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从罪臣之女、宫中奴婢,到千古一后 年轻的太后,情人遍布朝野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21)480

她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不幸之中又有万幸。祖父贵为一国之君,然而身死国灭。父亲为避免灾难而投靠敌国,身居高位却因罪被杀。作为罪臣之女被投入宫中作奴婢却一路逆袭成为帝国当家人。她就是北魏的文明太皇太后冯氏。

大同城墙外冯太后雕像

文明皇后身为女人,虽然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但也因为自己的风流放纵而被人诟病,两面评价堪比武则天。

一、出身高贵

冯太后的曾祖父冯安是后燕大将,屡立战功,被慕容垂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封赏了家宅和封地。于是冯安便把自己的家族从冀州长乐郡(今河北衡水冀州区)迁到了龙城。冯安之子冯跋跟当时的皇帝关系紧张,为了避免被杀,先下手为强,杀了皇帝拥立自己的好哥们,前前任皇帝的养子作皇帝。

好哥们皇帝被近臣刺杀,冯跋杀了那两个近臣干脆自己当皇帝,虽然国号仍然叫“燕”,但为了跟之前慕容家的燕国相区分,史称北燕。在病重时,冯跋让太子冯翼执掌大权,没想到太子善良,在冯跋死后被冯跋的三弟冯弘杀死。

冯弘不但杀了大哥的太子,还杀了大哥其他一百多个儿子,自己做了皇帝。这个冯弘就是冯太后的祖父。

冯弘即位后废了自己的原配王氏夫人,立慕容氏为后。王氏的长子冯崇的太子之位也被废,被安排到辽西郡的肥如去镇守。冯崇的两个同母弟弟怕继母慕容皇后迫害自己,于是逃离都城到肥如去投奔冯崇,并劝说冯崇投靠北魏。冯崇听了两个弟弟的劝告,投靠北魏后被封为辽西王。二弟冯朗被封为辽西郡公,出任北魏的秦雍二州刺史,他就是冯太后的父亲。

二、实现逆袭

冯朗虽然在北魏作了高官,但因为一桩大案受了株连而被杀。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冯太后(原谅我这么称呼一个孩子,但是没办法,这么有名的历史人物史书上竟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按照惯例也不幸地被没入宫中作了一名婢女。

不过冯太后又是幸运的,她的姑母当时是皇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有姑母抚养照顾,聪明好学的冯太后受到良好教育的,见识也大有长进。

事情的转机在于北魏换了皇帝,新皇帝文成帝登基两年后就选了12岁的冯太后作贵人,4年之后,16岁的冯太后又被立为皇后,实现了逆袭。

三、成为太后

文成帝与李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弘。冯太后在太安二年正月被封为皇后,二月拓跋弘就被封为太子。按照北魏的规矩,为了防止母凭子贵,专擅朝政,太子的生母是要被赐死的。毫不意外,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当时的常太后赐死了。

还不到两岁的太子拓跋弘没了生母,按照规矩由嫡母冯太后抚养。十年之后,冯太后的丈夫文成帝驾崩,太子拓跋弘继位,也就是北魏的献文帝。从此,冯太后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冯太后了。

四、诛杀权臣

十二岁的小皇帝无法亲政,朝政被大将军乙浑把持。这厮胆大妄为,隔三差五地代替皇帝发号施令,赐死了众多政敌,还不停地给自己升官,最后当上了丞相,眼看再升官就要改朝换代了。

冯太后作为皇帝的嫡母,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她暗中下令捕杀了乙浑,而后临朝听政,控制了朝廷大权。

五、逼子禅位

献文帝很聪明,在冯太后的临朝听政期间表现得非常恭顺。当他的长子拓跋宏(看来鲜卑人不避讳,父子之名竟然史同音字)降生后,冯太后决定自己停止临朝听政,回到后宫看孙子了。

影视剧中的献文帝

光看孙子也没什么意思,年纪轻轻的寡妇不甘寂寞,开始找情人。别看冯太后跟文成帝夫妻情深,在文成帝去世之后冯太后悲伤过度,在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衣器物时竟然扑入火海,但她终究是个年轻的女人。冯太后看上了官宦子弟李弈,经过一番勾引,两人勾搭成奸, *** 后宫。

