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从此立下一规矩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04)510

"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从此立下一规矩",这一离奇的场景让当时的人们目瞪口呆。一位如此清正廉洁的大臣,为何在出殡时要准备如此多的棺材?这难道是一个巧妙的预防手段吗?还是别有深意?盗墓贼们看到这一景象后,又是何种心理活动,竟然从此立下不去盗挖这位清官坟墓的规矩呢?这其中的缘由令人揪心不已,让我们一探究竟。

包拯的刚正不阿与为官之道

包拯作为北宋名臣,一生以刚正不阿、廉洁自守的作风闻名于世。早年出任建昌县知县,即展现了他为官一尘不染、兢兢业业的风范。当时宋朝政坛黑暗腐化严重,不少官员借机敛财徇私舞弊。而包拯则视民如己出身,悉心为民排忧解难,从不贪赃枉法。

后因双亲高龄留守家乡,包拯辞官侍奉,等到守丧期满,他才重新赴京效命。自此展开了他为官清廉、匡扶社稷的壮阔历程。出任端州知府期间,包拯应上供多少砚台便征集多少,从未中饱私囊。直至1973年包拯墓出土,考古队在其墓中只发现一方普通砚台,正印证了他一生廉洁奉公的风范。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是包拯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为官之准绳。他刚正不阿的作风,使他在朝为百姓讨还公道时毫不留情。包拯连番弹劾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汾州知州任弁、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一干 *** 分子,其中影响最甚是弹劾王逵一案。

王逵素受宋仁宗宠信,为非作歹无所顾忌。他屡任转运使,剥削百姓、苛待人民,引发民怨四起。包拯连上七疏,直陈王逵罪状,最终令其受到严惩。面对圣上的劝阻,包拯亦坚持己见,铁面执法,全然不为私情所囿。可见包拯匡扶社稷、肃清吏治的决心。

包拯不仅能刚正施惩,对于有才能、一心为民的人,他也全力提拔录用,用人唯才是旨。范仲淹提拔的"江东三虎"王绰、王鼎、杨纮,曾因受到守旧权臣猜忌而被革职。包拯力主复用三人,使他们重新出任监察要职。庆历新政期间,包拯还建言严格选拔官吏、惜才重用,可见他对人才的珍视。

包拯临终前的顾虑

嘉佑七年,六旬有余的包拯正在枢密院检查工作,却不期而患重疾。短短十三日后,这位为官一生清正廉洁的大臣就与世长辞了。

包拯临终前的病情来势汹汹,令人费解。仁宗皇帝亲自遣使赐药,但包拯最终还是"不起"而去世。由于包拯生前长于直谏,与朝中权贵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有人猜测他可能遭到暗算,非自然死亡。

近年中科院对包拯遗骨进行研究分析,虽然发现其骨骼中汞元素含量较高,但大致可排除他死于服毒的可能性。汞元素的高含量或是由于棺中的朱砂所致,包拯本人应该是因病而终。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临终之际,包拯对自己的安全埋藏着隐忧。毕竟他生前狭义直谏,久攻权贵,定然给自己留下了不少敌人。他自然担心这些仇家会对自己的坟墓报复性破坏,因而采取了一些防患措施。

首先是在出殡时准备了21口棺材,分别从七个城门运出,以迷惑盗墓贼找不到真正的下葬之所。这种"分庭抗礼"的方式,也体现出包拯顾虑重重的心理。

其次,包拯的子孙们还针对坟墓位置散布了各种谣言,混淆视听。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将包拯真正的安葬地点遮遮掩掩,使仇家们无从查探。

这种防患意识,源自古人的一种陋习。他们普遍相信先人的魂魄能庇佑子孙,一旦坟墓遭到盗挖,灾祸便会临头。作为清官大臣,包拯本人自然更加忧心重重。

因此,当时盗墓贼们看到21口棺材的离奇一幕,并未贸然行动。相反,出于对这位清官的敬佩,以及怕触犯了规矩而自己家族遭报应,他们从此立下了绝不偷盗包拯坟墓的规矩。

这种规矩在当时的确广为流传并得到遵守。甚至在百余年后的金兵南下时期,掘墓打家劫舍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包拯的坟墓却始终没被盗扰一事。由此可见,当年包拯对于后代安危的顾虑并非多余。

21口棺材的深意

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同时抬出,令人觉得怪异非常。究竟这些棺材各自有何用意,让我们一一拆解。

最明显的一层用意,是为了模糊真伪、分庭抗礼。这21口棺材,有一口是包拯本人的真正棺椁,其余20口则是虚设的假棺。通过七个城门同时运出,外人根本无从分辨哪一口才是真正的包拯棺材。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仇家盗墓报复。包拯生前狭义直谏、肃清吏治,结下了不少冤家对头。一旦他的坟墓被盗,不但有失风尘,更可能给子孙后代带来不详的命运。所以采取了这种迷惑手段,遮遮掩掩真实下葬地点。

除了准备多口假棺,包拯子孙们还针对坟墓位置散布各种谣言。有说是安葬在河南老家,有说是长陵地区,也有说是运往四川等等,使人们对包拯灵柩最终下落的去向束手无策。

这些防范做法,无不透露出包拯对于安息之所的重视和顾虑。然而,21口棺材远不止具有上述用意那么简单。

其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包拯生前为民惠民的善意。在古代,棺椁对普通百姓来说价格不菲,是件奢侈品。而包拯这位清官,为了体现自己一贯的廉洁作风,葬礼时特意多准备了20口棺材。

