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徐阶赶走高拱,独揽内阁大权:堪称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权力斗争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9-10)290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随着严嵩的倒台,和他斗了几十年的徐阶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内阁首辅,加上不少苦严氏久矣的官员称颂,一时之间徐阶那是相当的志得意满。

因而成为内阁首辅的前三年里,徐阶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嘉靖以来,朝堂内外斗争异常激烈

唯一得考虑的储君的问题,因为到现在为止,嘉靖依旧没有定下谁是太子,也让徐阶捉摸不透,毕竟为了能够继续掌管内阁,必然要交好未来储君的。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初九,景王朱载圳病逝了,这下子储君没有悬念了,嘉靖就剩一个儿子了,裕王朱载坖自然是是无可争议的储君了。

而围绕裕王朱载坖,徐阶又开始了新的谋划,此前就让学生张居正担任朱载坖的老师,算是押宝押中了。

而后就是拉朱载坖另一位老师高拱入阁。

一来高拱能力足够优秀,在吏部和礼部任职的时候,就让徐阶刮目相看。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能够顺利掌权。

徐阶

到了这一年,常年吃丹药的嘉靖身体每况愈下,眼看就要不行了。

而高拱又是朱载坖的老师,在朱载坖最落寞的时候陪伴他左右,这种亦师亦父的关系,朱载坖登基后必然重用,入阁也是必然的。

所以徐阶趁朱载坖还未登基的时候就有意拉高拱一把,让他入阁,结好未来的储君,更有利于皇权交替的时候自己依旧能掌握大权。

只不过这份善意高拱并不领情,在他眼里,自己入阁是迟早的事。

更何况高拱早就看徐阶不爽了,一心想要改革施展抱负的高拱注定和守旧的徐阶不是一路人。

随着高拱入阁,徐阶的舒坦日子算是到头了。

此前,徐阶作为倒严成功的主谋和更大功臣,执掌内阁后立即采取“缇骑减省,诏狱渐空”的措施,得到此前备受严党欺压的百官普遍称颂,甚至被誉为一时良相。

张居正和高拱

在铺天盖地的称颂中,徐阶也有些飘飘然,在和其他阁臣相处中毫不客气以老大自居。

至于其他阁臣呢?李春芳和严讷是没啥主见的人,在徐阶面前唯唯诺诺,甘愿扮演属吏身份。

但高拱却不一样,他自认为是储君的代言人,入阁不久就全面插手政局,但内阁大权都被徐阶掌握,高拱要求对内阁权力进行重新分配,矛盾就这么来了。

且高拱自视甚高,性格直爽,说话又直白,一言不合就当场对徐阶提意见,搞的徐阶下不了台。

在徐阶眼里,高拱不过是刚刚入阁的新人,凭什么对自己指手画脚?

况且高拱自认为储君老师,隐隐约约想要掌握内阁话语权,这点徐阶没法容忍。

而在高拱眼里,徐阶尸位素餐,为人圆滑,对于积弊已久的大明,不愿意去解决问题,一天到晚就是遵守祖制,所有事情能糊弄过去就尽量糊弄。

自己一心要改革大明,想要实现改革,就必须推翻守旧派的代表徐阶。

内阁首辅只有一个,徐阶、高拱都不可能轻易让给对方,那只能彻底扳倒对方了。

更先发难得就是徐阶。

明朝官员

胡应嘉两句话,差点置高拱于死地

徐阶不愧是和严嵩斗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击中要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一月十九日,徐阶的南直隶老乡,时任吏科都给事中的胡应嘉上书弹劾高拱。

这次弹劾的内容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包藏祸心、用心歹毒:

一言:拱拜命之初,即以直庐为狭隘,移其家属于西安门外,夤夜潜归,殊无夙夜在公之意。

二言:皇上近稍违和,大小臣工莫不吁天祈佑,冀获康宁,而拱乃私运直庐器用于外,似此举动,臣不知为何心?

