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人际关系:淡
说起人际关系,很多人都为难。
送礼给人,可能对方不接受,或者礼物不够实用,导致对方嫌弃。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接受了很多下属送来的礼物,因此入狱了;和珅送了古砚给乾隆,却被纪晓岚识破,这是仿冒的。
不送礼,就请人家吃饭吧。
大家工作很忙,不一定会到场。有点名气的人,不一定适合抛头露面,导致饭局设立了,还躲躲藏藏,好像做贼一样。
饭菜的口味,如何设置,很考验人,琢磨老半天,还不一定做得对。对于喝酒的人,你还得防备,避免人家喝醉。
东魏权臣孙搴,下乡调研、考察地方政绩时,司马子如和高季式请他喝酒。不料,喝酒太多,孙搴醉亡。
之后,东魏领头人高欢,要追究司马子如和高季式的责任,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毫无疑问,更好的关系,是很淡的,压根没有那么多套路,不存在吃吃喝喝、暗中送大礼的问题。
01
人与人关系太浓,就是一场灾难。
客人来了,我们要热情招呼,就怕客人被冷落了,不高兴。
可是你太热情了,导致客人无所适从。
想要做成某件事,就主动和人示好,想办法多聊几句。但是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尬聊”。
更离谱的是,礼仪太多了,并且别人也不知道其中的环节,导致丑态百出。
清朝末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带领湘军、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被召回京城任职。
到京城上班之一天,一个有司送来文件。
曾国荃非常和气地站起来,双手接过文件。
意外的是,有司把文件抽回去,转身就出门了。
曾国荃心想,是不是文件封面有错误,或者对方临时有事情?也许文件改一改,就送回来了。
隔一会,他听到有司在门口骂骂咧咧,还对自己的秘书掌掴了。
原来,京城的官员,规矩很多,一旦礼数不到位,就要训斥其下属、身边人等。
正确的接受文件的做法,就是站起来,适当弯腰,走出办公桌的范围。而曾国荃还站在办公桌靠里的位置。
面对复杂的礼节,曾国荃只能说:“是我的错,和秘书没有关系。”
过了一段时间,他主动请求,去外地任职。
将在外,礼仪有所不受。这样的社交,应该是曾国荃更喜欢的吧。
演员陈道明说过:“ *** 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形,当一个人满怀热情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动作就容易变形。当然 *** 是一个原始动力,之所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你太热情了,就像一团火,让人不得不接纳你的社交方式。而人家的本意,不是如此,内心是厌恶的。
你频繁和某个人互动,对方感觉你在强人所难,也许把关系都弄丢了。
你建议太多,但是不着边际,就变成了唠叨、自卖自夸。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喝高度酒、浓茶,闻浓香,吃香喝辣。
02
关系到了极致,就是“淡淡”的。
《格言联璧》中说:“ *** 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待人冷淡一些,反而能够给对方更好的印象,关系保持应有的松弛感。
南宋宰相钱良臣,很忌讳别人喊他的名字,外人见他,就支支吾吾。儿女对他,都喊“爹爹”。
有一天,小儿子背书,背到《孟子》里的一句话——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儿子毫不犹豫地改口,说“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这不是骂人吗?钱良臣听了,火冒三丈。
之后,他对名字的忌讳,就放下了。
晚清的曾国藩,被提拔到京城做官后,仍旧坐普通官员的轿子。
在小巷里,其他官员和他挨挨挤挤,曾国藩也不恼怒,也不恃强凌弱。留下了好的名声。
说白了,好的关系,就是“人人平等”。你不要把自己变成卑微的人,也不要把对方当成圣人。
做人,随和一些,根本不要太多的礼节。万一哪个礼节搞错了,也能彼此一笑而过。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冷淡,就是遵照“7/38/55定律”——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把时间和感情当成100。约有7%的谈话内容;手势、语气占了38%;肢体动作占55%。
说话有尺度,点到为止,加上自己的笑容、平和的语气、对人的肯定、点赞等。
积极作为,让自己的成绩说话,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你要与人交往,就要有社交的资本——利益、价值。烂泥巴糊不上墙的人,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
再往具体说,淡淡的相处,就是简化关系,避免复杂化。
和谁,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干涉人家的生活。对于人家的工作,提出靠谱的建议,但是不强求人家接纳。
一些很熟悉的人,也不要随时随地联系,逢年过节能够问候一声,就行了。
自己家里的人,能常常小聚就可以了,不要每天都待在一起。
03
北宋诗人苏东坡,和朋友刘倩叔共游南山。
刘倩叔用野菜待客,苏东坡开心地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口味太重,对身体不好;社交太热,对关系不好。
不要轻易用“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套路,去算计别人,感情绑架。
平时,不远不近地守望,遇到事情了,伸手去帮助,关系就留住了。
淡淡的风,淡淡的心,淡淡的春天,美不胜收。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