等到真正的棺柩下葬后,剩余的20口便被无偿分送给了民间有需要的家庭。对那些贫民来说,获赠一口棺材无疑是件大恩大德,可以为逝者安营扎寨,表达最后一点孝心。

由此可见,包拯生前的为民情怀并未因为离世而减弱分毫。这份厚望民心的精神,令包拯在百姓心目中地位极高,被视为"父母官"。

总的来说,21口棺材背后所隐藏的种种深意,折射出了包拯清正廉洁、为民爱民的高尚品德,也彰显了他为官一生对百姓的关怀与眷顾。这份精神,正是后世盛赞包拯的重要原因所在。

盗墓贼的反应及规矩

目睹21口棺材从城门抬出的盗墓贼,内心自然充满了惊诧与敬畏。

对于包拯这位清正廉洁的大臣,盗墓贼们往往心存敬重。尽管他们以盗窃为生,但对于像包拯这样一心为民、匡扶社稷的官员,仍然心怀顶礼膜拜之意。

因此,在看到如此离奇景象后,他们并未贸然行事,反而慎重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经过一番讨论和分析,盗墓贼们认为这21口棺材其中必有古怪,决定远离这个"雷区"以策安全。

更重要的是,盗墓贼们心存对包拯的敬畏,生怕触犯了规矩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测。古人毕竟相信祖坟有灵,一旦侵扰了先人灵位,便会遭到报应。

包拯一生清正,在官场上赫赫有名。万一真的冒犯了这位清官的陵寝,后患无穷,绝非盗墓贼们所愿。因此,他们从此就立下了不去盗挖包拯坟墓的规矩。

这一规矩在当时的确广为流传并得到遵守。即便是在后来金兵南侵的动荡年代,打家劫舍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包拯坟墓仍然完好无损。

相传有一支金军曾试图掘开包拯陵寝,结果突遭雷击,从此对包拯坟墓避之犹恐不及。由此可见,包拯在生前赢得的崇高声誉,使得人们对他的坟墓都心生敬畏之情。

就连几百年后的明朝,当朝大臣也都知晓不可妄动包拯陵寝的规矩。据明人胡广所著《能improvement书录》记载:"包拯之冢,迄今犹存。虽盗贼亦惟恐焉。"可见对包拯陵寝的规避之心,绵延数百年屹然不衰。

盗墓贼们立下这一规矩,不仅因包拯一生为官清正无私而心存敬畏,更因顾忌祖坟之说而生怯。他们虽然劫掠无道,但对先人陵寝仍存有一分戒惧之心,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

包拯遗体下落之谜

自从包拯那震撼人心的21口棺材出殡仪式后,围绕着他真正的下葬之所,便产生了一个谜团。

当时,包拯的子孙们为了遮掩真实,在外面散布了各种各样的谣言。有说是在包家老家河南长垣安葬,有说是在洛阳龙门遗体长存,还有传言说已运往四川成都等等,令外人莫衷一是。

这无疑是他们为了防止包拯遭人盗墓而采取的伪装手段。尽管有着如此层层掩护,但包拯安息之所仍然不断被后世考究和探索。

最早之人,就是著名理学家朱熹。据朱熹所著《朱文公文集》记载,当时有人曾将包拯下葬地点指为沙苑坊。但朱熹并不认同该说法,他说道:"盖沙苑在城中,曷能深掩宗人远出郡外?"

由此可见,当年就有学者对包拯的安葬地点存有怀疑。直到今天,这一谜团都未能完全解开。

近年考古发现印证,包拯墓地确实不在开封城内。1973年9月,考古人员在沙坡头村发现了一组古墓群,其中更大、最中心的一座墓穴便是包拯的陵寝。

这一墓地距开封城约10公里远,正如朱熹所云"远出郡外"一般。墓室建造十分考究,分外隆重,与包拯在朝时的官阶地位相符。

墓中随葬品也相当丰富,有汝窑、哥窑瓷器、金银首饰等,反映了他家世显贵。尤其是一枚白玉臂钏,正印证了包拯身份地位的高贵。

由此可见,包拯真正的下葬之所,是在开封西北角的一处村落。这个谜底的解开,也使得上下古今对这位清官的种种揣测和猜忌,终于尘埃落定。

当然,关于包拯遗体下落之谜还有诸多未解之处,比如他究竟安葬于何年何月?墓地具 *** 置又在哪里?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包拯灵柩已不会再像当年那般被人们无端猜忌和臆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385.html

“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从此立下一规矩” 的相关文章

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怎么了 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怎么了 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对孙权死后,东吴为何毫无灭国焦虑、疯狂自相残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蜀吴三国,存在感较低的国家,自然要属于吴国了。刘备的蜀汉,自认为是正宗的汉王朝的延续,刘备又是“皇叔”,自然被重视。曹丕的魏国——当时的最强国,后来的晋朝也是以魏国班底组成,也会被历史重视。而吴...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嘉庆皇帝驾崩后,为何他的死因成谜,还被传出4种说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庆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为皇储。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嘉庆四年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后,首先把贪官和珅收拾掉,并平息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在位时,勤勤恳...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出身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马懿连曹丕都不怕,却为何怕他的儿子曹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继位后,也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还不知道:曹丕封贾诩为三公,为何孙权得知后断言魏国要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在得知曹丕封赏贾诩为三公后,孙权之所以会断言魏国要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懂了几个。贾诩被封为三公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对贾诩不陌生,因为贾诩之谋,堪称一绝,不少英雄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