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匈奴为什么很少杀被俘的汉将?
匈奴对待被俘的汉将,是非常讲究的。
不论是被俘的将领,还是被扣押的使者,匈奴一般都不会杀害,只是尽力争取其归顺。
即便汉将汉官不归顺,匈奴一般也不会严刑拷打,而是让其先居住下来,甚至配给匈奴女子,然后隔三差五派人来劝降。
而对于愿意归顺的汉将汉使,匈奴又会给予真正的重用。
一方面,匈奴单于会对降将以更优厚的待遇,高官厚禄不说,单于有时不惜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降将!
另一方面,匈奴会对降将给予真正的重用,不但让他们帮忙练兵,还让他们领兵打仗,甚至会委以机密大事。
被俘的汉将汉使
1、张骞。
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试图联合月氏。
经过匈奴的地盘时,被匈奴扣留。
此后,匈奴多次试图争取张骞归顺,但张骞“不辱使命”、“持汉节不失”,坚决不降。
匈奴为了争取张骞,除威逼利诱外,还送了匈奴女子给张骞,以最多的耐心争取。
这一待,就是十年,待到匈奴自己都松懈了。
于是,张骞找准机会,带着队伍逃离了匈奴地境。
不了张骞在出使返程中,又被匈奴扣留了。
之前争取了你张骞十年,你张骞还是跑了,按理匈奴应该死了这条心吧。
然而,匈奴还是照旧扣留、争取。
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得以再次逃脱。
2、李广。
前129年,李广率万骑出雁门攻匈奴。
结果,遭到围攻,李广负伤被俘。
此时的李广,已经身负重伤,行动不便,按理已难生还。
然而,单于在战前曾有令:务必生擒李广!(要拉拢、重用这位名将)
因此,匈奴人将重伤难行的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行了十余里。
李光抓住机会,猛然跃起,从一个匈奴少年那里抢过马匹和弓箭,策马而走。
匈奴来追,李广射杀数人,得以逃脱。
3、李陵。
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卒北进,与匈奴大军遭遇。
在一段史诗般的激战,杀伤匈奴骑兵数万后,李陵力屈而降。
李陵降匈奴后,单于对其极为看重。
李陵曾杀了大阏氏信用的李绪,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遂将李陵藏到北方,等大阏氏死后才接回来。
此后,单于将女儿嫁给了李陵,封李陵为右校王。
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深受重用。
一方面,李陵曾指挥匈奴军队作战。比如,前90年,他曾率3万匈奴骑兵与汉军作战。
另一方面,李陵“有大事,乃入议”,参与匈奴机密大事的商议。
4、赵破奴。
赵破奴也是大汉名将。
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曾率军虏楼兰王,破姑师,威震西域。
前103年,赵破奴率2万骑接应欲归顺的匈奴降将时,被8万匈奴骑兵所围。
在亲自出营找水时,赵破奴被匈奴所擒获。
其后,赵破奴受到善待,在匈奴娶妻生子,生活数年。
前100年,赵破奴找准机会,归汉。
5、李广利。
李广利,大汉“贰师将军”,是卫青、霍去病之后,汉军又一位统帅。
然而,因为巫蛊之祸的影响,李广利企图立功自赎,结果战败而降。
李广利归顺后,单于将女儿嫁给了他,对其信用在卫律之上,引起卫律嫉妒。
单于母亲生病时,卫律假托先单于发怒:当初祭祀时说,捉到贰师将军(李广利),就要拿他作祭品,如今为何不遵守誓言?
于是,单于杀了李广利!
李广利,是少有的,被匈奴所杀的汉降将。然而,其死因,确实另一位汉降官卫律的陷害···
6、赵信。
赵信、卫律,严格意义上不算是被俘的将领。
赵信本就是匈奴小王,降汉后改名赵信。
赵信归汉其间,为卫青重用,屡立战功。
然而,在一次交战中,赵信还是率领八百余骑归降单于。
当年的匈奴小王,在大汉“镀金”后,回到匈奴,成为“自次王”,地位仅次于单于!
