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当土匪挖清陵,让人没想到,他儿子却是个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自古帝王陵寝备受尊崇,孙殿英却对此不加尊重,他曾经叱咤风云,作威作福,最后竟然胆大包天,挥军盗掘了清东陵。当时举国震惊,皇室宗亲大声谴责,孙殿英却逃过一劫,无人能奈他何。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昔日盗墓贼的儿子孙天义,非但没有重蹈覆辙,反而为国家文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世人万众景仰。究竟孙天义做了什么事业?他是如何走上与父亲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孙殿英昔日狼籍:纵横捭阖 酣战无度
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个年代,时局动荡不安,四处都是乱象丛生。就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诞生了一个叛逆少年孙殿英。1889年,孙殿英出生于河南一个贫寒的小村落,家境贫困使他从小就辍学在外游荡。八岁那年,孙殿英偶然被一位私塾老师收留,可谁知这个性格乖张的少年竟然放火焚烧了私塾,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
长大后的孙殿英越发嚣张跋扈,不学无术,不事生产,整日游手好闲。他靠着精湛的街头生存本领,钻了不少空子,结识了一些社会渣滓,最后与一个叫张治公的土匪头目勾结上了。孙殿英先是与张治公作伙挪用军饷,后又投靠了豫西著名的"混混团伙"丁香玲,做起了买卖走私生意。
从此,孙殿英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到处横行霸道。他凭借着精明狡猾的手段,暗中贿赂了不少权贵,很快便攫取了大量财富和地位。民国时期的大小军阀首领,孙殿英无不巴结奉承。有了这些靠山,孙殿英愈发骄横狂妄,做尽了坏事。
最令人不齿的是,1928年,孙殿英挥师炸开了乾隆陵的陵门,洗劫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御物珍宝。这一行为无疑是亵渎祖宗,罪不可赦。不过当时军阀割据,朝野腐败,就是这等罪行也难逃了法网。孙殿英贿赂了当权者,躲过了一劫,从此大摇大摆,继续横行无忌。
二、父子生平判若云泥
与父亲孙殿英纨绔放荡,嚣张跋扈的生平相比,孙天义自幼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童子。1910年,孙天义出生于河南开封,自小就热爱学习,品行端正。那时的孙家境况虽然微薄,但仍供给孙天义读私塾。在私塾里,孙天义勤奋好学,师长疼爱有加,常夸他"是块祖佛宝刀未磨"。
孙天义读书期间,父亲孙殿英却在外面横行无忌,干尽了邪恶勾当。孙殿英曾数次被捕,孙天义也因此受尽了同窗们的耻笑,但他并未被父亲的行为所影响,反而更加努力读书。1925年,孙天义考入省城的中学就读。在那几年间,孙天义勤恳用功,屡次获奖学金,赢得了师长们的赞誉。
毕业后,孙天义本可以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高等学府,却因家境贫寒而作罢。他只得暂时放弃深造,返回家乡在一所小学任教。尽管生活拮据,但孙天义从未对贫穷低头。他勤俭持家,每月微薄工资的大部分都用于购买书籍,静心研读文史典籍。
1947年,内战硝烟四起,父亲孙殿英最终在一场战役中被俘,含恨入狱,不久便去世了。听闻这个消息,孙天义黯然神伤,为父亲的一生所走的邪路叹惋不已。孙天义夙有护国护民之志,决心要为赎家门罪过,从事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业。
三、誓护神州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孙天义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看到了被盗及破坏的黄帝陵遗址,顿时触景生情,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震撼。黄帝陵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遗存,在长期的战乱年代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盗掘,当时的景象令人痛心疾首。
面对如此凄惨的遗址景象,孙天义感慨万千,深受启迪。他意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璀璨灿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去珍惜和保护。于是,怀着维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孙天义毅然决然,踏上了保护黄帝陵的不归路。
一开始,孙天义几乎是一贫如洗,但他仍旧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他边教书维持生计,边利用课余时间到处奔走,向有识之士募捐。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诚挚的呼吁,孙天义终于渐渐得到了一些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捐助。
随着事业的逐步推进,孙天义不遗余力地组织志愿者加入其中,同时也积极向有关当局申请支持。可谓是步步为营,万难与共。历经数载的坚持和努力,黄帝陵的修缮工作终于得以全面启动。
在漫长的筹备和施工过程中,孙天义屡屡碰壁,遭遇重重阻力。有的地方拆迁户坚决不肯配合,有的保护区征地费用高昂无力支付,更有一些人对此工程存有质疑和猜忌。但孙天义无一例外都以诚意感化周旋,终于化解了一切阻力。
就这样,在孙天义呕心沥血的努力下,黄帝陵终于在1978年重新被修缮一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庄严雄伟。这个结果无疑是孙天义一生更大的骄傲和成就,也为他带来了万众一心的赞誉。
