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被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21)440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中许多高级将领,包括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被彭德怀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彭总的夫人浦安修也说:“老彭的脾气很大,好骂人,可是就是不骂邓华”。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彭德怀与邓华,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为军事历史上著名的搭档。

彭德怀,作为元帅,与邓华这位开国上将,在战火中建立起了深厚的生死情谊。这份情谊在之后的政治风云中,既给他们带来荣光也带来了痛苦。

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一件让他长久后悔的事是在某次决策上没有采纳邓华的建议。他曾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两人最初并不熟识。红军时期,彭德怀指挥第三军团,而邓华在之一军团。抗日战争时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而邓华则是一个师的团政委,地位相差悬殊。直到朝鲜战争,两人的命运才正式交织。

1950年,中央决定出兵援朝。邓华当时担任十五兵团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志愿军之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直接在彭德怀麾下工作。

彭德怀在组建志愿军司令部时,选择了邓华领导的十三兵团作为基础,表现了对邓华的信任和赏识。

在沈阳召开的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中,彭德怀改变了原有的 *** 方案,采纳了邓华的建议。

这次会议后,彭德怀开始逐步改变对邓华的看法,从而更加倚重他的意见。邓华的战术洞察和组织能力,让彭德怀在随后的战事中多次做出重要决策调整。

深夜,随着会议的结束,邓华的心思依旧活跃,他考虑到了志愿军初次入朝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最初的计划是派遣两个军过江,约十多万人,远少于此时的“联合国军”42万总兵力,且敌人已有13万兵力越过三八线。此外,敌方还拥有空中和海上的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若只出动两个军,无法与敌人的首线南面兵力形成优势。因此,邓华建议彭德怀增派兵力,提出四个军同时入朝的策略。

彭德怀立刻采纳这一建议,并于10月10日一早向中央军委和 *** 报告。随后得到 *** 的肯定回电,这一策略的实施对抗美援朝战役的成功至关重要。

到了10月11日,彭德怀在检查安东(今丹东)的出国战备情况时,邓华再次提出即使四个军入朝,兵力仍显不足,需增派一军以维护后方。

彭德怀再次向中央报告,并得到迅速批准,此决策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对于邓华的表现,彭德怀评价其具有远见和周到的考虑。

此后的1951年8月,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已初步成形,彭德怀向中央报告了出动13个志愿军和4个人民军团的意图。但在8月20日邓华在开城谈判时,电告彭德怀,敌方已构建深沟高堡的坚固阵地,认为直接进攻对我不利。

经过几日深思熟虑,邓华于8月26日详细分析后,建议彭德怀放弃此次战役。彭德怀对邓华的洞察力和勇于表达不同观点的态度表示赞赏,此次战役最终未能发起。

在此之前,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的部署中邓华也表达了保留意见。尽管会议氛围激昂,邓华却提出了更为谨慎的战术——小规模的穿插与大规模猛插相结合的战法。

但彭德怀最终未采用这一策略,而是执行了大规模反击设想。第五次战役的结果证明了邓华的担忧,彭德怀事后也承认这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错误,他感叹未采纳邓华的建议而导致的损失。

在彭德怀和邓华的友情故事中,彭德怀对邓华的尊重和关怀始终如一,尽管彭德怀以其直率和时而爆发的脾气闻名,但他从未对邓华发火。

据彭的夫人浦安修回忆,彭德怀虽常对其他高级将领如洪学智、韩先楚等直言不讳,但对于邓华却总是保持耐心和宽容。这种特殊的宽容源自于对邓华军事才华的深刻认可及对其人品的极高评价。

邓华同样对彭德怀充满敬重和信任,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以彭德怀的安全和利益为重。在朝鲜战场上,邓华不仅在彭德怀身边策略上给予支持,还承担了确保彭德怀安全的重责大任。

当时,面对频繁的敌机轰炸,邓华密切监控战场形势,确保彭德怀在危急时刻能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邓华甚至参与制定了一项紧急预案,利用彭德怀喜爱下象棋的嗜好,由洪学智在空袭警报响起时邀彭下棋,从而巧妙地引导他进入防空洞,确保其安全。

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晚餐上,邓华提出调整志愿军司令部的领导职务,希望陈赓接替自己的位置。彭德怀对此表示感动,但出于对邓华能力的信任和对战局的考虑,彭坚持邓华继续留在原职,从而确保指挥的连续性和效率。

彭德怀和邓华在战后也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彭德怀多次为邓华的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包括为邓华家人在北京寻找合适的住房,并邀请邓华多次赴京参与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活动。

这些举动反映了两位老将军在共同经历生死与共后所建立的深厚友谊。

参考资料:王春才编著. 元帅的最后岁月 彭德怀在大西南[M]. 200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6/599123.html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被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 的相关文章

官渡之战袁绍占据绝对优势 袁绍败给曹操是因为用人吗

官渡之战袁绍占据绝对优势 袁绍败给曹操是因为用人吗

对袁绍有两个顶级谋士,如果被重用官渡之战败的就是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曹操打的最为精彩的一场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曹操以两万兵力大破袁绍十万大军奠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那么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袁绍为何会惨败在曹操手上呢?其中一个最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袁...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还不知道:乾隆的皇后位空缺,令妃又是嘉庆帝生母,为何乾隆还不肯立她为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令妃的形象在许多清宫剧里面都会出现,她不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还因为她的儿子是下一任皇帝,所以只要以乾隆时期为背景的清宫剧都不能少了令妃。但令妃在屏幕上的角色褒贬不一,她的为...

赵云都没有斩杀过一流大将 赵云排名为何那么高

赵云都没有斩杀过一流大将 赵云排名为何那么高

为什么赵云没有斩首过一流大将,却有着“一吕二赵”的说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属于蜀汉的五虎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非常多,尤其是赵云的武力值,可以说是很强的。三国时期也有关于这些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

李轨是什么人?他是李渊的结拜兄弟最后又为何会被处死?

李轨是什么人?他是李渊的结拜兄弟最后又为何会被处死?

李轨和李渊虽然都是陇西李氏后人。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轨是隋末群雄之一,占据河西,实力强大。李轨还与李渊结为同姓兄弟,共同抗击薛秦。那为何李渊会处死李轨呢一,起兵反隋李轨出身武威富户,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读书,因此很有见识,又为人慷慨,经常救济穷困百姓,得到士...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建安十六年...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

历史上李自成一步步败落,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上李自成一步步败落,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了大顺政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末年,驿卒出身的李自成加入农民起义军后,经过十多年奋战,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明朝的掘墓人。不过,李自成也没能高兴到最后,从他进入明朝国都北京后,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兵败身亡。人们感慨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历史功绩的同...

陆贾是什么人?他与刘邦的关系怎么样?

陆贾是什么人?他与刘邦的关系怎么样?

在我国古代,辩士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陆贾满腹经纶,能言善辩,深得刘邦赏识,承担出使游说各路诸侯重任,被誉为“有口辩士”。在刘邦攻取武关前,陆贾奉命与郦生深入虎穴,游说秦军将领,代表汉王承诺:只要秦将按兵不动,必定给予秦将丰厚赏赐。刘邦趁秦将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