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十岁娃娃称参加过长征,主席问谁能证明,答道:我大舅贺龙

中国历史2天前3

1936年10月,在延安的一所小学堂中,一个看起来十岁不到的娃娃,正在和同龄人滔滔不绝讲述自己随军长征的故事。

什么跟着红军翻越大雪山,强渡金沙江,过草地等,同学们也是听得非常感兴趣,但还是表示怀疑。

你和我们一边大,都是十多岁的半大孩子,怎么可能参加过长征?

小男孩则说到,他不仅仅参加过长征,还是红军。

此时,恰好毛主席路过,看着这些孩子在争论,毛主席也来了兴趣,就问到这个小男孩,你才十岁,你怎么说你参加过长征,还是红军呢?

你怎么能证明你是红军呢?

这时候小男孩却说:“我大舅贺龙!”

毛主席听后顿时明白了,这就是贺胡子家的那个孩子。

小男孩名叫向轩,他可一点都没吹牛,他在9岁时就随着红军长征,7岁时就参加了红军,是个十足的红小鬼。

那么,向轩究竟是如何参加革命的呢?

7岁的小红军

向轩,湖南桑植人,1926年生人,他的母亲是贺龙元帅的同胞妹妹贺满姑。

我们都知道,年轻时候的贺龙仗义疏财,并且通过两把菜刀闹革命,成功在 *** 中混出了一定地位,最终弃暗投明,加入了 *** 。

而贺龙的家族也受到了贺老总的影响,整个贺家都在陪着贺龙闹革命。

1928年时,贺老总已经加入了 *** ,组织命令他们返回湖南桑植,领导当地的农民进行起义。

贺老总在起义这方面的确有两把刷子,当年他能用两把菜刀砍下芭茅溪盐税局夺枪,今天自然也能带领桑植人民建立革命军。

而贺龙的妹妹贺满姑也早早参军,桑植起义的时候,向轩仅仅两岁。

贺老总一家可以说是忠烈满门,他的妹妹贺满姑和姐姐贺英都参加了革命,并且在桑植拉起了一支游击队。

贺满姑在当地的名气也非常大,因为她擅使一对双枪,一介女流却武艺超群。

当时,湖南地区的革命形势其实非常紧迫,不仅仅有 *** 的白色恐怖,还有各大地主、流氓组成的武装,以及当地的反动民团。

贺满姑的武艺高强,弄得当地反动派闻风丧胆,对她也是恨之入骨。

终于在1928年8月, *** 湖南省委指示,要求贺龙等人率领湖南工农革命军东进石门,配合其他游击队进行斗争。

但此时,留在桑植的部队却显得有些空虚,贺满姑等人的游击队也在此时被敌人乘虚而入,疯狂地进行追击和围剿。

许多红军的家属被杀害,贺满姑也和贺英失去了联系,贺英最终成功突围,而贺满姑却落入了敌人的手中,其中还包括贺满姑的三个孩子。

此时,贺满姑已经有五个孩子,三个特别小的带在了身边,其中就有向轩。

敌人抓到贺满姑后,迅速对她展开了审讯,询问他湖南的党组织在哪,贺龙和贺英去了哪。

但贺满姑既然敢闹革命,那自然是块硬骨头,她受尽酷刑,但一个字都没有说。

这群暴徒比 *** 的军统更加残忍,他们就是一群地痞流氓,没有什么军人的包袱,所以做起事来完全不考虑代价。

他们把贺满姑两手两脚打开,钉在了两根横木杆上,随后用凌迟酷刑折磨她。

但即便遭受如此酷刑,贺满姑还是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

临终前,贺满姑还在喊着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

敌人甚至用上了小刀割肉这种酷刑,直到将贺满姑折磨得奄奄一息,随后又残忍地砍下了她的头,挂在了城门上。

还是当地群众心肠好,看贺满姑连个全尸都没有,半夜偷偷把她的尸首偷了回来,用针线缝合后连夜安葬。

贺满姑的死,对贺龙和贺英都是巨大的打击。

不仅如此,贺满姑身边的三个幼子也都被敌人抓获囚禁,只不过是在贺满姑被抓的时候,贺英百般周旋,最终通过贿赂救出了她三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都没了母亲,自然只能交给贺龙和贺英抚养。

