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咸丰托孤的八大臣,为啥斗不过个26岁的慈禧?全因一个致命错误!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14)400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后退兵至白帝城。在这之后,刘备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自此之后尽心辅佐刘禅,甚至在北伐前还留下了《出师表》,字里行间都是对后主的嘱咐和寄托。

刘禅凭着不到千字的表文,苦撑国家近三十年。

清朝的

咸丰皇帝在去世前也效仿刘备,将六岁的太子托付给八位大臣,希望他们将小皇帝辅佐成明君。

但是这八位大臣并没有按照咸丰的计划走,在他去世不久后便先后被一个弱女子扳倒,踢出了清朝政治舞台。

这八位大臣为什么斗不过一个女子,这其中有何缘由?

兵临城下,逃亡承德

1840年 *** 战争爆发,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咸丰皇帝在1846年即位,那时中国内忧外患,百姓怨声载道。

为了巩固局面,咸丰皇帝每天忙于朝政,废寝忘食。他任人以贤,颁布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举措。

为了挽 *** 心、重建清朝的统治威信,

他还下旨处死了当时签订《南京条约》的大臣,如耆英等人。

即便当时清王朝尚未落魄,但是落后的武器和愚昧的思想远远比不上已经进行完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

所以,咸丰皇帝再如何勤于政事,他也挽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也阻挡不了外国侵略者的脚步。

在1856年,第二次 *** 战争爆发。当时英法两国从广东宣战,一路北上,势不可挡。

当时清 *** 并没有把这次战役放在心上,他们自认为世界上不会有国家会比得上清朝。

这种“夜郎自大”的思想导致他们一心将兵力集中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上,给了英法可乘之机。

1860年,天津沦陷,眼看列强就要进军北京。

咸丰皇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留下恭亲王奕䜣和外国谈判,他携女眷逃往承德的热河行宫。

弥留之际,遗憾托孤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看到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后,运走殿内宝物,带不走就毁掉。

他们走之前,放火烧了宫殿。据说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才停息,无数文物毁于一旦。

奕䜣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虽然是亲王,但是他的权力几乎被咸丰架空。此时咸丰帝将他留在北京议和,无疑已经弃他于不顾,不念及亲情。

这为后来奕䜣记恨咸丰,与慈禧合作埋下了伏笔。

奕䜣面对列强的无理要求,只能一拖再拖。

咸丰帝此时虽然人在热河行宫,但是他时刻关注北京的消息。得知奕䜣迟迟不肯签字,他下旨要求奕䜣答应列强的要求,其他事情从长计议。

奕䜣无奈之下只得签订又一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咸丰帝在那时身体已经力不从心,时不时传出病危的消息。他身边的近臣尽心辅佐,建议皇帝尽早立储。

肃顺等人建议咸丰皇帝,为了防止皇子生母懿贵妃日后专权,可以下旨处死懿贵妃,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做法。

咸丰帝于心不忍,此事便不了了之。

可谁承想,此事传到了懿贵妃的耳朵里,她开始仇视肃顺等几位大臣。

奕䜣想要探望,更是被肃顺等人极力阻拦,他与这些大臣从此有了隔阂。

就这样,这些大臣与懿贵妃和奕䜣都“结下了梁子”。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咸丰皇帝的长子载淳年仅六岁,这般孩童又如何能继承大统?

他在弥留之际将其立为太子,并任命

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载垣、端华、景寿

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即后来的顾命八大臣,要求他们尽心辅佐年幼的皇帝,直到其能自主掌权。

同时为了避免这八人专政,抢夺江山,咸丰皇帝还分别授予皇后和太子“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圣旨需要印有这两枚印章才有效力。不过考虑太子年纪尚小,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暂时保管。

这样一来,外戚和权臣相互制衡,只待载淳羽翼丰满之际,便是江山重振之时。

可惜令咸丰皇帝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后不久,他所器重的八位大臣被懿贵妃一网打尽。

辛酉政变,风起云涌

载淳即位后,封西宫和东宫两位太后即慈安太后和自己的生母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当时二十五岁,她不安于作一宫太后,妄想效仿吕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

