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写错字的火车站,66年不改正,专家:不改反而更美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请您等待5秒钟,再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本篇文章了。点开广告是免费的,请不用担心。
火车站可以说是每个城市的心脏,不同城市的火车站都各有特色,其以独特的姿态矗立,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
火车站不仅是连接各地的交通枢纽,更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之一印象。
在众多的车站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以一个“错误”闻名,却因为这个独一无二的“瑕疵”而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新颖地书写·】——»
这个火车站就是全国唯一写错了字的站点——兰州站,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错误已经存在了66年之久,而且至今未被更正。
专家表示,这个所谓的错误其实是一种独到的文化展现,不改反而让这个站点散发出别样的美感和历史韵味。
要知道兰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桥梁。这里不仅是商贸往来的枢纽,也是文化交流的门户。
随着黄河的蜿蜒流淌,兰州这座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文明的兴衰和传承。
兰州地理位置独特,它坐落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背依青藏高原,面朝华中平原。
这样的位置让兰州在古代成为了一个地理要塞,其战略位置使得历史上的兰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多次成为军事防御和正义斗争的中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兰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其依山傍水,气候适宜,为古人类的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诸朝,兰州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兰州成为重要的交通驿站。
无数的驼队和商旅从这里经过,将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带向西方,同时把香料、宝石、玻璃等异域商品带回中原。
兰州的文化发展同样不可小觑。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兰州汇聚了汉族、 *** 、藏族等多种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这里的民间艺术、宗教信仰、节日庆典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为研究中国西部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兰州站建成于1952年,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连接了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和兰渝等重要铁路线,可以说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重要交通门户。
火车站建成之后,一般都会邀请一位书法大家来为火车站题名,这几乎已经是一种传统习惯了,不仅能够增添建筑的文化特色,还能体现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而兰州火车站的站名就是由著名书法家张邦彦老先生设计的,其流畅俊逸的书法作品为车站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但是一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旅客对这个站名觉得很奇怪,这也难怪,兰州站站名的书写方式确实与我们平日所见到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
张邦彦老先生出生于甘肃天水,家中乃是书香名门,因此他自幼便展示出过人的书法才华。
年仅十岁时,张邦彦就开始临摹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帖,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张邦彦已经把家中收藏的各种古代名帖学了个遍,其书法功底不仅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对成年人来说也依旧是难以企及。
他的笔锋犀利,墨韵生动,仿佛将古代书法大家的灵魂注入了每一笔一划之中,他的作品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更在艺术表达上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深度。
张邦彦才华横溢,在书法界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书法奇才。此后更是受到了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赞赏和指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张邦彦先后在多个重要文化单位工作,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文博事业发展和书法艺术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站建成之际,提名之事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关键时刻,多位负责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张邦彦老先生,毕竟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书法大家,由他来挥毫泼墨,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所承载之文化的致敬与传承。
当这项重任落在张邦彦老先生的肩上时,他便全心投入到了创作之中。
受邀为兰州火车站题写站名,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一个展现家乡风采、传递传统文化韵味的大好机会。
因此老先生立志要创作出既独特新颖又美观大方的作品,让每一位过往的旅人都能在之一时间内被深深吸引,对兰州站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起初老先生考虑使用繁体字进行创作,毕竟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繁体字更是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简体字逐渐成为主流,它不仅简化了书写过程,更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
面对这一新时代的要求,设计出既符合简体字规范又能展现艺术魅力的站名,无疑成为了一项新的挑战。
为此张邦彦老先生开始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究,希望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也能迎合现代审美。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思考,他终于构思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
在确保设计独具匠心和文化深度的同时,张邦彦老先生决定对“兰”字进行创新设计。
按照传统笔法,“兰”字的三横应该是第二横最短,最后一横最长。
但在他的笔下,这三横被巧妙地调整为“132”的顺序,即之一横伸展得最为悠长,而第二横则刻意写得最短。
这种大胆的尝试打破了常规,不仅赋予了“兰”字全新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整个站名显得更为醒目,充满了不一样的生命力。
«——【·错字与艺术·】——»
兰州火车站的站名施工一经完成便迅速激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许多人困惑地指出,这字体怎么显得如此怪异,难道是安装工人在操作时疏忽,将几个笔画的顺序装反了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工人们也显得十分无辜,他们坦诚地表示,设计之初就是这般模样,施工过程中完全依照原设计进行,并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这一解释反而让群众更加迷惑,有人开始怀疑,难道是那位老艺术家在书写时出现了笔误?
当然也有内行人出面澄清,这位艺术家的确是有意而为之的,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不是别具一格、极具美感吗?它能够让人一眼记住这个站点的特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民众逐渐接受了这种独到的设计。
兰州站多年来屹立不摇,其独特的站名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性特色。每一位在兰州站下车的旅客都忍不住驻足欣赏那别具匠心的站名。
尽管如此,这些年来仍有一些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这种设计虽具有艺术性,但可以说是作为错字出现的,未免有失庄重,可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建议进行适当的修改。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车站经历了多次修缮,那个引发争议的站名在专家的建议下却始终未被更改过。
这种坚持保留的态度,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座城市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温柔与尊重。
在这个城市里,每个过往的旅客都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深度,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大家还能触摸到城市灵魂的一部分,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共鸣。
至于错误与艺术到底是哪种,已经不值得深究了。
每一个细节、每一段历史都可以被后人视为艺术的瑰宝,即使真的是曾经的错误,那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包容和珍视,使得城市的每一处都充满了魅力和生命力。兰州站依旧用它蓬勃的生命力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旅客,一如当年它刚建成的时候。
信息来源:
兰州火车站的“兰”是错别字吗?——兰州文化旅游
全国唯一写错字的火车站,66年不改正,是写错字还是另有深意?——澎湃新闻
全国唯一有“错别字”火车站,63年未曾修改,专家:不改反而更美——国家公益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