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蒋家河口战斗:新四军东进抗日之一战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7-10)391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一部在巢县(今安徽巢湖)东南的蒋家河口地区主动设伏,对日寇发动突然袭击,整个战斗仅用20分钟便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新四军则无一伤亡。此战是新四军东进抗日之一战,不仅沉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振奋了当地军民的抗战热情。

开赴皖中,挺进敌后

1938年1至2月,根据 *** 中央的命令,战斗在鄂豫皖地区的红28军和鄂豫边区的桐柏山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下辖第7、第8、第9三个团以及1个手枪团,共计3100余人,由高敬亭任司令员。遵照 *** 关于“高敬亭率部可沿皖山山脉进至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的指示,1938年3月,高敬亭率第4支队离开大别山区向皖中挺进,并于4月中旬抵达皖中敌后,展开于安徽舒城、桐城、庐江、巢县、无为等地区。其中,第9团进抵盛家桥和巢县槐林嘴一带。第4支队进抵皖中后,和 *** 皖中地方组织一道,一方面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动员组织群众,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战略侦察,为敌后抗日做好充分准备。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略联系,渡过长江侵占津浦铁路南段的滁县(今安徽滁州)、明光、蚌埠等城镇,并分兵占领巢县、合肥等地,进而控制淮南铁路和淮南煤矿。日军企图以此为据点继续沿津浦铁路北犯,并与沿津浦铁路南下的华北日军南北夹击徐州,继而向西进逼中原,夺占武汉。

化装侦察,探明敌情

为打击日寇嚣张气焰,鼓舞人民抗日斗志,同时也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第4支队第9团进至盛家桥后,立即召开团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在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一定要寻机歼敌并取胜。会议决定由政治委员高志荣、参谋长唐少田带领侦察队进入银屏山地区,寻找战机。团长顾士多、政治处主任高立中带领部分战士到盛家桥、槐林嘴一带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宣传和剿匪安民活动。

为摸清日军行动规律,高志荣前往该地区的 *** 军了解情况,但没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高志荣决定另想他法。回到团部后高志荣立即让侦察队员化装成农民到巢县附近侦察敌情。经深入了解情况,侦察队员从当地百姓口中获知,巢县沦陷后,日伪军经常派少数兵力下乡“扫荡”,蒋家河口一带是敌人经常出没的地方。为保证首战告捷,第9团侦察参谋郭思进和团侦察队长又共同率领侦察人员潜伏至蒋家河口暗中侦察了3天。经反复侦察,他们逐渐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规律。日军每天早上8点到9点都要乘坐一两艘汽艇或木船到蒋家河口一带骚扰,他们通常从巢县出发,多时30余人,少时10余人,上岸后在周围抢劫糟蹋一番后便于午饭前返回巢县。由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日军戒备也比较松懈。

新四军开会研究后,第9团决定将伏击地点选定在蒋家河口,伏击任务由团侦察队和2营4连共同承担。为便于作战指挥,高志荣、唐少田还亲自带领几名干部登上银屏山顶,现场手绘了一幅作战地图。

隐伏待机,奋勇歼敌

蒋家河口位于巢县东南的运漕河(今裕溪河)西岸,距离巢县大约5公里。河口一带杂草丛生,芦苇茂密,河道纵横,地形十分复杂,河堤埂便于隐蔽,是伏击敌人的绝佳地点。5月11日傍晚,伏击部队在团侦察参谋郭思进和2营营长黄仁庭的带领下,利用暗夜秘密潜伏至蒋家河口。我军的作战部署是:团部侦察队隐蔽在河口西岸堤埂后面,从正面截击敌人;4连2排隐蔽在侦察队后面的小村里;4连连长率1、3排潜伏在北面距离河口四五里远的小山包下,准备阻击由巢县增援之敌。次日拂晓前,我军参战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进入指定阵地。

上午8时许,两艘日军船只由巢县方向驶来。新四军战士匍匐在芦苇和草丛中,两眼紧盯河面,只待敌人一上岸便对其发动突然袭击。不多时,敌船靠岸。一些日寇下船后毫无戒备,敞开衣服,捧起河水向胸前浇洒,不少人倒背着枪,边上岸边哼哼呀呀地唱着歌。只听“啪”一声枪响,一名日寇应声倒地,这是郭思进发出的战斗信号。霎时间,埋伏在四周的团侦察队的机枪、手榴弹响成一片。日寇措手不及,被打得晕头转向。遭到突袭的日寇,有的跳入水中企图登船逃窜,有的爬上河岸负隅顽抗。3排迅速以猛烈火力封锁河口,断敌退路,侦察队则乘势而起,集中手榴弹将敌船炸翻。我军居高临下,很快便占据了绝对优势。日寇被逼下河,困于水中,难以施展,只能被动挨打,结果大部在水中被歼。一名日寇企图趁乱潜水逃跑,侦察队一名战士发现后,急忙奋力跃入水中,一把卡住敌人的脖子将其死死按在水里,很快这名日寇便一命呜呼了。整场战斗,出敌不意,动作干净利落,仅用20分钟便将来犯的日军第6师团巢县守备队的20多名敌人全部歼灭,除缴获10余支枪外,还有1面日本军旗、少量弹药和指挥刀等战利品,我军则无一伤亡。

战斗胜利后,当地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有的从家中扛来渔具,帮助我军打捞敌人掉入河中的物品。不久,各地纷纷致电表示祝贺。国民 *** 也在媒体上及时刊载了这一消息并迅速传遍全国。蒋介石还特地于5月16日致电新四军正、副军长叶挺、项英,对第4支队提出嘉奖。当地群众还将此次战斗编成歌曲演唱,歌颂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此次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敌后抗日的之一战,也是新四军组建以来的之一次胜利,扩大了新四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江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7/601298.html

“蒋家河口战斗:新四军东进抗日之一战” 的相关文章

李纲:隋唐时期名臣,曾负责教导太子

李纲:隋唐时期名臣,曾负责教导太子

李纲(547—631年),字文纪,观州蓨县人,隋唐时期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纲在北周时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文帝时,任太子洗马,规谏太子杨勇,迁尚书右丞。唐朝建立后,出任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多次进言,不被李建成接受,因而提请辞职,李渊不许,授他...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嘉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据《清史稿》记载,在永琰被立不久,在乾隆的指示下,永琰去祭拜了一个年仅9岁就去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谁?乾隆为什么要永琰这样做呢?永琰祭拜的哥哥叫永琏。永琏出生...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jì)(159年-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的后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韩暨早年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宜城长,丞相曹操平定荆州后,又转为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监冶谒者...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萧何是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功臣之一,西汉王朝的第一位丞相,刘邦称赞他“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后世对于萧何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迁单独作《萧相国世家》来记述萧何及子孙的事迹,然...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还不知道: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的2人,其实有很多相似点。例如:1、祖籍都在山西。2、都骁勇善战、一战而冠绝当世。3、都喜欢身陷敌阵,直取对方中枢。4、人际关系都有缺陷。(张辽与李典不睦,关羽不...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出生于官宦之家,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的名字叫李绅。这首诗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要节约粮食,体谅...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三国时蜀汉重臣、学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汉末年,新势未定,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很多人拜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诸葛亮在隆中时,也有幸结识了这两位大咖,并从司马微处学到了很多济世安邦之才。算起来,诸葛亮与向朗是师出同门。向朗字巨达,是襄阳宜...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评论列表

MapleLeaf
MapleLeaf
1个月前 (10-21)

新四军第4支队在蒋家河口战斗中的胜利,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与高超战术智慧,此次战役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军民士气且扩大了全国影响力为建立敌后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铭记和纪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