献文帝平白多了这么个便宜老爹,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心里很不痛快。正在这时机会来了,李弈的同宗,相州刺史李欣被抓了。为了立功赎罪,李欣检举揭发尚书李敷二十三条罪状,而这个李敷正是李欣的亲哥哥。献文帝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李敷一家子都杀了。为了表彰李欣,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还提拔他当了尚书。

冯太后正跟李弈你侬我侬,没想到被儿子棒打鸳鸯。她感到大为恼火,心想这儿子平时看着挺恭顺,没想到关键时刻真够狠的。打狗还得看主人,不但杀了自己的心上人,还给陷害心上人的李欣升了官,这也太不给他妈面子了。现在杀了我的相好的,下一步会不会向我下手?

于是冯太后联络自己的党羽,一起逼迫献文帝退位。献文帝虽然聪明能干,但是沉迷于玄学,不愿意整天忙着治理国家。既然母亲逼自己退位,那就让位吧。献文帝本来想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名气很大、声誉很好的叔叔,但大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按照冯太后的意思,把皇位传给冯太后从小抚养,现在年仅4岁的太子拓跋宏。

六、杀子嫌疑

别看献文帝年仅17岁被迫退位当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但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大小政务都要经过他处理,经常发布诏书,甚至还多次御驾亲征取得大胜。冯太后看儿子退位不放权,还是心里不踏实。令世人没想到的是,当了5年太上皇,年仅22岁的献文帝竟然突然驾崩了。于是传言四起,冯太后成了杀害太上皇的嫌疑人。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冯太后二次临朝听政了。

七、巩固政权

冒着杀害太上皇的风言风语,冯太后二次临朝听政。面对不稳的形势,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朝局。这时候,她用上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才能。

首先,她诛杀了若干政敌和贪官污吏。之一个上了黑名单的就是害死自己情人的李欣,给心上人报了仇。第二个倒霉的是孝文帝的姥爷、南郡王李惠。冯太后认为赐死皇帝的生母还不够,连皇帝的姥爷也不能放过。

其次,她奖赏了一批清廉的好官。为了缓和矛盾,她还积极笼络人心。有一个献文帝的亲信,在献文帝死后悲愤得拔剑自刎,被旁人救了下来。冯太后知道后嘉奖了他的节义,以此笼络了一大批献文帝的忠臣,感化了一部分心怀不满的大臣。

第三,她培植了一批能干的官吏,成为她的得力干将。这批人里既有鲜卑贵族,又有汉族贤士,还有能干的宦官。而汉族人才里有一部分,成了她的情人。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私生活更加无人敢管,一批年轻强壮的男子成了她的入幕之宾。冯太后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有才干的,委以重任,成为后党的得力干将,在政治上也同样为她效力。比如王睿,曾经打退猛虎,保护了冯太后和孝文帝。李冲攀上冯太后之后,从一个穷小子一下变成了大富豪。他参与了多项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尽职尽责。冯太后死后,又尽心尽力地为孝文帝的改革大业效劳,孝文帝也对他“深相仗信,亲敬弥甚”,史称“君臣之间,情义莫二”。

孝文帝雕像

八、抚育孙子

已经当了5年皇帝的拓跋宏,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文帝,当时也才年仅9岁。作为皇长子,孝文帝2岁就被封为太子。当然,按照规矩,他的生母也被赐死了。小太子被冯太后亲自抚养,从小被严格管教。

早先因为孝文帝太聪明,冯太后怕他长大了对自己不利,曾经想杀掉孙子,大冬天把只穿着单衣孝文帝关在破房子里,三天不给饭吃。后来在一众大臣的劝谏下才改变心意。后来有一次宦官在冯太后面前说孝文帝的坏话,冯太后一怒之下将孝文帝痛打一顿。孝文帝对这些不公正的对待从不申辩,只是默默承受。他对祖母没有任何怨言。

冯太后经常要听宦官汇报孝文帝的学习情况,如果听到孝文帝不好好学习,就会下令杖责。等到小皇帝年满18岁时,冯太后就让他穿上龙袍上朝听政,参与朝政,培养政治才干,还要他按照自己的意思起草诏书敕令,为以后亲政打好基础。

