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地区的辽金时代-玉田人韩德让韩昌叔侄和丰润韩城
这些日子,腾讯视频正在播出电视剧《燕云台》,它讲述故事的男主就是今天我要说的两个人物之一的韩德让。
韩德让(941——1011) 辽代政治家,今唐山市玉田县人,他的祖籍就在唐山市玉田县小韩庄村。现在村里面很多人都姓韩,其中不乏与韩德让有血缘关系的。
韩德让虽为 *** ,却是大辽的“官三代”。他的祖父韩知古,6岁被契丹人被掠去,虽曾为家奴,但因谋略出众,受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赏识,后成为契丹贵族开国初始的“佐命功臣”。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精通医术,且与耶律贤交好。耶律贤继位后,韩匡嗣被任命为辽上京留守,后改任辽重镇南京(北京)留守。
韩德让叱咤辽国政坛30多年,达到了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峰颠。看看韩德让的足迹:
38岁,为南院枢密使,成为汉臣中权势更大者。
43岁,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韩德让等为辅佐,萧太后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
45岁,韩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53岁,统和十二年(994年),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德让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
64岁,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与太后萧绰再次南征,韩德让是主要的从征大臣,宋真宗在寇准鼓动下亦亲征。双方对峙于澶渊(今河南濮阳),无心恋战的宋真宗与辽达成“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澶渊之盟”辽圣宗和宋真宗约为兄弟,此时韩德让64岁,萧太后52岁,辽圣宗33岁,宋真宗37岁。
69岁,统和二十八年再赐名隆运,与现任大辽皇帝(隆绪)排为兄弟辈。
71岁(虚岁),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随辽圣宗出征高丽,在军中去世,获谥“文忠”。圣宗为其举行国葬,甚至亲自哭送。此时萧太后也已离世,韩德让被葬在萧绰的“乾陵侧”。
除了功劳,让后人议论最多的是韩德让与萧太后(萧綽)的关系。电视剧《燕云台》正是以此二人的感情生活而展开的剧情。
韩德让和萧绰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萧绰幼年曾被许配给韩德让,另一种说法是萧太后晚年下嫁韩德让。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平添了这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趣味,让后人除了严肃的政治话题,又多了点浪漫想象的空间。想想看,一个高高在上的摄政皇太后,一个公忠体国的股肱大臣;一个契丹贵族,一个掠来的 *** 后代,演绎一场爱情剧,够吊胃口的。
韩德让没有儿子,几个过继的儿子影响力都不大,倒是他的亲侄子韩昌,在他之后 ,又成了辽国的柱石。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韩昌是小说《杨家将》中的韩昌韩延寿吗?
杨家将的故事在过去家喻户晓,我现在一下子就能想起那个韩延寿来:辽国排名之一的英雄,萧太后的乘龙快婿,辽国的大驸马。受封扫南灭宋兵马大元帅,统领大辽六国三川数十万人马,掌中一杆三股钢叉,不仅武艺过人,更兼足智多谋,通晓韬略,与杨家三代为敌,是杨家将最为强劲的敌人。
可惜那不是历史上真实的韩昌 ,甚至于连杨家将也是虚构的。
真正的韩昌是什么样的?
