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毛主席曾两次给女英雄刘胡兰题词,董存瑞却没有这一待遇

中国历史2周前 (06-10)11

毛主席曾两次给女英雄刘胡兰题词,但同样是英雄的董存瑞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毛主席最后以“不适合”为由拒绝了,而事后,大家才得知伟人的高明之处。

毛主席之一次给刘胡兰题词是在1947年3月26日,这天,任弼时向毛主席讲述了刘胡兰在面对敌人时的大义凛然、不惧牺牲,毛主席听后,内心极受感触。

“刘胡兰!刘胡兰!”毛主席轻声说着,眼角里还泛着泪光。

随后,毛主席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要知道,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为一个年轻女党员题词,无疑是对 *** 全体官兵的激励。

1957年1月12日,这天是刘胡兰英勇就义十周年纪念日,共青团山西省委专门组织开展了纪念活动,并派人到北京,请毛主席再次为刘胡兰题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1947年的题词因为战争缘故不慎丢失。

为此,毛主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再次挥笔疾书,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最后的落款还是“ *** 题”4个字。

相比于刘胡兰,董存瑞烈士的题词者并不是毛主席,而是朱德朱老总,这是怎么回事?

建国后不久,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了“全国战斗英雄”。

1956年,《董存瑞的故事》书籍出版,全国人民在了解了董存瑞的英勇事迹后,无不竖起大拇指。

除了老百姓外,董存瑞还获得了地方领导的特别关照,在1956年,隆化县准备修建一座董存瑞纪念碑,并希望毛主席能给董存瑞题词。

最后,去北京的任务交给了冀兴坡同志,他曾经就负责过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筹建工作。

带着县委和县人委干部写的信,冀兴坡去到了北京,还获得了政务院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的热情接待。

在得知了冀兴坡此行的目的后,谢部长十分支持,并将此事安排给了优抚司邹司长负责。

最后,在1957年6月冀兴坡收到了一份题词。

题词上有八个字:“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看着铿锵有力的八个大字,冀兴坡心里乐开了花,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落款处并不是毛主席,而是写着“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

冀兴坡疑惑地询问邹司长:“毛主席不是给刘胡兰题过词吗?怎么这次不给董存瑞题词呢?”

对此,邹司长一句话就解释了其中缘由,他说了什么呢?

冀兴坡在1956年去北京,是带着全县人民的期望去的,什么期望呢?就是能请毛主席亲自题词。

可最后的落款却成了朱老总,冀兴坡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此,内务部优抚司邹司长回复说:“毛主席说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所以还是请总司令题词合适。”

原来,刘胡兰在10岁时加入儿童团,抗战胜利后,他又去到了妇女训练班,不久后担任了区妇联干事,主要负责参与土改运动。

董存瑞就不一样了,他在1945年参加八路军,战场上立功无数,还获得过1枚“ *** 奖章”。

所以,身为军人的董存瑞,理应由管理军队的朱总司令来题词。

而且,把题材任务交给朱老总,体现出的还是对朱老总的尊重,这也是一种顾全大局的体现。

最后,在1957年的10月18日,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的正面镶嵌上了朱老总所题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是对董存瑞的高度评价,这种“精神之柱”也将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编辑:凡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925.html

“毛主席曾两次给女英雄刘胡兰题词,董存瑞却没有这一待遇”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张飞与吕布有过几次交战?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张飞与吕布有过几次交战?结果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吕布是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号称飞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很多大将都不敢公开叫板吕布,只有张飞屡次挑战吕布,因为张飞不服吕布。民间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张飞四次和吕布交手,到底输给吕布了没有?他们分出高低了吗?张飞第一次和吕布...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还不知道: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河南洛阳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受很多清宫剧的影响,许多女生都想穿越到选秀时代的封建王朝,梦想成为后宫群芳的“领头雁”。只不过,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什么社会话语权,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还不知道:虞姬常年陪伴在项羽身边,为什么始终没孩子,其中有什么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在正史记载还是小说戏剧影视作品里面,各位都明白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可以说他们形影不离。不光是在项羽走向赛场后陪伴在项羽身边,何况虞姬在项羽即将命丧黄泉之际,也是抢先一步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