冯太后喜欢到各地巡视,经常把孝文帝带在身边,让他积累政治经验。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大权始终掌握在冯太后手中。她亲自作了《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作为孝文帝学习的指南和行为准则。

孝文帝比他的父亲明智多了,从来不敢忤逆祖母,从小刻苦学习,手不释卷,对儒家经典了然于心,成为了鲜卑人中少有的高学历皇帝。他的公文写作能力很强,口述的敕令常常不用大臣修改就可以直接发布。

在生活方面他也向祖母学习,当然不是风流的私生活方面,而是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冯太后吃的很少,将皇家的食谱减少了90%,穿的都是很朴素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装饰,而且还免除了各地进贡猛禽的负担。孝文帝也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穿的是洗过好几次的衣服,马鞍子上也没有金玉作装饰,这让冯太后很欣慰。

常年相依为命,使得祖孙俩感情非常深。一次酒宴上,孝文帝当众起舞,为祖母祝寿。冯太后非常高兴,也起身唱歌唱。孝文帝对冯太后非常钦佩,在冯太后去世后仍然坚定地执行冯太后的改革政策。

九、大力改革

冯太后之所以在历史上得到了政治家、改革家的高度评价,在于她临朝听政过程中采取的大刀阔斧改革举措。

作为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政权北魏入主中原,要统治境内以汉族为主体的各个民族,必须要采取有别于过去治理方式。

之前北魏的官吏都是没有俸禄的,官员靠着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敛财。这样的政治环境引发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爆发多次起义。冯太后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她的政治智慧,开始推行改革,也就是“太和改制”的前半段。

她采用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租调制、俸禄制,从经济、政治等方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改善了人民生活,稳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

她还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兴办儒学、尊崇孔子、祭祀孔庙,禁止鲜卑族以前流行的巫术和同姓婚姻的旧俗。据说他们冯家是鲜卑族,因为冯太后尊崇汉学,授命史官在《魏书》中将北魏的冯家写成是汉族。

她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正是孝文帝改革的前奏。正是从她开始的汉化之路,使鲜卑民族既可以说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又可以说是留在了史册中。

精品长文创作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880.html

“从罪臣之女、宫中奴婢,到千古一后 年轻的太后,情人遍布朝野”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赵云与徐晃的箭术怎么样?孰高孰低?

三国时期赵云与徐晃的箭术怎么样?孰高孰低?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赵云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在演义中,赵云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作为大将,弓马娴熟,箭法自然都要精良。赵云在南屏山接诸葛亮时,曾一箭射断徐盛船帆绳索,徐晃在铜雀台射箭比赛中,一箭射断柳条,夺取锦袍...

历史上汉武帝有多少兄弟姐妹,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汉武帝有多少兄弟姐妹,分别是哪些人?

刘彻,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一共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她的儿子汉武帝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汉武帝的妻儿,大都很凄惨。那么,汉武帝的四个姐妹,又有怎样的命运呢?其实,在古代社会里,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是蔡文姬《悲愤诗》对于董卓之乱的描述,说的就是西凉兵把社祭(古代聚会)中所有男人杀掉,头挂在抢来的车子上,女人则用车拉着回军营的场景。这只是董卓之乱其中一个很小的场...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箕谷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赵云与魏国曹真发生的一场战斗。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蜀汉的开国元勋,忠勇无双,作为武将,征战一生,赵云是少有的能善终的大将之一,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然而,赵云之死,和他箕谷兵败有关吗?是因为箕谷兵败,赵...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帮助刘备只因三顾茅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乱世,但乱世出人才和英雄,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像司马懿、法正,庞统,周瑜,陆逊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其中之一的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当军师都是三顾茅庐后才将他请动的,但是诸葛亮帮助...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还是四阿哥自己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还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忧死的,还是被老虎咬死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乐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出征漠北的归途中,突然在榆木川这个地方驾崩。由于驾崩得很突然,所以关于其实际的死因,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说法。对此朱棣是怎么死的,目前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