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请3000老人吃饭,为何老人回家后相继离世?他们到底吃了什么
公元1795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举办“千叟宴”,宴请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老人前来吃席,这一场盛况空前的“千叟宴”,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举行的宴席。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吃完席后有许多老人回到家中就先后离世,所以这场“千叟宴”又被称为“夺命宴”。
于是,民间就有许多人猜测,怀疑乾隆帝在宴席上做了手脚,比如是仿借诸葛亮和刘伯温“设七星灯续命”的 *** ,借去了这些老人的命,好延长自己的寿命,这才使得这么多老人相继离世。
那么,这其中到底有啥隐情?是因为这些老人得知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还是另有隐情呢?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奥妙呢?
史上最豪华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千叟宴
乾隆帝继位后效仿祖父康熙帝,共举办过两次“千叟宴”,这也体现出大清朝尊老敬老的表现,更是大清朝国力鼎盛的体现。
何为“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花甲之年的古稀老人举办的宴会,
公元1785年,乾隆帝五十大寿,举办了之一次“千叟宴”,场面十分宏大,共计来了一千九百多名年过花甲的老人。
但这次“千叟宴”也是规模最小的一次,而赴宴者也基本都是皇室宗亲和一些官员,来自民间的老人很少。
公元1795年,乾隆帝第二次举办“千叟宴”,这时乾隆帝已是一位85岁的老人了,他刚让位给儿子嘉庆帝,自己俨然成了太上皇。
而就在乾隆帝刚退位三天之后,就迫不及待的举行了第二次“千叟宴”。
这次“千叟宴”的规模和上一次相比,场面更加宏盛不说,气氛也特别融洽,而且参加的要求也想对要严格一些。
比如:三品以上的官员,只要到了60岁就可以来参加宴席,而三品以下的官员,就得65岁,若是没有官位的,必须年满70岁以上才可以参加。
然而,这次“千叟宴”让乾隆帝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3000多人进宫参加,乾隆帝也没办法,毕竟旨意已经发下去了。
乾隆
乾隆帝的这一场“千叟宴”的场面,比他爷爷康熙皇帝所举办的还要更加宏大:
这场“千叟宴”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共计有3056名老人参席。
大厅走廊下面设有50个座位,当铺里有244个座位,走廊周围有124个座位,当铺外面有382个座位,总共有800个座位。
而此次“千叟宴”的主打菜系,则是我们现在生活中,能让大家闻之心动,而后大块朵姬的火锅涮肉。
有的朋友说了:“这乾隆皇帝是不是有点太抠了,堂堂一场国宴只安排大家吃火锅?”
其实不然,吃火锅的这个安排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和珅作为“千叟宴”的组织和负责人,经过慎重的考虑,准备宴请这些老人吃火锅涮肉。
因为首先吃火锅是满族人的传统菜系,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起,就以吃火锅为日常菜系,这也是遵从祖制。
其次,由于天气较冷,宴会正式开始之前,还会有很多繁杂的礼仪,若是炒菜的话,则很快就会凉掉,所以火锅涮肉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千叟宴”的宴席分为一等桌和二等桌两级,按照固定的位置摆设。
“千叟宴”的菜品可以说做工精细、用材奢侈,堪比满汉全席,与百姓平常饮食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千叟宴
一等宴席摆放在宁寿宫皇极殿内和廊下两旁,由王公和一、二品大臣以及外国使臣。
每桌摆放火锅两个:银、锡火锅各一个,菜品为:猪肉片一盘,羊肉片一盘,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另备肉丝汤饭。
二等宴席摆放在丹墀(chí)以下,“丹墀”就是涂上红色的殿前石阶。
参席人员则是三至九品的官员,以及没有官位的兵、民人等。
二等宴席每桌摆设铜制火锅两个,菜品是:猪肉片一盘,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同样备有肉丝烫饭。
但由于参加“千叟宴”的人数太多,所耗费的银钱数目也是相当惊人的。
据清宫外务府《御茶膳房簿册》记载:
千叟宴一等饭菜和二等饭菜共八百桌,共耗费主副食品如下:……猪肉1700多斤,鹿肉数百斤,菜鸭850只,菜鸡850只,肘子1700个……。
另据清宫外务府《秦销档》记载:
千叟宴席每桌用玉泉酒八两,八百席共用玉泉酒四百斤……,烧柴三千八百四十八斤,炭四百一十二斤,煤三百斤……。
除此之外,“千叟宴”的菜品还包括罐焖鱼唇、琵琶大虾、虾籽冬笋、川汁鸭掌……,等等。
如此丰盛的“千叟宴”席,花费也是十分惊人。
据记载:此次宴席共耗费数百万两白银,而当时清 *** 每年税收也不过5000多万两白银,看来乾隆帝为了这顿“千叟宴”还是挺下血本的。
宴席开始之后,由嘉庆帝亲率这些银须白发的3056名老人,口中高呼着万岁,行三拜九叩之礼,跪拜磕头,为乾隆帝祝寿。
乾隆帝看着眼前千人齐呼万岁的场景,虚荣心自然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些老人们一边大快朵颐,胡吃海塞,一边夸赞着乾隆帝皇恩浩荡,敬老养老。
据说就在当天宴席上,醉倒的、晕倒的、乐倒的、撑倒的老人就超过半数。
乾隆
在宴席中,乾隆帝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敬酒仪式,他让自己的皇子、皇孙,纷纷给老人倒酒、敬酒。
心情美美的乾隆帝又下旨赏赐两位百岁老人:熊国沛(106岁)、邱成龙(100岁)六品顶戴,其余年过90岁的老人,全部赐予七品顶戴。
乾隆帝除了赐官,还赐予70岁以上老人每人一枚养老银牌。
养老银牌的重量是随着年龄而递增:从70岁赏10两重开始,75岁赏15两重……,85岁赏25两重,以此类推。
这些老人回到家后,还可以凭此养老银牌,可以到地方衙门领取养老费用。
除了以上这些奖赏,只要是每一位宴席参与者,还赏赐了文玩、朝珠、寿杖等贵重物品。
赏赐结束后,嘉庆帝又带领着这3056名老人,一起下跪叩头,“千叟宴”在一片片的“万岁”声中落下了帷幕。
“千叟宴”后,参宴老人为何回到家后都身患重病离奇死亡?