表面来看,胡应嘉就是弹劾高拱作为内阁大臣,居然嫌弃直房条件差,直接拒绝在直房守夜,甚至还将自己在直房器具运送到外面。

直房是什么呢?原来内阁大臣需要都时刻当直,哪怕晚上也是如此,也因此在直房内必须配备各种铺盖和起居用具。

一不肯在直房守夜,二把直房内东东西搬出去。

表面看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放在嘉靖四十五年末却是一个要命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的嘉靖已经病入膏肓了。

修仙了一辈子,嘉靖也修到头了

对于痴迷修仙的嘉靖来说,死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仅在心理上极度畏惧,甚至还开始猜忌大臣们的忠诚来了。

而高拱居然嫌弃直房环境不愿当直,这不是一个内阁大臣该做的事情,进一步来说,是不是不忠?

而后高拱又把东西搬出来,难道是为嘉靖的驾崩做准备?

两句话就犯了嘉靖的大忌,胡应嘉此举就是要将高拱置于死地,可见背后的徐阶用心之毒辣,不出手则已,出即毙命。

看到这份弹劾,就连眼高于顶的高拱也吓坏了,连忙上疏为自己辩白:

今乃谓臣嫌其狭隘,岂人情乎?缘臣家贫无子,又鲜健僕,乃移家就近,便取衣食而久侍皇上之计。不意科臣借此诬臣私出。皇上试一问禁中内臣官校,其有无,灼然可知矣。

在直诸臣每遇紫皇殿展礼,必携所用器物而去,旋即移回,相率以为故事,而科臣又借此诬臣移之出外,尤为不根。今臣日用常物咸在直房,陛下试一赐騐,其有无又可覩矣

高拱表示,自己移家属于西安门外,纯粹是方便取衣食侍奉陛下罢了,却被诬陷为私自外出,至于将物品移出,纯粹是旧例罢了。

高拱画像

好在当时嘉靖已经病得的神智恍惚,也没来得及处理这件事,要是嘉靖处于清醒状态,高拱下场铁定好不到哪里:

按应嘉倾危之士,时上体久不豫,而拱本裕邸讲官,应嘉畏其将见柄用,故极力攻之。疏入,会上病未省,不然祸且不测——《明世宗实录》

这是《明实录》的一段话,可见当时高拱的处境有多危险。

经过这件事,高拱和徐阶的矛盾算是彻底激化了。

高拱的反击,借《嘉靖遗诏》攻击徐阶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驾崩了,徐阶立马找来张居正,连夜秘密商议并且起草了《嘉靖遗诏》。

其内容就是代嘉靖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拨乱反正的内容,本质上就是一个罪己诏。

作为先帝遗诏,理应通过阁议,但徐阶却绕过内阁大臣,直接和张居正敲定所有内容,直到颁布后,高拱等人才知道这份遗诏,但一切都成为定局了。

为何徐阶急切切要绕过高拱颁布遗诏呢?

要知道谁掌握掌握了遗诏的撰写和发布权,就掌握了在新朝权力分配上的主动权,也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顾命大臣的身份。

徐阶的心思,不言而喻

所以徐阶借着颁布遗诏的机会,将张居正拉入内阁,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张居正接替自己成为内阁首辅,避免大权落入高拱手上。

高拱自然不满,加上之前胡应嘉的弹劾,高拱立即反击,立即弹劾徐阶,而且弹劾对象就是《嘉靖遗诏》。

在奏疏里,高拱声称徐阶的遗诏是诽谤先帝,切入点居然是为嘉靖洗白开脱。

比如嘉靖此前有好几次想要停止修仙了,而且嘉靖修仙的时候,徐阶为首的一帮大臣积极支持,现在却把罪过归咎于嘉靖一个人,这是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

事实上,嘉靖晚期,最不满嘉靖所作所为的就是高拱了,但为了权力,为嘉靖洗白开脱又怎么了?

