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济南走过的“校友门”,建成100年了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前身,曾是齐鲁大学所在地。1924年,为纪念齐鲁大学前身登州文会馆建立60周年,齐鲁大学上千名校友捐资,建起了这座今天依旧树立在趵突泉校区的校友门。2024年,这座校门迎来了建成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校友门的故事要从聂会东说起。他是齐鲁医院创始人之一,美国人。1883年携夫人到登州,在登州文会馆、登州长老会医院从事教学、医疗和传教工作。1890年来到济南,建华美医院并开设医校,该医校1907年与青州及邹平的医院合并,建成共和医道学堂,山东省之一所正规现代西医高等学校由此诞生。此学堂后成为齐鲁大学医学院,聂会东为首任院长。
1908年,聂会东在济南南新街开办临时共合医院的同时,购买了英国南关教堂以西至南新街、北至广智院街、南至圩子墙之间的一片16英亩的地面并建立正式的医院。1911年建成医学大讲堂(今齐鲁医院新兴楼)和诊病所(今齐鲁医院求真楼),在诊病所西北角不远处修建了医院北大门,以面向居民聚集区。
与此同时,又在圩子城以南购买了74英亩(近600亩)空地,开建齐鲁大学大学校舍。为方便与圩子内的医学院和医院的联系,市政当局专门于1910年在圩子墙上新辟一城门,名为“新建门”。此时,共合医院也筹建护士学校,并于1915年对着新建门建成了坐北朝南的和平楼和东面的几个二层宿舍楼,培养护理人才。
新建校园时没有大门,站在校园,北侧的城墙清晰可见
1917年9月,齐鲁大学开学,但由于经费不足,一直未建成正式校门。校友门落成之前,这个校园并没有校门和围墙,校园周围种了些洋槐,打了几根木桩充当院墙。直到1924年,千名齐鲁大学毕业校友捐款2000多银元,终于盖起了像样的校门,这就是后来的校友门。
校友门的造型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三间三叠式的古代牌楼样式,后成为齐鲁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门楣正面匾额楷书“齐鲁大学”及背面“校友门”等,均为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后兼山东大学校长、清末状元、潍县名书法家王寿彭所书。
1924年6月,校友门落成
1924年,齐鲁大学还迎来另一件喜事。这一年,齐鲁大学被加拿大 *** 批准立案,毕业生获得了加拿大 *** 承认的文凭与学位。医科毕业生被授予的是“医学博士”学位。多伦多大学承认齐鲁大学医科毕业生的学历和资格,学生可以免试入其研究院。
20世纪30年代是齐鲁大学的全盛时期。当时的齐鲁大学号称“华北之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老舍、钱穆、顾颉刚、栾调甫、马彦祥、吴金鼎、胡厚宣等一批学术名家先后在此执教。学校医科实力最强,形成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声誉。
1951年11月,麻风防治专修班之一期学员毕业合影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齐鲁大学撤销建制,但其医学院被原址保留,与由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和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的山东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医学院,“山医”新的篇章由此开启。1985年5月,原卫生部决定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并入新组建的山东大学。
校友门内的校园为西方园林式布局,美丽幽雅、古香古色,留存众多极具文物价值和景观价值的老建筑,透衬着浓郁深厚的人文底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建筑均以德国、英国、美国的风格为主,并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手法和符号,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颇有建筑艺术价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校园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是当时全国更好的校园之一,被老舍先生誉为“非正式公园”。
作为地标建筑,校友门可以说浓缩了山东高等教育百年的历史嬗变。正门匾额上的校名经历了“齐鲁大学”“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到如今的“山东大学”,“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医学精神薪火相传,从未褪色。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