而当时的小向轩还不记什么事,就这样来到了“贺妈妈”的身边。

不过,贺英很快之后也在革命之中牺牲,小向轩也只剩下了大舅贺龙一个亲人。

去找大舅

1928年,贺龙的胞妹贺满姑英勇就义,留下了年仅两岁的小向轩,向轩从小就跟着贺龙的姐姐贺英长大,而贺英当时也在策应贺龙闹革命,并且在湘赣一带进行游击。

从1930年开始,湖南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甚至可以用凶恶来形容。

处处都是敌人,但贺英还是坚持游击,最终成功在1933年1月和红三军的主力会师。

不过,当时湘鄂西中央分局采取了错误的路线,导致桑植的革命环境继续恶化,贺英等人长期游击没有任何结果,一直处在危险边缘。

1933年5月,贺英遭到叛徒高密,整个游击队的驻地被重兵包围。

5月6日,在战斗中,贺英身中三枪,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贺英,叫来了不到8岁的向轩,随后给了他一把手枪和五个银圆,以及两枚戒指,交代他从后山跑,追上其他游击队员,让他们带自己去找大舅贺龙。

随后,贺英就在和 *** 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而小向轩人虽然小,胆子却不小,是个天生的战士,他朝着 *** 开了一枪后转身就跑,最终成功躲过了追捕,找到了游击队员。

游击队员看到包裹后,带着他找到了廖汉生,随后向轩就见到了贺龙大舅。

向轩刚经历过巨大的打击,贺英牺牲后,向轩哭了好几天,但最终还是决定,他要自己拿起枪来,给贺妈妈和亲妈报仇。

很快,向轩就当上了红2和红6军团司令部的通讯班副班长,向轩也成了当时最小的一名红军。

1935年11月19日,此时的中央红军已经结束了长征,贺龙也准备带着红2、红6军团的2.1万人进行长征。

向轩当时刚刚九岁,就随着贺龙大舅的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最终成功抵达陕北。

但贺龙对向轩还是异常的严格,在长征开始前,向轩调皮地去扒农民地里的土豆,贺龙知道后大为光火,训斥了他一番后,找到了那名老乡,并且给老乡赔了钱。

老乡看到是贺龙亲自来了,赶紧说道:“老总啊,这是你的孩子那就算了,我怎么敢要你们的钱。”

但贺龙却坚决要给钱,并且表示我们和 *** 的部队完全不一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错了就是做错了。

这件事也教会了向轩什么叫党性和原则性,这也是贺龙大舅给他上的生动一课。

不过,贺龙的严厉是有原因的,当时的红军状况可以用艰险来形容,虽然人数不少,但条件依旧艰苦,敌人依然强大。

参加革命就相当于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即便是小向轩也不例外。

敌人可不会管你年龄的大小,只要看见头顶戴的是五角星的帽子,那你就是红军,就得格杀勿论。

在这种逆境之中,向轩想要活下来,想要成长成一名真正的战士,就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就必须比同龄人更加成熟。

而向轩对母亲的唯一记忆,就是大舅贺龙以及贺英的讲述。

在向轩没记事的时候,母亲就被残忍杀害,贺妈妈也被 *** 杀害,这种血海深仇也是驱动向轩革命的动力。

1936年10月,红2、红6军团抵达陕北,正式结束长征,向轩也开始在陕北的学校中恶补文化课。

这就有了毛主席看到向轩和同学们争吵的那一幕。

抗日战爆发后,向轩也跟着大舅贺龙上了战场,在八路军120师的司令部当通讯员。

向轩12岁的时候,贺龙就多次想把他下放到前线,但最终还是因为年龄太小作罢。

等到向轩14岁的时候,他终于上了抗战前线,并且担任了358旅工兵连的连长。

不过,在荔北战役中,因为我军和日军的差距过大,向轩在和敌人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全身21处受伤,身中多枪,右眼几乎失明。

而在贺炳炎和贺龙满怀愧疚地报告时,贺龙却说到:“即便是向轩牺牲了也没啥,别人的孩子都能牺牲,我们家的孩子也一样。”