但是那八位大臣以“祖法无此例”为由,回绝了慈禧的无理请求。

当时慈安太后并不想卷入纷争,只想安静的过自己的生活。

但是在慈禧的软磨硬泡之下便听取了慈禧的建议,将“御赏”印章交给慈禧。

慈禧在奕䜣前来吊唁咸丰帝时,与奕䜣商量夺权事宜。

奕䜣原本就对咸丰帝托孤的人中没有自己而颇感愤慨,加之之前的事情他也有诸多不满。

慈禧利用了奕䜣的心理,循循善诱,最后得到了奕䜣的同意。

在咸丰皇帝的寝宫要回京时,慈禧借女眷不方便同行的理由,与大部队分开了。

她一路抄近道,比其他人早到京四天。

在这几天中,她与奕䜣密谋夺权事宜,安排自己的人手,把控京城的军权。

慈禧与奕䜣做的这些事情,那八位大臣毫不知情。

他们认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一个弱女子,也撼动不了他们几人辅政大臣的地位。

殊不知,正是他们的掉以轻心,使得他们跟随咸丰皇帝的灵柩回京时,等待他们的是灭顶之灾。

1861年10月3日,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三日后,八大臣先后被抓铺。其中三位核心人物载垣、端华被赐自尽,肃顺在密云被捕后处以斩刑,其余人被革职。

肃顺不服慈禧等人的决定,他在菜市口破口大骂,拒不下跪,不服从处刑。

最终,他被刽子手砍碎双膝,斩首于闹市之中。

咸丰皇帝留下的人被慈禧一网打尽,西宫两位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亲王奕䜣议政。

结语

原本是权势滔天的辅政大臣,没有想到却被年仅25岁的后宫女子设计谋害。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太过轻敌。

这个致命错误导致慈禧等人把持朝政,国家混乱不堪。

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处处打压奕䜣,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专政时期,清王朝也走向下坡路,难以恢复往日的生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339.html

“咸丰托孤的八大臣,为啥斗不过个26岁的慈禧?全因一个致命错误!” 的相关文章

范雎的一生对秦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范雎的一生对秦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秦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最终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范雎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谋略家,为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使得秦国结交齐楚,蚕食韩魏,更击败赵国,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范雎是如何辅佐秦昭襄王的呢一,魏国受辱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早年在...

司马保:西晋宗室、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司马保:西晋宗室、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司马保(296年~320年),字景度,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曾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之孙,南阳王司马模之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侄,晋朝宗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保有文采,喜好著述写作,初为南阳国世子。永嘉五年(311年),担任平西中郎...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刘邦驾崩后,八个儿子命运多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在长安的长乐宫病逝。那他的妻子皇后吕雉是如何对待他的八个儿子的呢一,皇长子刘肥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其母为外妇曹氏,因此他未能成为皇太子而是于汉...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容妃生前只是一个妃子 死后康熙为何追封为皇后

容妃生前只是一个妃子 死后康熙为何追封为皇后

对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读:这是《康熙王朝》中的剧情,容妃被追封皇后也是众望所归。康熙一生坎坷,父母双亡后在祖母太皇太后孝庄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经过鳌拜擅权、三藩叛乱让康熙逐渐成熟,艰难的国事伴随康熙成长而能为他排解烦闷的只有孝庄...

庞统要是没有死在落凤坡 庞统能辅佐刘备打赢司马懿吗

庞统要是没有死在落凤坡 庞统能辅佐刘备打赢司马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如果没死在落凤坡,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作为汉朝的宗亲,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但一直到死也没有成功。刘备手下人才济济,一度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两位当世名人。只可惜庞统早早的就死在了入...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明明识破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习》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蜀魏吴三国相争的故事,这段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每一个都值得细细推敲。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以前人们非常喜欢诸葛亮,觉得他料事如神。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喜...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救关羽

对关羽败走麦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失败逃到麦城,刘备却见死不救,这是为何?有一词语叫做“成王败寇”,在战争当中,不管你的实力有多强,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自古以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很多英雄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就拿关羽这个人物来说,他是蜀汉五虎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