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07年,东三省改设行省,张锡銮与同僚们的罕见合影
1907年东三省改设行省时,张锡銮与同僚,官员们在奉天留下了一张罕见合影,这个时候的从安东调往奉天,担任奉天度支使,掌管奉天的财政事务。
张锡銮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巅峰时期曾做过奉天都督,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他文武双全,学识兼备,骑射功夫名震四方,年轻时有着“快马张”的美誉,除此之外,他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私交甚密,是袁世凯较为信任和倚重的把兄弟。
张锡銮出生在浙江钱塘,但却在蜀地长大,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在四川为官,张锡銮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被母亲带到了四川去生活。
孩童时代的张锡銮聪慧,活泼,颇有悟性,在父亲的引导和教授之下,习得一身精湛的武艺。
1863年,19岁的张锡銮在湖北武昌从军入伍,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张锡銮从军入伍后,被分配进了湘军鲍超的麾下,担任营务。
光绪元年,31岁的张锡銮跟随热河都统崇实移防东三省,在随后讨伐“马贼”的战事中,张锡銮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表现的十分英勇,因此在剿灭马贼后,讨贼有功的张锡銮被清廷提拔为通化知县。
光绪二十年,张锡銮出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负责在鸭绿江一带训练新军,不久之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接连强势攻陷安东诸城,局势十分危急,而就在此时,张锡銮临危受命,被清廷任命为署东边兵备道,率军迎击日军。
张锡銮临危受命后,便开始在通化等地招募兵勇,积极练兵,1894年11月,张锡銮见军心,士气高涨,便决定主动出击,亲率麾下清军人马在乡团的配合之下,一举收复了先前被日军攻陷的宽甸。
张锡銮在率军夺回宽甸,决定一鼓作气,夺回被日军占据的诸城,随后,张锡銮督军,兵分三路,齐头并进,接连收复长甸,金厂,有利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令日军不得不退守九连城。
张锡銮率军收复长甸,金厂诸城后,士气正盛,本欲继续反攻,夺回九连城和凤城,但无奈兵力单薄,后勤补给又跟不上,根本无法发动大规模反攻战,这就使得张锡銮不得不接受这个无奈的结果,选择率军退回,眼睁睁的看着九连城、凤城在日军的管控之下。
战后,张锡銮由于率军对日作战有功,清廷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将他晋升提拔为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
1908年,当时已经成为奉天度支使的张锡銮调任奉天营务处总办,奉命率军剿匪,当时,关外胡匪横行,肆无忌惮,张锡銮到任之后,一面招募兵勇,改编防军,一面软硬兼施,对一些胡匪头目进行游说和劝说,不久之后,张作霖、冯德麟这些胡匪头目带着人马纷纷来投,而张作霖也在过程中,拜张锡銮为义父,从而开启了他的发迹之路。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当时手握大权的袁世凯将与自己是拜把子弟兄的张锡銮委以重任,让其出任山西巡抚,率领北洋新军镇压山西革命的革命军,在镇压山西革命军的战事中,张锡銮十分卖力,成为了袁世凯手下镇压革命的一员干将。
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后,他对于作为自己手下干将的张锡銮委以要职,让其出任直隶都督,成为了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
后续,袁世凯为了能够更好的管控东北三省,便将曾在奉天任职过的张锡銮调往东北三省,让其出任奉天都督,并统辖三省军务。
但是令张锡銮始料未及的是,他昔日的义子张作霖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东北三省的一位手握兵权的军阀强人,他野心勃勃,虽对张锡銮这个义父表面逢迎,但暗地里却是寻摸着如何将张锡銮排挤走,自己好取而代之,
为此,张作霖施展各种手段来竭力排挤张锡銮,而这个时候的张锡銮已步入老年,根本无力招架张作霖的各种排挤手段,最终在经过一番斟酌后,向袁世凯提出了辞呈。
与此同时,袁世凯这边深知张锡銮的处境不好,并没有接受他的辞呈,而是一纸调令,将自己的这位拜巴子弟兄调往了湖北去任职,但是湖北的军阀头目王占元却并不欢迎他的到来,这就使得张锡銮无法赴任,只能够留京当差,混了一个闲职。
1916年,袁世凯复辟失败,在内外交困之下,疾病缠身,最终病亡,袁世凯病逝后,张锡銮失去了好兄弟,也失去了靠山,只能够在无奈中选择退出军政两界,从北京移居天津,过起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1917年,张作霖成为了奉天的督军兼省长后,获悉了失势的张锡銮在天津隐居,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觉得自己有点对不住张锡銮,便花费三十万银元在苏州购得一个庄园来让张锡銮来养老,张锡銮这边虽然接受了这个厚重的礼物,但他并没有南下入住这个庄园。
1922年4月,直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准备兵戎相见,张锡銮获悉这个消息后,便致电张作霖,曹锟等人停兵止战,切勿开战,但是张作霖,曹锟等人根本不听,不久之后,之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在这次大战中溃败,张锡銮则是对此悲愤不已,选择隐居天津,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最终在天津的住所中病逝,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