就能吃掉十斤肉和十斗米。
而他在小说里之一次出场,便对上了同样力气惊人的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要知道宇文成都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可以单手使用四百斤兵器的人,但到了李元霸这里却不够看了。
当时,宇文成都在晋阳宫大殿上与李元霸比武,结果,宇文成都使出全身气力,却丝毫撼不动李元霸分毫,而李元霸一个反手,就将宇文成都扔出去老远。
如此神力,确实无人能敌,而在这次比试之后,李元霸便由此名扬天下。
再往后,李元霸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很少有武将能在他手下过上几招的,大部分都是被他几锤击败。
比如在四明山一战,李元霸仅凭单人独骑,便击败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万大军,还有在紫金山对阵张德金时,李元霸同样也是单人独骑,将对方一百八十五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
按理说,这样的猛人,已经是无人能敌的了,但李元霸最终还是死了。
怎么死的呢?当初他在离开师傅紫杨真人时,紫杨真人曾特意交代他,日后万不可大开杀戒,另外凡是遇到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的,务必不少将其杀害。
而李元霸在最开始,尚能铭记与遵守师傅的叮嘱,但时间一长就开始忘乎所以。
首先是视人命如草芥,死在他锤下的人不计其数,尤其还喜欢把人掷向空中,扯住双腿生生撕裂。
至于师傅交代不可杀害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的要求,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比如宇文成都以及其麾下大将伍天锡,均是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但李元霸在击败他们后,还是残忍将其杀害。
特别是杀害大将伍天锡时,伍天锡眼见落败,便连连求饶,希望李元霸能放他一命,但李元霸还是生生将其撕碎。
最终,在潼关前,李元霸先是被天雷轰得七荤八素,之后他恼怒之下,将手中金锤扔向天空,意思是要教训老天,结果金锤落下后,恰好砸在其身上,直砸的他气绝当场。
虽说李元霸是小说中的人物,但由于小说和评书等艺术形式的推广,让很多人都对李元霸较为熟悉,而他也正是凭借天生神力,得到了一句“力不过霸”的称赞。
这个“将不过李”,说的是唐末大将李存孝。
说到李存孝,有不少人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不过,他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既悍勇且颇具谋略的武将。
李存孝原名安敬思,幼年时恰逢唐末乱世,父母家人均也死于战乱,孤苦伶仃的他,幸运地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收养,自此成了李克用的义子。
由于常年在军中生活,因此在李存孝长大后,极为骁勇,弓马骑射样样在行,并且领兵打仗也颇有一套。
据史料记载,早年间李克用曾多次派李存孝外出征战,比如攻打陈州、许州,还有征讨黄巢等战役,而李存孝每战必胜,从无败绩。
而李存孝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复夺潞州之战。
公元890年,由于李克用势大,唐昭宗下决心要出兵讨伐他,与此同时,原本属于李克用地盘的潞州,又出现了将领冯霸叛变一事,这就导致李克用在当时颇为手忙脚乱。
与此同时,历来与李克用不对付的朱温,趁机安排兵马进驻潞州,并且还分兵前去攻打李克用,总之,当时的形势对李克用相当不利。
而李克用当时由于正在泽州一带,因此便派出养子李存孝前去夺回潞州,李存孝得令后,仅率五千精兵,不仅夺回了潞州,并且还生擒朱温手下多名大将。
此战之后,李存孝骁勇之名天下皆知,而在后来的多场战役中,敌军只要听说是李存孝来了,均是紧闭城门不出,根本不敢跟李存孝对战。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猛将,理应该在李克用麾下得到重用才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存孝却在后来背叛了李克用。
背叛的原因,出在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存信身上。
李存信也是李克用的养子,他看到李存孝立下了累累军功,并颇得李克用宠爱后,便心生不满,因此,经常就和李存孝对着干。