功勋赫赫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 *** 总政治部商定,向轩的军龄从1933年算起,因为这一天正是贺英牺牲的那天,也是向轩之一次自己拿起了手枪战斗。

那一年向轩仅仅7岁,他也成了整个新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

1955年,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继续为新中国发光发热。

我们无法想象,在革命年代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年仅7岁的向轩拿起枪来向敌人开枪,是抱着怎样的心态。

尽管向轩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劳,但因为贺龙老总身份敏感,向轩仅仅享受了行政16级待遇,并且军校也只到中校。

向轩管这个叫做:“政策亏损”。

在新中国成立后,向轩先后在 *** 和 *** 工作,职务更高的时候做到了武装部副部长。

最终向轩选择在成都定居工作。

1979年,廖汉生来到了成都视察,他想到了当年向轩找到自己,喊自己带他去找大舅的样子,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如今时移世易,三十多年过去了,向轩也从当时的小毛孩子成长为了国家栋梁。

廖汉生抽空见了向轩,并且询问了他现在的待遇,在听到向轩说他享受“行政十六级”待遇的时候,廖汉生不禁皱了皱眉头。

十六级待遇放到今天,大概是县处级正职的待遇,对于向轩这样的老红军来说,的确是有点低了。

廖汉生说道:“十六级的确有点低了。”

但向轩却不以为意:“像我这样的人,我们军中还有很多,我的确能走走路子提级别,但别人怎么办呢?”

“这样的待遇就不错了,我认为足够了。”

向轩的大舅可是开国元帅,如果论攀附关系的话,向轩不可能享受这么低的待遇。

这也是向轩自己的选择。

贺老总的家族满门忠烈,几乎所有人都投身于革命,最终牺牲在了革命之中,用自己的身躯燃起革命的烈火,照亮了湘赣大地。

对于向轩来说,他这辈子成功推翻了 *** 的反动统治,并且看着我党建立起了新中国,还追认贺满姑和贺英为烈士,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什么待遇金钱这些,对向轩来说都是浮云,七岁的时候,向轩就能掏出枪革命,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他这个红小鬼也没叫苦叫累,更别提是新中国成立后了。

廖汉生听到向轩这么说,心里也非常欣慰,他也知道,向轩早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1982年12月,向轩正式离休,并且开始享受正师级待遇,组织上也关注到了向轩的生活,随后又将他的待遇提升至副军级。

这也和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治开始风清气朗有很大关系。

2023年2月10,向轩在成都因病去世,医治无效,享年97岁。

向轩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他七岁时就拿起枪参加革命,在家仇国恨面前,向轩显得无比勇猛,从来不怕受伤、不怕牺牲。

他的性格和贺家人非常相似,都是疾恶如仇,直爽无比的。

贺家出了贺龙、贺英、贺敏故,一个元帅以及两个女中豪杰,还有一个红小鬼项英,这和他们的家风自然也有很大的关系。

贺老总的一生也是高风亮节,谁都知道120的师的“贺胡子”是个直来直去的糙汉子,也是真性情的革命家。

而向轩受到三个英雄的影响,自然是不可能差的。

老一辈革命家在血与火中为我们打拼出了这个新中国,我们也应该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全面奋斗,向贺老总和向轩等前辈的精神学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9846.html

“十岁娃娃称参加过长征,主席问谁能证明,答道:我大舅贺龙” 的相关文章

张柬之政变推翻武则天后 张柬之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张柬之政变推翻武则天后 张柬之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对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神龙政变之后,昏庸懦弱的唐中宗李显对张柬之不信任,致使张柬之遭到武三思的陷害,多次被贬官,他连气带怕病死了。实际上,如果张柬之没病死,也会被武三思的手下杀死,下场称得上悲惨,可谓兔死...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换朱标的谥号。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称帝后,改称...

孙皓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称为暴君?

孙皓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称为暴君?

孙皓,东吴末代皇帝,三国时期最有名的暴君。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感到惶怖。好酒好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这些我们就不说了,今天我们只看看他是如何残害手下亲人和大臣的!杀兄弟、婶婶、叔叔252...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黑夜迷...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