赵信提出的“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无近塞”的主张,让匈奴撤往漠北,拉长汉军战线。
这一主张,给此后汉匈战争中的汉军带来了很大困难。
霍去病死后,赵信又主和,与大汉暂切罢兵。
7、卫律。
卫律,严格意义上不算被俘的将领,但他影响极大(前文已多次登场),因此需要介绍介绍。
卫律,与李延年交好。
他受李延年推荐出使匈奴时,李延年获罪灭族,卫律担心受牵连,遂降匈奴。
卫律降匈奴后,“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出弥山,富贵如此”,受尽优待。
他陪伴单于左右,参与匈奴大小事务的决断。
由于随时参与机密事务,因此,后来,他甚至可以与阏氏联合,矫老单于遗命,另立新单于!
以上诸被俘或投降匈奴的将领,多受到匈奴善待,甚至受到极大重用!
匈奴,为何要如此“厚道”地对待被俘汉将呢?又为何对汉被俘、投降的将领如此看重呢?
失军当斩
被俘的汉将,大多数是出于迫不得已,至少最初绝非真心实意。
而像李陵这样的人,在匈奴待了二十多年,其间也曾多次流露出对汉地的四年。
然而,匈奴之所以愿意全力争取,不担心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因为:这些被俘将领的后路已经断绝。
汉律,失军当斩!
李广,力战重伤,被俘后奋力逃脱,回国后,依律当斩,但到底还是赎为庶人。
赵破奴,力尽被俘,找准时机,果断回国,也是依法当斩。回国后,汉武帝特赦。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广、赵破奴这样一心回汉的将领,回国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因此,不论这些被俘的汉将其本心如何,归汉的风险极高,一般是不敢回去的。
所以,匈奴可以不顾其本心如何,全力争取,甚至重用!
匈奴的急切需求
匈奴之所以要全力吸引,甚至不惜代价重用汉被俘的将领,也是因为他们有急切的需求!
汉匈长期交战,各有所长,双方都想方设法学习对方长处!
大汉急切要重用匈奴降将,是因为,匈奴人擅长骑战,普遍擅长机动灵活的作战,更拥有在草原、沙漠长途行军时必备的生存能力。
卫青、霍去病长驱直入,连战连胜,与这些匈奴降人的带路、作战技巧都不无关系。
因此,卫青、霍去病,也都大力重用匈奴降人!
同样,匈奴也急切要学习汉军所长。
匈奴人“见利而进,不利而退”,机动灵活,但是,他们持续作战能力、正面作战能力不足。
因此,在汉匈战争初期,卫青、霍去病长途奔袭,往往连战连胜,匈奴连大规模抵抗都很难组织起来。
所以,匈奴急切需要从汉将那里学习正面作战、持续作战的能力!
即便是李绪这种原本在大汉不知名的将领,到匈奴后,都能得到重用,被委托练兵。
而一旦得到知名将领,尤其李陵这种大师级名将后,其帮助就更大了!
事实上,在汉武帝后期的几次北伐中,匈奴人往往能立足持续作战,先组织退却,把握大军,然后选择时机,给予汉军一路重创!
汉武帝后期几次北伐屡屡被匈奴所败,除汉军本身问题外,匈奴在持续作战、正面作战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都与汉被俘降将军对匈奴军队的帮助离不开关系。
单于自身的需要
匈奴的内部体制中,单于与左右贤王及大小贵族的关系是微妙的。
他们在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而汉将,在匈奴没有深厚的根基,更可能成为单于的嫡系力量。
因此,单于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李广利,李陵得以“有大事,乃入议”,李广利得以“尊宠在卫律之上”,卫律得以“随伴左右”,甚至参与身后事务的处理。
卫律得以“矫令立王”,金日磾成为汉武帝托孤重臣之一,某种程度上,汉匈双方君王在这一点上是有相似之处的。
草原,强者为王。
匈奴能雄霸草原数百年,与秦汉争雄数百年,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骁勇的骑士而已。
善于吸引、使用外部人才,学习外界所长,借助外来力量,也是其得以雄霸草原数百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