并且,李存信还时常在李克用面前诋毁李存孝,导致李存孝时不时地被李克用敲打一番,这样一来,李存信和李存孝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而在李存孝夺取潞州后,他原本想着,自己有这么大功劳,父亲李克用必然会让自己升任节度使,但结果却被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一顿离间后,最终李存孝仅得了个刺史之位。
至此,双方的矛盾彻底被激发,而在两年后,也就是公元892年,李克用计划发兵攻打唐军时,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命他协同李存孝一同作战。
但这二人由于存在很深的矛盾,因此互相猜忌,并皆按兵不动,最终迫使李克用不得不改派他人方才解决唐军。
事后,李存信恶人先告状,他对李克用说,李存孝有二人,意图谋反,而李存孝在听说李存信告自己的黑状后,不仅没有想办法到李克用面前解释,反而因为担心李克用责罚他,暗中联合死敌朱温,准备攻打李克用。
这下,算是彻底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最终,李克用亲自率兵前来攻打李存孝,由于被团团围住,导致李存孝弹尽粮绝,最终不得不向李克用投降。
李克用事后也知道了李存孝的谋反是李存信捣的鬼,但由于李存孝确实有谋反的行为,加上他和朱温之间的信件也被公布与众,因此,虽说心中不忍,但最后还是忍痛车裂了李存孝。
而在民间传说中,李存孝临死时,由于他生有神力,导致车裂他的马都被他生生拽了回来,最后还是把他的手筋脚筋全部挑断,让他无法发力后,才成功将其”五马分尸“。
李存孝死后,据说被葬在了太原的太山中,不少老百姓都为他的死而鸣不平,同时也有感于他的勇猛,因此就希望李存孝能保佑自己,一来二去,关于李存孝的传说就越来越多,而他也成为了百姓口中太山的山神,那句”将不过李“也由此流传开来。
这个“拳不过金”,说的是北宋年间的传奇豪侠金台。
金台此人,历史上究竟存不存在尚无定论,但正史中确实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仅在小说和评书中有过出现。
不过,在浙江义乌,至今尚存有据说是纪念金台所建的石桥和凉亭。
而在小说中,金台是个名震江湖的大人物,他拳术极高,号称中原武学之一人,并且,他的徒子徒孙中,还有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和林冲,二人的师父便是金台的大弟子周侗,也就是说,武松和林冲是金台的徒孙,另外,在《说岳全传》中,岳飞也是金台的徒孙。
单看这几个人,就知道金台的武术有多高强。
那么金台又是师从何人呢?关于这点,传说有两种说法,之一种是说他的武术,是得到了一个名为“蛋子僧”的世外高人所教,另一种说法,则是说他师从一名叫做田七的武侠。
具体是师从何人暂且不说,最终的结果是金台练成绝技,并开始行走江湖。
而在小说中,金台行走江湖后,干的之一件名动天下之事,便是在擂台上一拳打死西夏国的黑风僧一事。
据小说交代,金台学成武艺后,恰逢当时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登基,由于英宗听信国丈兼太师的澹台伟谗言,便在京城设立擂台,广招天下武林人士前来比武。
其实这是澹台伟的一个毒计,他想通过西夏国的黑风僧之手,将天下豪杰聚集在京城,再来个一网打尽。
但没想到的是,年轻的金台参加了这次擂台比武,并且在擂台上,仅用一拳,便打死了西夏国的黑风僧。
事后,金台被宋英宗赐予“天下拳王”的称号,但却遭到了奸臣陷害,以他误伤人命为由,将其收监,还要将他处死。
不过,当时刚好又碰上辽国挑衅,派来一名武师挑战,声称大宋要是能打过辽国武师便休兵,如若不然便举兵南下。
结果,大宋派出了多名武师均不能取胜,眼看辽国就要发兵,最终有人建议让金台试试,由此,金台才得以出狱。
而金台与辽国武师对战的过程,和与西夏国的武僧差不多,也是仅用一拳便将其击败。
至此,金台真正名动天下,在此之后,金台还在大宋边境危急之时,召集义乌各武馆的武士赶赴前线抗敌,还积累了不少军功。
到了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登基后,金台还受皇室委托,成为了王安石的保镖,专门负责协助王安石推行变法,正因为有了金台的保护,王安石的才得以推行各种变法政策。
而在金台的晚年之际,则专心收徒教授武艺,前文提到的周侗,便是在金台开始收徒后教授的之一个弟子。
除了上述形象之外,金台还在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中出现过,在其中,他客居嵩山时期,遇到了挑战少林寺的李沧海,少林寺不敌后,最终金台出手赶走了李沧海。
虽说金台此人在历史是否存在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武艺之高,确实是得到公认的,不少小说中他的形象,也是一位拳术高强的豪侠形象,正因为如此,民间便有了“拳不过金”的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