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0岁知青报恩娶31岁寡妇,养6个孩子放弃返乡,至今不悔
文|谦语谈书风
编辑|谦语谈书风
一个20岁的年轻知青,竟然要迎娶比他大了整整11岁的寡妇,还要养4个孩子!
1974年,在南江县的村落里,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
那么,有人便好奇了,这个年轻人究竟是图什么呢?
而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初到南江
“哎哟,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城里来的知青张志远,说要娶佘家的寡妇!”
“就是那个带着四个孩子的胡庭秀?这小伙子怎么想的啊?”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看上了人家什么好处呢。”
这在闭塞的小山村里无疑是一件大事,有人猜测是被胡庭秀的美貌所吸引,有人猜测是他看中了她家的田产。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纷纷猜测着背后的原因。
就连一些老妇人也对此事“评头论足”,语气中满是鄙夷。
“咱们村从来没出过这么荒唐的事!一个年轻小伙子,怎么就看上了个寡妇?太没眼光了!”
其实也不怪村民们议论,毕竟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结合怎么看都是一桩不匹配的婚姻……
时间倒回到1972年,张志远刚刚踏上南江这片土地的时候。
那一年,他只有18岁,怀揣着对农村生活的憧憬和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从繁华的重庆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然而,现实总是比梦想来得更为骨感。
在张志远初到南江时,他所面临的挑战远比他想象的要艰巨。
从城市的喧嚣到乡村的宁静,从平坦的柏油路到泥泞的小道,从高楼大厦到低矮的土坯房,每一个转变都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那时正值夏季,炎热的天气和蚊虫的叮咬让他夜不能寐。
他试图适应这里的生活习惯,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
比如,每天清晨,当之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投射进来时,村民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他还在睡梦中。
当他终于起床,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开始这一天的工作。
就在张志远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佘林海出现了。
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
“小伙子,别着急,我们慢慢来。”佘大哥用他那温暖的大手拍了拍张志远的肩膀,鼓励他。
在佘大哥的帮助下,张志远开始学习农活。
首先,佘大哥教他如何使用锄头和犁,告诉他如何辨别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张志远虽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错,但佘大哥总是耐心地指导,从不责怪。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志远逐渐习惯了田间的劳作。
他学会了插秧、收割、打谷,甚至还能驾驶牛车。
每当太阳高悬,汗水沿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泥土里,他都能感觉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晚上,当一天的劳作结束,张志远和佘大哥会坐在屋檐下,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谈论着庄稼的生长,交流着彼此的生活经历。
不知不觉中,两人的情谊越发深厚,张志远也逐渐将佘大哥视为了亲人。
命运的转折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张志远逐渐适应农村生活,准备在这个小山村里大展拳脚的时候,佘林海却突然病倒,时日不多了。
这个消息对于张志远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无法接受这位亦师亦友的大哥就这样离他而去。
在佘林海生命的最后时刻,张志远紧握着佘大哥的手,心中说不出的悲痛与不舍。
佘林海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望着天花板,可眼神中却透露着一丝遗憾。
考虑许久之后,他转过头看向张志远,缓缓说道:“志远,我...我有个不情之请。”
佘林海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沉重,“如果可以的话,麻烦你帮忙照看庭秀和孩子……”
张志远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哽咽着回答:“佘大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佘林海微微一笑,似乎在为张志远的承诺感到一丝安慰:“我知道,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们……就拜托你了。”
张志远心中明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更清楚,这是对佘林海更好的回报。
佘林海去世后,张志远找到了胡庭秀,她的眼睛哭得又红又肿,脸上难掩悲伤的情绪。
张志远轻声说:“庭秀姐,佘大哥生前交代我,要我照顾好你们。我会尽我所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胡庭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激:“志远,你...你这是何苦呢?你还有你的未来,我们不能拖累你。”
张志远坚定地看着她,语气里满是决心:“庭秀姐,我已经决定了。佘大哥对我有恩,我不能辜负他。我会尽我所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从那之后,张志远经常往胡庭秀家里跑,不是帮着在田里劳作,就是教她的孩子们读书学习。
时间长了,村里人难免传出一些风言风语,他们质疑两人的“不正常”走动。
“20多岁的小伙子整日往寡妇家跑,像什么样子?真不害臊!”
“就是!这女的也不是啥好人,丈夫刚死就勾搭个年轻的……”
很快,这些话传进了张志远的耳朵里,他愤恨别人胡编乱造,但同时也心生歉意。
因为他也清楚,作为一个外人,自己很难名正言顺地照顾这个家庭。
张志远沉思了很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决定。
“庭秀姐,我...我想和你谈谈。”张志远鼓起勇气,向胡庭秀提出了谈话的请求。胡庭秀看起来有些惊讶,但她还是同意了。
他们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张志远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庭秀姐,佘大哥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不想让他带着遗憾走。我想...我想娶你为妻,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照顾你们。”
胡庭秀愣住了,她没有想到张志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
“志远,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不想因为我和孩子们,将你的一生搭进去。”
张志远握住了胡庭秀的手,语气中满是诚恳:“庭秀姐,这不是放弃,我是真的愿意替佘大哥照顾你和孩子们!”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顿时掀起了轩然 *** ,比任何一次都要激烈。
有的人认为他疯了,也有的人了解这背后的故事,被他的重情重义所感动。
面对外界的议论,张志远并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岁月的馈赠
1978年的春风带来了知青返城的消息,这对于许多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城市的繁华与机遇在召唤着他们,许多人收拾行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归途。
然而,张志远站在村口,望着那些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在这条通往城市的道路上,而是在这片他耕耘多年的土地上,在这个他承诺守护的家庭里。
“庭秀姐,我不会走的,我答应过佘大哥,要照顾好你们。”张志远的声音坚定而温暖,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犹豫。
胡庭秀看着张志远,眼中充满了感激,她彻底被张志远的真诚所打动。
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为了一个承诺,放弃了自己的未来,选择了留在这个偏远的村庄,与她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从那时起,胡庭秀也放下了一切戒备,两人之间的爱意油然而生。
之后,他们又生下了两个孩子,一家八口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
他们在张志远的教导下,个个都学业有成。
孩子们陆续考上了大学,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去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尽管张志远放弃了回城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感到遗憾。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会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安宁。
他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来,村里的人们也逐渐改变了对张志远的看法。
他们开始尊敬这个始终如一的男人,他的故事逐渐成为了村里的佳话。
岁月如歌,张志远和胡庭秀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浪漫至死的情节,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坚定的承诺。
结语
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志远的故事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但他用平凡的一生,给了恩人一个更好的交代。
张志远或许在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坚守的,比如责任,比如承诺,比如爱。
【参考资料】
1. 椰城-2019年第9期-《巴山之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