韩昌(975年—1027年),字延寿,契丹名韩宁·雱金,后获赐姓名“耶律遂正”,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辽朝大臣,韩德让之弟韩德威之子。
韩德让去世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继续重用韩家,让韩延寿继承了韩德让的朝廷地位。韩延寿先后出任北枢密院副使等,位列九卿,与北院大王耶律世良同掌北枢密院。最后耶律隆绪给韩延寿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等高官,于是韩延寿成为韩家继韩德让之后,又一个权倾朝野的宰相。因此,韩知古家族也就成为契丹的之一汉族贵族,地位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此后韩家在契丹辽国掌权一百余年,成为赫赫有名的宰相家族。
真实的韩延寿与小说故事中完全不同,他不但不是辽国的主战派,而且是辽国主和派的核心人物。
因为韩家是 *** ,所以在辽国的汉族事务都交给韩家处理。辽国多次南下劫掠,裹挟了几十上百万 *** 北上,所以 *** 在辽国占比数量极大。再加上辽国契丹族内部的崇汉派贵族,所以辽国 *** 和汉化事务在朝廷中占比不小。 辽国从耶律德光建国开始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让契丹与汉族共存。围绕这个问题,契丹族分成了两大派:保守派和崇汉派,韩家是崇汉派的代表。他们希望辽国效仿宋朝,推行汉化治国,将辽国打造成唐朝这样的天朝上国。在面对宋朝的问题上,他们不希望和宋朝发生激烈的战争,而是采取了和解结欢的方案。
在韩延寿的伯父韩德让当政期间,辽国采取了“结欢宋朝”的外交方针,努力维护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促进辽宋之间亲和共处,为辽宋两国的和平与繁荣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韩德让去世后,耶律隆绪延续了这个政策,并且让韩延寿出任宰相。韩延寿掌权后,继续执行伯父的政策方针,在他执政的十几年间辽宋两国一直和睦相处,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为了稳定宋辽两国的外交,韩延寿还做出了不少的让步,让辽国与宋朝的关系不断向好。由于以韩德让、韩延寿叔侄为代表的韩家掌控了辽国政权,才有了澶渊之盟后一百余年宋辽边境的和平与发展。
韩昌除了祖籍是冀东玉田人以外,在冀东还留下了其它两个特别的痕迹。
之一个,韩昌最后三年主持辽宋边界战略要地冀东平州(州治在今卢龙县)的军政大事,且病逝于此。
原属中原的平州是随着辽朝初年的南下扩张而纳入辽朝版图的。倚山傍海的地理特点,不仅使平州地区成为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鱼盐粮米之乡。平州由此成为辽朝经略南部中原汉地州县的战略基地和保卫契丹本土地区的桥头堡。辽朝末年发生的“平州之变”成了女真金国灭宋的导火索(详见前不久有关拙作),可见平州之重要。
1027年韩昌在平州(今秦皇岛市卢龙县)去世。
第二个,后世在韩昌当年屯兵之处命名了一处地方,就是现在唐山市路北区的韩城。韩城镇建于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那么它为何定名为“韩城镇”呢?
原韩昌点将台上建立了小学
公元1018年前后,韩昌率军南征,来到了在蓟州永济县也就是今天的唐山丰润区南五十里处,看到一个方圆五里的高岗。他骑马跃上高岗,看到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两条河流从高岗的两边经过。放眼望去,这里一马平川,只有他脚下是一块高地。直觉告诉他这里是一块难得的军事要地。为此,韩昌果断决定大军停止前进,驻扎在此高岗上。
韩昌的大军驻扎于此后,每天都要操练兵马,演练阵法,为此在高台上修造了一座台子,这个高台被人们称为“点将台”。整个点将台有五千多平方米,南北均设有台阶供上下之用。台子的下面由石头砌成,上面则为青砖。
尽管韩昌将这里打造为一个军事要塞,但是后来随着宋辽和谈,签订了和约,这个军事要塞一直也没发挥过作用。此外,由于韩昌带兵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因此附近的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搬到点将台附近居住。韩昌率军北返后,这里彻底失去了军事作用,成为一个居民聚居的集镇。
韩昌去世后,当地贵族乡绅,为了纪念韩昌的廉洁(净)与威严,在“点将台”原址上建起了“净严寺”。当时,供奉着韩昌的木像和碑记,整个寺院占地约10亩,在韩城周边辖区内众多寺庙中规模更大,因此,当地百姓又习惯称其为“大寺”。再后来“大寺儿”旧址上建起了学校。
韩城是我知道的地方 ,在原丰润县名气很大。长我30余岁的一位老同事家是这里的,退休以后回到原籍。记得还有一个唐山农业机械化学校也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