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陕西挖出9岁女孩墓,棺盖上刻着“开者即死”,打开后结果如何?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20)370

1957年的陕西西安,在玉祥门外西大街的一处平凡无奇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挖出了一座古墓。

专家们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期待着能够揭开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等待他们在墓主人的棺椁上看到了让人后背一凉的文字。

棺盖上刻着的四个大字——"

开者即死

"。

考古队员们都为难了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诅咒会应验吗?棺木里的到底是什么人?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专家们的忌惮(豪华无比的墓室)

虽然这句话可能只是用来吓唬那些盗墓贼的,但专家们还是心存忌惮,没有先打开石棺,而是先把墓的情况了解了一下。

墓室的整体布局呈"甲"字形,这种设计在当时属于规格较高的墓葬类型,通常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享有。

石棺的精美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整个棺身宛如一座微缩的宫殿,棺盖由整块石头精心雕刻而成。

四周刻有斗拱、门窗、瓦当等建筑元素,栩栩如生的青龙、朱雀等图案更是彰显着墓主人的尊贵身份。

但真正让考古专家们惊讶的是墓室内陪葬品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金器、玉器、玻璃器、丝织品等琳琅满目,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

而这之中一条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的项链尤其引人注目,每个链珠上都镶嵌着珍珠和宝石,璀璨夺目。

考古专家们仔细记录着墓中的每一处细节,并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关于墓主人身份的线索。

但奇怪的是,这些陪葬品的规格与墓室的大小似乎不太相称,这种反常现象引发了考古专家们的疑惑。

他们期待着能从即将开启的棺椁中找到答案,却又对"开者即死"的警告心存忌惮,要知道很多古代的贵族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都会在墓中设计各种机关。

打开棺椁后的发现

考古队中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要是墓主人担心自己死后被人开棺,他大可以直接在棺椁中设置机关,并且不作出任何的提示,为何还要专门立下“开者即死”来警告后人呢?

这对于墓主人来说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他觉得棺椁内一定没有任何的机关。

最终在考古队的再三思考下,大家还是决定将棺椁打开看一看这口石棺主人的真面目。

专家们克服心中的恐惧,小心翼翼地将棺椁打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棺内安静地躺着一具幼小的骸骨,经过初步鉴定,是一个年仅9岁左右的女孩的骸骨。

而这一惊人的发现也颠覆了专家之前对于墓主人的所有的猜测,女孩的遗骸周围散落着数件精美绝伦的随身珠宝。

这些珠宝不仅价值连城,而且数量众多,但在众多宝物中一块刻有文字的石板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这是墓志铭!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石板,终于辨认出了上面的文字,墓志铭揭示了这个小女孩的身份:

她名叫李静训,是隋朝开国功臣之后,随着墓志铭的解读,一段尘封千年的皇家往事逐渐浮出水面,她的外祖母更是赫赫有名的杨丽华。

杨丽华是是隋文帝杨坚的堂妹,同时也是北周的皇后,在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有很多考古专家推测,正是因为李静训特殊的身份,使得她年仅9岁就享有如此高规格的葬礼。

随着李静训身份的确认,"开者即死"的警告似乎也有了新的解读。

是祖母对外孙女的保护

杨丽华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为了家族的荣辱她嫁给了北周的太子宇文赟,也就是后来的周武帝,她在宫中也一直都是谨小慎微的生活。

本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一国之后了,可以安稳的度过一生,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竟然想置自己全家于死地。

但好在她的父亲将她的丈夫赶下了皇位,杨丽华终于不用在提心吊胆的生活下去了,但多年的皇宫尔虞我诈的生活已经让她身心疲惫了。

在她晚年的时候如果不是有自己的外孙女陪着自己,她可能都撑不了多久就离开人世了。

所以对杨丽华来说外孙女李静训就是是自己的心头宝,是她晚年的欢乐源泉。

杨丽华将自己所有的慈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外孙女身上,金银珠宝给起来毫不吝啬,并对外孙女悉心培养,希望她能在新的王朝中继续发挥家族的影响力。

但天不遂人愿,李静训在9岁那年不幸早逝,这个打击对杨丽华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失去心爱的外孙女,对于已经历经沧桑的杨丽华来说,仿佛是命运的又一次无情嘲弄。

李静训的离世激发了杨丽华内心最深处的悲痛,她决定要为这个夭折的小生命打造一个最奢华的归宿,陪葬品中的每一件珍宝,都寄托着杨丽华对外孙女的疼爱和不舍。

她不顾隋炀帝的劝阻,执意要以超过公主的规格厚葬了李静训,那些奢华的陪葬品都是杨丽华的一片心意,希望自己的外孙女李静训能够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开者即死"的警告,表面上看是一个诅咒,实则是杨丽华保护李静训的最后手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墓葬被盗并不罕见。

杨丽华深知,以李静训的身份和墓中的陪葬品,极有可能成为盗墓者的目标,所以用了这个 *** 防止外孙女的墓被盗。

随着真相的揭开,考古队员们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他们既为自己的发现真相感到兴奋,也有为这段凄美而温情的祖孙感情所感动。

小结

对于专家们来说,即使最后他们打开了棺椁他们也没有受到诅咒。

穿越千年的时光,我们见证到了杨丽华与李静训之间的祖孙情。

而这座看似普通的古墓,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得以一窥千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它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隋唐时代的窗口,让我们得以见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它不仅能够告诉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真实认知,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资料

“开者即死”?9岁女童李小孩石棺惊悚刻字背后的秘密_新浪新闻——2023年7月12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5607.html

“陕西挖出9岁女孩墓,棺盖上刻着“开者即死”,打开后结果如何?” 的相关文章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 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马超、张飞、赵云和黄忠,被刘备封为了自己帐下的五虎上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当关羽知道五虎上将中有黄忠时,非常不高兴,当即撂下狠话,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这明显是公开看不起黄忠。既然公开了,黄忠肯定知道,那么,黄忠服关羽吗?关羽死后,...

刘邦和吕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们为何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

刘邦和吕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们为何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吕雉夫妇是出了名的狠辣,为何会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曾经做了一件违背刘邦意志的事情,让刘邦起了杀心,有十几次想直接杀了夏侯婴,但也正是这件事让吕后这个心狠果断的人对夏侯婴充满了感激之情,而这件事正发生在...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对为何雍正非要和年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去世后非要和年妃葬在一块,就连她诞下的皇子也享受特殊待遇,取名都不按弘字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两人因一场政治婚姻相遇,却不料得到一生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可惜都早夭了,雍正破例为年妃做了哪些事呢?死后如...

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唐玄宗李隆基,中国唐代皇帝,712—756 年在位。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唐开放之遗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个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却独痴三人,更专情一人。一、杨家有女初长成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宦门世家,她天生丽质,再加上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得她有一定的文化...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