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克星并非朱元璋,而是他看不上的一个人
前言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从一名流落街头吃不起饭,靠着乞讨为生的乞丐一步步登上了政治舞台,坐上了龙椅,成为受万人朝拜的开国皇帝。
这其中不知历经了多少的辛酸,那么在当时那个群雄争霸的时节,不只有朱元璋这种枭雄,还有和他敌对的陈友谅。
同样陈友谅也将朱元璋视为图霸天下更大的劲敌,但是最终还是败在了朱元璋的手下,别看陈友谅一生都在和朱元璋较劲,最后还是败给了朱元璋。
其实他更大的克星也并不是朱元璋,而是他最看不上的一个人,帮助朱元璋成就了霸业,也利用恰当的时机打败了他。
一、出身卑贱
陈友谅和朱元璋同样都是出生于贫苦人家,但是还是要比朱元璋好一些,毕竟还没有沦落到以乞讨为生。
陈友谅是渔民出身,家中祖祖辈辈靠着打鱼为业,因此还是能够有一份赖以生存的活计,正是家中常年打鱼,所以陈友谅和其他的渔民一样,身上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鱼腥味。
但也往往因为这一身鱼腥味,致使附近的渔民都不愿意和陈友谅来往,甚至对其避之不及,还受到一些人的侮辱和谩骂。
这给年少时的陈友谅留下了很大心理阴影,常常活在自卑中,也对身边的人产生敌对的心理,也正是这种心理促使陈友谅愈发想要强大起来。
但要说起陈友谅的姓氏也是有一段故事,原本陈友谅并不姓陈,而是姓谢,后来是陈友谅的祖父入赘了陈家,才改为陈姓。
陈友谅从小就过着艰难的生活,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思想上成熟的也比较早,对那些权贵阶级更是产生了强烈的仇恨。
乱世之中,奸臣当道,地方官员鱼肉百姓,这也是陈友谅为何如此痛恨权贵阶层的原因,因此愈发想要强大,打破这世间的不公。
陈友谅家中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殊不知比流落街头要饭的朱元璋要强上多少倍,至少有捕鱼为业,还不至于饿着肚子。
陈友谅还能读几年书,但也因为读了些书,也有些知识,后来当上了县衙中的小吏,比打鱼要体面,毕竟也是混上了一口官饭。
然而此时陈友谅并不满足于现状,正因为他走上了这样一个平台,也看到了元朝官员的腐败,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官员的不作为,才导致底下的百姓才深处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
尽管陈友谅出身卑贱,但是他却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社会问题的所在,要想改变当下的现状,还是需要靠实力说话。
同样他的内心既包含着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也包含着要做出一番大业的雄心壮志,然而他认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男人就要多一份“狠厉”。
二、陈友谅心狠手辣
陈友谅则果断放弃当下这份看似安稳的工作,转而投奔了徐寿辉所带领的红巾军中,徐寿辉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倪文俊,对陈友谅非常的看好,将陈友谅一手提拔了起来。
但随着徐寿辉内部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想要取代了徐寿辉的位置,但后来事情败露,他便逃到了陈友谅那里。
却不曾想,陈友谅竟直接将倪文俊杀了,这样一来,无疑是替徐寿辉解决了心腹大患,同样也可以看出陈友谅是一个非常冷血残酷的人。
徐寿辉因为这件事情,倒是对陈友谅信任有加,这也巩固了陈友谅在起义军中的地位,但从中也可以看出陈友谅的野心,他会将那些一切看不起他的人踩在脚下,也想要得到更大的势力。
陈友谅这个时候也在徐寿辉的手下干了五年,也更加了解他面前的这位领导,并非是这乱世中的枭雄,于是果断将徐寿辉给杀了,他也成为了这支起义军更高的领导者。
手中握有六十万重兵的陈友谅,无疑成为了众多枭雄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方,他不仅抢占了先机,而且就连这天下也几乎唾手可得。
但这个时候却杀出来了一个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实力上根本无法和陈友谅抗衡,但令人意外的是,最终陈友谅却兵败在朱元璋的手下。
此时的陈友谅也并不会将朱元璋这一小号人物放在眼中,但却没想到就是这一小号人物,竟成为陈友谅图霸天下更大的劲敌。
陈友谅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也打赢了许多战争,更是凭借围攻安庆的战争,奠定了他在军事上的地位。
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了元军名将余阙,同时歼灭了元军三千的精锐。此战过后,使陈友谅的名声大噪。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势力也慢慢的发展起来,同时还招揽来许多有才能的人,其中就有一个叫做常遇春的人。
三、鄱阳湖大战
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员大将,十分的骁勇善战,常常担任军中前锋的位置,作战更是非常勇猛,曾攻克了开平府,后被封为开平王鄂国公。
当然这都是后话,常遇春之所以能够得到朱元璋的重用,也是因为他在作战中十分的骁勇善战,并且在初战中就初露锋芒,立下了头功,令朱元璋对其十分信任。
随着各地的起义军先后溃败,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人也为了争霸天下而成为劲敌,当时陈友谅占据上游,并且拥有精兵强舰,士气高涨,也可以看出陈友谅拥有着雄心壮志。
但在朱元璋眼中,陈友谅就是一大劲敌,随着陈友谅率领数十万水军攻下了应天,便在南京城的西北龙湾和朱元璋进行了一番恶战。
这场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朱元璋先是设下埋伏,诱敌深入,随后有常遇春和冯国胜率领前五翼军三万人作为设伏,在敌军中计后,作为主力军同敌军交战,一番激战过后,陈友谅溃逃。
龙湾战争的失利成为了陈友谅心中的一根刺,他将朱元璋当作最强劲敌,殊不知到最后害死他从未看上过的常遇春。
龙湾大战三年后,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卷土重来,在鄱阳湖同朱元璋进行了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决战。
此次大战几乎直接决定了胜负,陈友谅的战舰虽然大,但操作不灵活,朱元璋的战舰小,但速度快,也十分灵活,两军一时间也难分伯仲。
直到有次朱元璋的座船搁浅,陈友谅手下的一员大将张定边前来围攻,当时情况紧急,常遇春先是用箭射伤了张定边,随后用自己的战舰去撞朱元璋的战舰,让其脱离浅滩。
随后便组织火攻,乘风纵火,颇有当年“火烧赤壁”的风范,最终陈友谅的战船被烧,不得不仓皇逃走,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的战舰围困,陈友谅最终在混战中被流箭射死,自此陈友谅起义军覆灭,败给了朱元璋。
结语
陈友谅最终兵败朱元璋,也从此看出陈友谅在战略上还是略微差点,同时他的为人上也有所欠缺,不仅是因为他过于心狠手辣,还因为他至骄多疑。
同时还低估了朱元璋的实力,最终败给了朱元璋,但更加确切的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准备,败给了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