千叟宴
然而就在这场盛大的“千叟宴”结束后,这些老人们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家中,没过多久,很多老人就莫名其妙的因病相继离世?
乾隆帝听闻此事后,心里甚感过意不去,就派出专人去调查,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是乾隆帝好心办了坏事!
之一、参加“千叟宴”正值冬季,天气寒冷;
千叟宴
“千叟宴”举办的时间是正月初四,北方的天气尚且寒冷。
而且在室外用餐的都是平民百姓,虽然乾隆帝已经为这些老人们准备了炭火炉取暖。
但是让这些老人大冬天的在露天用餐,无论你穿多厚,也无法抵挡住寒风冷雪。
而且老年人大多体质较弱,在冬季本就容易患病,更何况是在寒风中就餐。
因此,很多老人在“千叟宴”中受到风寒而生病,而且老年人一旦生病就很难挺过去。
第二、参加“千叟宴”路途遥远,舟车劳顿;
千叟宴
乾隆帝为了彰显对老年人的关爱,举办“千叟宴”共计邀请了5000多人,而参席者的老人则达到了3056人。
乾隆帝还特意邀请了一些年龄超过百岁的,比如:福建104岁的“举人”郭钟岳等等。
由于受邀老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些离京城较近的老人,还可以免去舟车劳顿之苦。
可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老人可就惨了,有一些老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
而去一趟京城少则数月,多则半年,所以在“千叟宴”举办前半年,有些老人就得从家中赶往京城。
而且这些老人年龄都已经是70岁以上了,大多数老人腿脚早已不便。
还有,古代交通条件不发达,大部分的行程都得以步行为主。
这些老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身体素质差的老人,哪能经得起这般折腾。
如此舟车劳顿的奔波中,即使一去一回能够平安到家,也很容易因为劳累过度,而染病去世。
其实往返京城的这段路,别说是老年人了,就算是年轻人的身体都无法承受。
第三、参加“千叟宴”的饮食生冷油腻,撑坏肠胃;
千叟宴
“千叟宴”虽然豪华,但那些凉透了的大鱼大肉,对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无异于就是沉重的负担。
那些习惯了粗茶淡饭的老人,甚至有些老人出身清贫,一辈子都没吃过如此的山珍海味。
这些老人为了表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一时间大鱼大肉,再加上不断的喝酒,脾胃哪里能受得了。
如此暴饮暴食,给肠胃增加了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会突然诱发心肌梗死等病症,所以他们参加完“千叟宴”后,接二连三的死去也很正常。
第四、参加“千叟宴”的礼节繁多,折腾身体;
千叟宴
因为“千叟宴”是皇帝请客,所以场面庄重,礼节繁多。
而这些老人们拜见皇帝,必须要遵从宫廷那些繁琐无比的种种礼节。
“千叟宴”当天,这些老人们必须要早早的就起来,赶到宁寿宫,等候乾隆帝大驾光临,得恭恭敬敬的在寒风中站立一个多时辰。
乾隆皇帝进场之后,老人们还得必须按照指挥,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才能落座。
宴席开始时,乾隆帝和嘉庆帝二人向大家敬酒,老人们全都得起身,下跪磕头谢恩。
正式开席的时候,乾隆帝还让他的皇子皇孙给老人们敬酒,接着又是下跪磕头。
宴会的尾声,乾隆帝起身离席,老人们还得全体下跪,恭送皇帝回宫。
一场“千叟宴”,光下跪、磕头、起身的动作,就得反复重复多达几十次,这就把这些老人们折腾的头昏脑涨。
结语:
老人们一路舟车劳顿,在瑟瑟的寒风中吃了一顿凉饭,而且饭后还要跋山涉水的回到家,因此许多人在宴会结束后不久便纷纷病倒,甚至去世。
一场盛大的“千叟宴”直接变成了“夺命宴”,乾隆帝好心办坏事,举办的时候声势浩大,而结束时却凄凉悲惨。
若不是乾隆帝好大喜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劳民伤财,说不定这些老人可以好好的安享晚年,真是让人痛心。
《郑重声明:本作品仅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 *** ,未经作者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盗用、搬运,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