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没有鸟敢在故宫上拉屎?这真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中国历史4天前4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古代天子作为万人之上的主宰,没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如果不是人那就敢了,那您能想象如果有一只鸟在皇帝头顶拉屎的画面吗?

紫禁城雄伟壮丽,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的古代皇宫,去过的游客都知道紫禁城中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皇帝上朝的“金銮殿”更是富丽堂皇,可是为什么在皇宫的屋顶上看不到鸟屎?难道这真因为着皇上是真龙天子,强大的龙气震慑到它们了?

实际上在建造之初,工部的官员早就想到如何解决鸟粪的问题了。这一解决方案凝聚了当时工匠的智慧经验,虽然现在用科学现象解释起来非常容易,但封建王朝时期的人们又哪里懂得科学,都是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总结出来的。

明清皇宫

明朝建立初期国都为南京,但随着永乐大帝朱棣不满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反抗不公取而代之,并于南京称帝。但因自己的势力在当地地位不稳,决定将国都改为自己的地盘,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既然自己已经是皇帝了,那肯定要修建自己的皇城,并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建造。

工部官员考虑到皇帝身为一国之主,怎能让飞禽在头上屋顶随意拉屎,万一皇上龙颜不悦怪责下来,轻则问罪斩首重则满门抄斩也说不定。

所以工人们就考虑到如何缩短鸟类在屋顶的停留时间的问题,他们将屋顶的设计为较陡的斜坡,一方面可以减少鸟类停留的面积,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排水系统更加方便,雨水在清理鸟粪的同时也不会造成积水的问题。

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随之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当看到鸟在强光照射下飞走远离,他们才发现出大部分鸟应该是畏光的,于是决定在屋顶放一面大“镜子”,用反射太阳光来惊跑那些鸟。

古代常用的镜子多为铜制,但是改建皇城屋顶所需数量庞大,显然用铜制成屋顶的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且一旦下雨打雷,那皇宫就是妥妥是个避雷针,那皇上与文武百官在里面那还得了。

元朝初期那时,就已经发明出来琉璃瓦的烧制工艺。但因其烧制难度巨大,导致产量不高,而工匠就是在千挑万选下选择琉璃瓦作为屋顶的主要材料,这一难题就困扰到了工部了。于是朝廷开始在城外扩张规模,增加产量来满足对于皇宫修建的需求。

因为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所以要将一切事宜做到更好,对于琉璃瓦的挑选也是极为严苛,一定是要更好的。敲击时要有清脆的声响,表面要光滑无任何凸起,不能有一丝丝的裂纹,颜色要一致无明显色差。就是这样精挑细选后,再将合格的瓦片投入建设中,直到现在也依旧光彩夺目。

金黄色的琉璃瓦彰显出来皇家的威严的同时,在鸟儿眼中太阳照射下的皇宫屋顶宛如一团烈焰,可以将它们吓退。

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就是鸟类眼中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反射膜,这层膜使得它们对光的感知特别敏锐,从而躲避一些潜在的威胁。

古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将鸟逼退,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运用,例如在农田中插着许多可以反光的塑料袋用于驱赶麻雀。但这一结构也使鸟类的视野受阻,容易分不清前面的路,因此就经常发生有鸟撞到玻璃或者飞机上。

虽然琉璃瓦反光可以吓退鸟类,但也只是能发挥一定作用,毕竟鸟类中也有不畏光的存在。如乌鸦一样,它们非但不畏光还喜欢收集各种闪闪发光的物件,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人力干预了。

在古代会有一些专门的太监宫女负责清理屋顶上的鸟粪杂草,当然现在也是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的去养护清理。之所以游客们看不到屋顶上有鸟粪,其一是房顶太高看不见,再就是清洁人员的辛苦劳作。

故宫前主要负责人曾多次提及,屋顶上的杂草是保护古建筑最难处理的难题。那这些杂草是从哪冒出来的呢?

杂草的草籽除了被风刮上来之外,最主要方式是跟着鸟类的排泄物降落在屋顶上,所以如果不及时清理鸟粪,就会导致皇宫屋顶被杂草覆盖,当初溥仪逃离紫禁城之后,皇城一片凄凉屋顶杂草丛生。直到北京被解放后, *** 对于历史古迹的保护,因而花费大量工夫修缮,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见的故宫。

匠人智慧

故宫每一处的设计都体现着古代匠人的精明之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故宫三大殿,在三大殿周围有着比现在还要精巧的排水系统,这个排水系统由内部复杂的水道与露在外面的1142个龙头构成。当北京城下暴雨时,这个排水系统便会呈现出壮观的景象—千龙吐水。

众所周知木头是最容易被破坏的建材之一,但为什么紫禁城在历经数百年却依旧屹立不倒,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于古人对设计结构的别出心裁。

在那个时候古代工匠就已经研究出来通风系统,他们在柱子与墙体交结的地方,顶部与底端各预留出一个开口,使空气在缝隙中流动,可以将其中的潮气带出来,这样就起到了防潮的作用。

再用一些带有孔洞且印有图腾花纹的石砖遮挡住通风口,既可以防止有异物堵塞通风口,又能显得舒适美观。

聪明的工匠还混合了砖灰、猪血、粗麻并将其涂抹在梁柱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蚂蚁在里面筑巢,破坏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结语

故宫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没有一处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的深厚文化,它体现着中国从古至今工匠们的智慧结晶,也彰显着中国古代曾经的辉煌。

现如今我们也要学习古代匠人对于事物的精益求精,踏上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参考:

央视网:《故宫的屋顶真的无法落鸟?琉璃瓦反光限制鸟类停留》 2020-10-27

澎湃新闻:《【谣言粉碎机】故宫的屋顶上没有鸟屎?》 2021-10-23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故宫建筑里的巧思竟如此之多,光是为了透风古人就做了这么多努力》 2024-01-2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288.html

“为什么没有鸟敢在故宫上拉屎?这真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在世时,为何将将魏延排除出了蜀汉权力核心?

诸葛亮在世时,为何将将魏延排除出了蜀汉权力核心?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后主刘禅,虽然说是皇帝,但是,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而蜀汉真正的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也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北伐,实际上,诸葛亮已经成为整个蜀汉的军事统帅,将蜀汉军事大...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除此外,赵光义对弟弟...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似乎给我们证明了一个实事,那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这一职业,是很多人为之向往的光鲜岗位,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备受哀荣,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会惨遭灭族?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会惨遭灭族?真相是什么?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新君夺取天下之后,似乎都要进行“诛杀功臣”这一保留项目。跟着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很少能得到善终。如汉高祖刘邦在...

霍去病带兵出征的时候,为什么宁可肉臭掉都不给士兵吃?

霍去病带兵出征的时候,为什么宁可肉臭掉都不给士兵吃?

众所周知在西汉,最耀眼的将军莫过于卫青和霍去病,可是霍去病带兵出征的时候,为什么宁可肉臭掉都不给士兵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卫青正是霍去病的舅舅。在霍去病还未曾参军时,卫青已经是西汉军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受汉武帝器重。卫青的作战方式不同于其他...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后妃的首饰包括皇帝赏赐的,也包括自己的嫁妆。这些首饰,在后妃生前有自由处理权。可以当作礼物送给其他妃嫔;可以赏赐给亲戚,下属和子女。《甄嬛传》里,甄嬛回宫当上贵妃以后,就将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送给安陵容。后...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