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时期,朱棣为何迁都到边塞北京?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8-29)130

公元1421年1月,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正式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平(后改名为北京),明朝的政治权力中心由此北移。

不过,有人就会有疑问,朱棣为何要直接把都城迁到边塞前线?

在历史上,明朝迁都到北京后,被瓦剌大军数次兵临城下,还有明朝末年皇太极,带后金军队直接包围北京城,可以说都城选址在北方,无疑是加剧了明朝的的政治和军事压力。

有人说,是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其实,这里可以提明朝洪武三十年的一个著名大事件—南北榜案。

那一年,朝廷举行恩科殿试,而这场殿试录取的考生均为南方人,北方考生全部名落孙山,从而引发了北方学子的强烈不满。

同时,在建文帝登基以后,他重用的全部都是南方人,包括齐泰、方孝孺、黄子澄等这些皇帝亲信,清一色的都是南方人。

那么,试想一下,一个定都在南方,朝廷大臣基本都是由南方人主导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去代表北方人的利益呢,难不成明朝就是一个半壁江山吗?

在捕鱼儿海之战后,明朝才彻底瓦解消灭了北元势力,而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随后明朝廷又相继收拾了鞑靼和瓦剌,但是没过多久也先又统一草原诸部。

如果单靠在南京朝堂的遥控指挥,北方的局势真的能控制住吗?如何稳定北方战乱?如何稳定北方百姓?如何稳定北方的读书人等等。

当朱棣拿到皇位之后,他思考了很久,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将大明王朝的都城,从南方迁移到北方,从南京迁都到北平,让北方士子可以入朝为官,南方人入北做官、做生意等等,带动北方经济社会发展。

然后,再疏通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平衡南北方士子在朝堂的人数,才能让这个大一统的王朝,不光是国土形势的统一,而且还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一统。

要知道,在历史上定都南京或南方的王朝,要么是偏安(参考南宋、陈朝),要么就是三世而亡(参考南唐),还有一群江浙集团的士大夫阶层,只顾着数钱,而忘记了朝廷和百姓。

倘若一直将都城设在南京,领土缩成宋朝也只是时间问题,肯定不可能有276年的国祚。

同时,一个但凡有进取心的王朝,它的首都一定会设置在前线作战区域附近的安全区,而不是一个相对永备的安全区。

其实,在朱元璋在位时,他已经在考虑迁都,而且还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考察,本来还打算去北京考察,但是朱标西安考察回朝后就一病不起,北京考察都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还有不得不说,北京确实是朱棣为明朝选址都城更好的地方。

虽然说北京位于边塞战斗前线,但是却有着足够多的战略缓冲地带。也就是说,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并不是守北京,而是守北京外的数个战略缓冲区。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明朝定都北京后,倘若有来自海外的军事威胁,北京的天然战略缓冲区,便是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和环渤海附近。

如果是东北方向来的军事威胁,北京的天然战略缓冲区,便是黑龙江沿线防御带、松花江沿线防御区、辽河防御地带、山海关。

假如说是从正北方向来到军事威胁,北京的战略缓冲区,便是阴山和燕山。

反观定都南京呢,除开一个秦岭淮河防御地带和长江天险,南方(江南)几乎是低矮丘陵和平原地区,还有什么可以防御的纵深地带,一旦突破长江,这个王朝的寿命也就寿终正寝了。

我只能说,就凭朱棣把明朝的首都迁到北京,就无愧于“永乐大帝”这个称号,其展现的不仅是一位君主的果断,更是有着为明帝国韬光养晦的战略雄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6466.html

“明朝时期,朱棣为何迁都到边塞北京?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

郭淮遣妻故事是怎么回事?后世是如何评价郭淮的?

郭淮遣妻故事是怎么回事?后世是如何评价郭淮的?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司马。定军山战败时,收集残兵,...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嘉庆皇帝驾崩后,为何他的死因成谜,还被传出4种说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庆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为皇储。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嘉庆四年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后,首先把贪官和珅收拾掉,并平息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在位时,勤勤恳...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曹操如何打败袁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三分实,但罗贯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战乱纷飞、鼓角争鸣的乱世。在三国时期,除了各位枭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战将的气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谋士,在《三国...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