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放牛娃发现“帝王墓”,考古专家却非常生气,墙上究竟写了什么?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8-19)310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大多国宝文物出自古之帝王墓,代表有著名的“曾侯乙墓”、“楚王墓”等;由此似乎证明了古之王侯非富则贵的尊崇身份,但在南京祖堂山,一位放牛娃却偶然间发现了一座“满身窟窿”的帝王墓。考古队迅速展开了抢救性发掘,虽说这座帝王墓规模很大,但专家却仅找到了些许残破的陶俑;令专家气愤的不仅是掘洞,还有“光顾”这里的人留下了一句话。

说这话还要回到1950年,南京祖堂山附近住着一位放牛娃,这天孩子如往常一样牵着牛在大山南麓放牧,不想自家牛竟失蹄陷进了一个深洞;按理说孩子对这一带十分熟悉,哪里有石头,哪里有树,几乎都了然于胸,如今牛陷进去的这洞却显得十分蹊跷。好在牛腿陷得并不深,孩子在前面用力拽,最终还是将牛“救”了出来;但孩子却不肯走,蹲着仔细观察着这个“新出现”的洞,而且怎么看都像是有人故意挖出来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放牛娃蹲着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钻进去一探究竟;这里说明一下,或许孩子不清楚,所谓的“深坑”正是土夫子故意挖出来的盗洞,也就是说,这里很可能隐藏着一座古墓。

据说这位放牛娃钻进洞带出了几个小物件,本想当作玩具却被主动登门的“商人”以高价收走;这件事不胫而走,还曾在南京地区引起轰动,自然也传到了考古专家的耳朵里,随后一场“抢救性发掘”就此展开。简单的说,这座古墓的规模着实不小,其中包括前、中、后三间主室和十间侧室,如此规模在古代至少也是王侯级别的人物;但令考古队大失所望的是,刚进入前室,墓顶就能看到数个大窟窿,后来在中室、耳室等处又陆续发现了盗洞,也就是说,这座古墓被人光临了“不止一次”。据当时的考古日志描述“墓室前、中、后室所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置金、玉、铜、铁和陶瓷质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掠走或破坏扰乱。”

当然,也不能说这次考古一无所获,专家在墓中发现了一块刻字填金的“玉哀册”,上面写明了该墓的陵名和墓主人相关信息和下葬时间等;除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陶俑,主要分为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但大多残破不全。以“哀册”中的文字来看,这座古墓的主人竟然是历史上的一代帝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说他或许有朋友感觉有点陌生,说他的儿子可能知道的人更多,就是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因为主角是“李昪”,这里也简单的介绍一下其生平;“李昪”出身寒门,早期经历颇有点像明太祖朱元璋,也曾混迹于寺庙。直到公元895年,唐末繁华不再,各地藩镇拥兵自立,互相争斗;李昪被裹挟进吴军阵营,吴将徐温见其五官端正,聪明机灵,一时兴起便收为养子。

至此李昪一步登天,21岁就做了知州这样的封疆大吏,但他毕竟是“养子”,徐温死前还是将大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儿子;李昪不服,利用兵权架空主上,之后颇有点像三国曹操,先做丞相、大元帅,后自封尚父,又做齐王。直到李昪再也按耐不住,杜撰自己是李唐后裔,正式建立了“南唐”;不过李昪并没有恢复大唐往日繁华,而是偏安一隅的做起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皇帝”。再回到这座古墓,依据史料记载,李昪卒时正是南唐鼎盛时期,理论上墓中陪葬应该非常丰富才对;以如今古墓中场景和墓顶的“大窟窿”来看,想必“光顾”过这里的人非止一两个,难道真的就没留下什么珍贵文物吗?

就在考古队仍抱一线希望积极寻找时,一位专家在墓砖上发现了前人留下的几个字,即“燕赵人士,到此一游”;这两句话明显带着傲慢和调侃的意味,似乎不以盗墓为耻,反以此为荣,专家当场发了脾气,愤愤不平的说了句“太嚣张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不以为然,甚至会说“考古队做着与土夫子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或许一些朋友对于“考古”有些误解;直白点说,土夫子会将古墓中的东西以远低于文物本身价值的数字倒卖,更有甚者会故意破坏墓中拿不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比能拿走的更加具有价值。

但考古不一样,其真正意义在于“佐证历史”。了解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五千年来的历史撰写者,大多都是后世史官,真相究竟是什么不能真实呈现,例如先秦时代的历史很少能流传下来;还有著名的“海昏侯墓”,除了马蹄金之外还有大量“竹简”,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今天更成了珍贵史料,或是失传千年的古籍。正如某位朋友说的:如果“海昏侯墓”由土夫子进入,或许今天你看不到马蹄金,那些“竹简”也会被当做垃圾处理掉。当然,或许很多朋友对“掘墓”有一定的心结,认为这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其实不仅古代刑法对此严惩,今天一样触犯法律,因此如今有“不主动发掘”的明文规定。

考古队之所以“发掘古墓”,其针对的主要是已被破坏的、或存在安全风险的古代墓葬;试想,这样的古墓如果不是考古队发掘,而是由土夫子来处理,古墓里有什么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5487.html

“放牛娃发现“帝王墓”,考古专家却非常生气,墙上究竟写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和珅一共有四个子女 和珅的后代又是什么结局

和珅一共有四个子女 和珅的后代又是什么结局

对和珅有后代吗?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膝下共有四个儿女,但两个儿子当中的次子早早就夭折了,只剩下长子丰绅殷德。说起这个丰绅殷德,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是乾隆皇帝的女婿,他的妻子就是乾隆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也就是十公主。和孝固伦公主...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最后6年,可谓杀了半个朝堂,对于这些有功之臣,他为何会痛下杀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一路逆袭为大明...

乾隆请三千老人吃饭 他们回去之后为何纷纷离世

乾隆请三千老人吃饭 他们回去之后为何纷纷离世

还不知道:乾隆请三千个老人吃饭,老人们吃完回家后便离世了,究竟是何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儿都不夸张,皇帝高兴了,可以赏赐某个人用不完的金银珠宝,哪天不高兴了,可以随意杀掉他,甚至是夺走他全族人的生命。乾隆皇帝曾经请3000个老人吃饭,看起...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屡立战功,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屡立战功,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

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凌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举孝廉出身,授发干县令,迁中山太守。颇有政绩,迁司空(曹操)掾属。魏文帝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参加洞口之战...

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阿巴亥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传奇且凄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从“丰姿貌美,颇有机变”到领衔众福晋,阿巴亥的少女心着实不柔弱。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

秦国灭赵国之后 后世还有哪些赵为名的国家

秦国灭赵国之后 后世还有哪些赵为名的国家

还不知道:赵国灭亡后,还有哪些以“赵”为名的国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今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