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诉苦运动:新式整军运动的开端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7-08)53128

诉苦大会上,一名解放战士控诉地主和保甲长压迫剥削他家的罪行。

新式整军运动,是中国人民 *** 政治工作史上的光辉篇章,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运动内容丰富,在各部队都有着很多鲜活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工作经验。东北战场的诉苦运动是新式整军运动的先声,为后来在全军范围内开展的新式整军运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一些部队就曾通过控诉日军罪行,使官兵产生了情感共鸣,激发了杀敌立功的战斗豪情。进入解放战争后,斗争性质已由民族矛盾转为阶级矛盾,面对革命斗争任务、对象的变化,针对战争初期部队出现的若干倾向性问题,一些部队通过控诉 *** 反动派撕毁国共和谈相关协议,进攻解放区进行烧杀抢掠的罪行,提高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其中,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3纵队的诉苦运动,具有一定代表性。

辽东3纵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挺进东北的冀热辽部队和山东部队的部分骨干力量扩编而成。四平保卫战后,部队撤往南满地区,面临敌强我弱、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等种种困难。在严酷的斗争形势下,广大指战员坚信党的领导,克服困难,勇敢战斗。然而,也有少数同志经不起考验,存在幻想和平思想和地域观念,不愿在东北坚持斗争;有的连队纪律涣散,甚至出现逃亡离队现象;少数新收编和解放入伍的人员中,存在加入“穷八路”受苦受穷,不如在 *** 军队生活条件好的错误观念。因此,如何巩固部队、加强纪律、提高战斗力,成为摆在纵队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纵队各级领导纷纷开动脑筋想办法。辽东3纵7师政委李伯秋、宣传科长吕村夫和20团政委胡寅等,在分析部队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时,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部队在山东用控诉日伪军的罪行来提高部队觉悟,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用“谁养活谁”的辩论来解除在减租反霸斗争时官兵的顾虑,曾经收到很好效果。该师领导决定用控诉地主阶级和 *** 反动派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办法,来改善官兵关系、巩固部队、调动积极性、提高战斗力。

1946年7月下旬,辽东3纵7师的领导在连以上政工干部会议上,强调要用阶级斗争的学说来教育部队,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师政治部提出了“是穷人养活富人、还是富人养活穷人?”“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等10多个问题,让大家回去组织部队讨论。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诉苦教育大讨论,在各单位广泛展开。

辽东3纵7师20团3营机枪连2班副班长任纪贞在讨论中,用他的父亲除了给地主放羊外还得干其他农活,最后累得吐血,临死时想喝碗小米粥地主都不给的事实,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3营9连指导员赵绪珍从任纪贞的诉苦中受到启发,联系连队实际进行两个阶级、两种政权和两种军队的对比教育,发动干部战士用亲身经历,控诉剥削阶级和 *** 反动派对自己的迫害。通过诉苦,大家懂得了 *** 是穷人的救星、八路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干部战士是自己的阶级弟兄的革命道理。在此基础上,9连党支部又发动大家“挖苦根”,把个人仇恨与阶级仇恨结合起来,把仇恨记在 *** 反动派这个总根上,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要报仇、要翻身,就要打倒 *** 反动派。之后,9连又开展了“查忘本”和“复仇立功”活动,检查个人的表现是否对得起以前自己所吃过的苦,表明在今后作战中将如何复仇、如何立功。师团领导机关及时帮助9连总结了诉苦教育的经验,将他们的做法概括为“吐苦水”“挖苦根”“查忘本”“下决心”,并正式提出开展诉苦运动,向全师宣传推广。

1946年底, *** 军集中兵力向我临江地区发动之一次进攻。战斗中,经过诉苦教育的9连精神面貌有了极大变化,全连官兵团结一致,斗志昂扬,英勇顽强,克服天气寒冷、供应不足等困难,顺利完成了战斗任务,半数以上同志立了功,涌现出房天静、侯成安、王福民等一批战斗英雄。3纵政治部派人到9连调查采访,认为9连的诉苦教育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便将这些经验向全纵队作了介绍。同年7月至9月,3纵利用夏季攻势结束后的休整时间,部署各师团普遍展开诉苦运动,创造出许多新经验。8月26日,《东北日报》刊登《辽东我军某部根本改造教育工作》的长篇报道,详细介绍3纵的经验。该报同时发表罗荣桓同志起草的社论《部队教育的方向》,高度评价诉苦运动,要求在全区部队推广该经验。9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向军委上报了诉苦运动的经验。同日, *** 同志亲自对经验介绍作了修改,并转发全军,提出要发动干部诉苦、部队诉苦与地方诉苦相结合、发动地主富农出身的干部揭发反动制度的没落与黑暗等注意事项。 *** 同志关于深入开展诉苦运动的指示,对全军新式整军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47年7月至9月, *** 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各地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改运动,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激发广大群众参军支前的积极性。朱德在会议上要求军队普遍开展拥护土改的教育活动,并通过“一个查阶级、查思想作风的运动”来凝聚人心、加强部队建设。当时,各部队在开展诉苦运动后,也迫切需要将诉苦教育的成果巩固下来,将阶级教育转变为战斗力。随着形势的需要,诉苦运动逐步发展为以诉苦和“三查”为主的新式整军运动。

所谓“三查”,就是各部队在普遍进行诉苦运动的基础上,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通过不同角度查对土地改革、对地主阶级、对解放战争的态度问题,对照检查入伍动机和战斗表现,然后再订立整改计划、写决心书,将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结合起来,将阶级教育和战场表现结合起来。

作为华东野战军大后方的渤海军区,是新式整军运动的典型部队。在工作 *** 上,该军区首先要求从下往上、从易到难地查摆和解决问题,从小问题着手,而且要求尽量在本单位解决,本单位确实难以解决,再报上级解决;其次在部队中开展民主检查,广泛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揭发军阀主义作风。他们明确,必须认真地彻底地进行全军上下毫不例外的“三查”,不允许查下不查上,光查战士不查干部,要做到“全军没有一个空碗(指个人),没有一口空锅(指伙食单位)”。他们在各部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开展工作,实行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三大民主,使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清除,使得士兵们参加该活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1948年1月28日, *** 同志批转了 *** 中央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关于渤海整军的经验报告,指出“在一切官兵关系恶劣、纪律不好、战斗力薄弱之部队,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两天后, *** 同志亲自起草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号召全军开展军事民主运动,将新式整军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理论的武装是“开启诉苦闸门的钥匙”。辽东3纵在诉苦运动中主动地将阶级理论联系部队实际,使得基层官兵对解放战争有了崭新的认识。随着形势的发展,诉苦运动发展为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纯洁了组织、严明了纪律、整顿了作风,促进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和军队建设,对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7/601005.html

“诉苦运动:新式整军运动的开端” 的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