四、父债子偿护陵而来
孙天义投身于黄帝陵修缮事业的初衷,除了怀着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敬重之心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赎罪的决心。他深知,自己的父亲孙殿英生前曾大肆盗掘陵寝,犯下了滔天大罪,亵渎了祖先,给家门抹上了不洁的黑泥。为了洗刷父辈的罪孽,挽回家族荣誉,孙天义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这份民族重任。
黄帝陵作为华夏民族的起源和文明的摇篮,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受了无数的战火蹂躏和人为破坏。孙天义深知,修缮黄帆陵不仅是为了弥补父辈的过错,更是为了捍卫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孕育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理念,在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自身也源源不断地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黄帝陵就是这种理念和精神的物质载体。
怀着复兴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孙天义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悉心筹备起来。他四处奔走,广求援助,并亲自组织起一支修缮队伍,动员各路人马投身其中。在漫长的筹备期间,孙天义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不仅要解决资金困境,还要化解各方的顽疑质疑。由于陵寝遗迹残缺不全,很多人质疑修缮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孙天义就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终于让质疑声逐渐止歇。
直到1966年,基本筹备工作完成,修缮工程终于正式启动。但是,伴随着工程的推进,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由于黄帆陵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地貌极具挑战性,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调配。工程开展初期,曾多次出现工人返乡、资金链断裂等情况,阻力重重。但孙天义都以沉着冷静和顽强毅力予以化解。
就这样,在孙天义披坚执锐的努力下,黄帆陵修缮工程一步步向前推进。八年后的1978年,漫长的修缮工程终于完工,黄帆陵重焕雄姿,恢复了它应有的庄严肃穆。这个结果无疑是孙天义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为了赎父辈罪过而做出的更大贡献。
五、高龄从教樵沉不改
黄帝陵修缮工程完工后,孙天义本可高高在上,在舆论的推崇中度过余生。但这位民族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者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毅然决然重返讲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事业。
1979年,67岁的孙天义重新踏上了教书的道路,开始在老家河南安阳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尽管年事已高,但孙天义对教书育人的热忱丝毫未减。他每天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上路,从居住的村庄赶到学校,给学生们讲授语文、历史等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孙天义严格要求自己,毫不含糊。他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并时常结合自己的阅历给学生们讲解人生的道理。孙天义不仅教导学生们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操守。曾有一次,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捣蛋开小差,孙天义没有斥责,而是把这个学生留下来,耐心讲解做人的道理。从此,那个学生狗改过自新,刻苦用功。
在乡村小学任教多年后,孙天义又回到安阳县城的一所中学执教。在那里,他把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一批批学生。许多学生都由衷赞叹孙老师严谨好学的治学态度,以及他对每一个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就这样,孙天义高龄从教,桃李不朽,一干就是三十余载。期间,虽然他也曾患过重病,但从未间断过教学。有一年,孙天义大病初愈后第二天就立即返回讲台,认为病后之一堂课最重要。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无数学生受益匪浅,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孙天义直到91岁那年,才不得不因身体原因而退休。退休后,尽管年事已高,但孙天义仍不忘教书育人的初衷。他把家中卧室改造成学习室,免费为附近的孩子们补习功课。就这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孙天义的大半生都献给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