然而这份不痛不痒的弹劾没溅起什么水花,毕竟《嘉靖遗诏》非常迎合百官的需求,得到百官的支持。

可以说高拱这次反击并没有造成致命伤害,反而在百官里失去了一定的人心,更让徐阶紧锣密鼓的想要赶走高拱。

高拱这次反击并没有造成致命伤害,反而在百官里失去了一定的人心

胡应嘉的弹劾,徐阶和高拱矛盾彻底激化

高拱弹劾徐阶之后,老朋友胡应嘉再度弹劾了,这次他没有直接弹劾高拱,而是弹劾吏部尚书杨博。

胡应嘉认为,在京察的时候,整个山西籍官员都没有一个人有问题,这明显不正常,而杨博是山西人,有舞弊之嫌。

这引起高拱的不满,毕竟胡应嘉担任吏科都给事中,所有的京察结果他需要副署的。

但此前胡应嘉副署了这份京察,算是认同这个结果,没想到现在居然拿这事弹劾,纯属无理取闹。

不过生气归生气,高拱并没说话,他也明白此前和胡应嘉的矛盾,现在责问有落井下石之嫌,所以同为阁臣的郭朴替他说了:

应嘉无人臣礼,当编氓(革职)

然而现在的大明官场都知道胡应嘉和高拱的矛盾,高拱没说,郭朴却说了,难道郭朴是被高拱胁迫的?

明朝官员

一旁的徐阶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搞臭高拱的机会,宣布要处理胡应嘉。

但如何处理胡应嘉又是学问,高拱和郭朴要求从重处置,徐阶表示从轻贬调,双方唇枪舌剑征讨一番后,徐阶“勉为其难”的认同高拱的处置,将胡应嘉贬黜为民。

高拱表面胜利,但却给百官留下了一个独断专权的印象,这也是徐阶要的结果。

而后徐阶开始发动言官弹劾。

徐阶掌控朝政已久,且长期和言路结好,麾下更有不少科道言官,借这个机会,一群人言官纷纷上疏“救援”胡应嘉,顺带攻击高拱是奸臣。

比如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直接抨击高拱是蔡京,想要罢免胡应嘉,不如先罢免自己。

而随着欧阳一敬的奏疏呈上去后,一帮科道言官群起跟进。

高拱哪里是这帮职业喷子的对手?这番交手完全落入下风,而徐阶则趁机改罢黜胡应嘉为调任他职,一招以退为进,保住了胡应嘉的仕途。

然而这就完了?没有,后面还有更大的“坑”等着高拱。

高拱的自作聪明,彻底被徐阶赶走

面对铺天盖地的弹劾,高拱心里那个气啊,徐阶有言官,自己又不是没有,于是高拱的言官反击开始了。

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广东道御史齐康上了一份弹劾,指责内阁首辅徐阶专权贪腐,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齐康是高拱的学生,很显然,这份弹劾的背后指使者就是高拱。

面对这份弹劾,徐阶很知趣,立马上书求退。

倒不是徐阶真的如此,而是继续玩一招以退为进,而且他发现,高拱居然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自己不把他踹下去,都对不起自己。

要知道高拱这个人自视甚高,在朝廷内外一直以不结党自居。

但前有郭朴帮他说话,后有弟子齐康帮他弹劾,足以证明高拱是“伪君子”,同样结党营私,更深一点就是要专权跋扈。

这下子高拱算是落人口实了,比之前更多的弹劾纷至沓来,就连海瑞都参了高拱一本。

海瑞都下场了,完全喷不过

群情激奋下,高拱在内阁实在待不下去了,被迫回家“养病”去了,徐阶大获全胜。

说实话, 从头到尾,徐阶基本都没动手,就轻轻松松搞定了高拱。

作为和严嵩斗了几十年的老狐狸,高拱和徐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徐阶赢在哪里呢?他利用的高拱的高傲清高的性格特点,也利用高拱的自信,伺机而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毙命,刀刀击中高拱要害。

尤其是后期,徐阶利用科道言官,躲在幕后,将矛盾推向了舆论 *** ,然后以退为进,捕捉高拱疏漏的地方,布置杀机,看似颜面受损,实则大获全胜。

反观高拱,每一步都在徐阶的算计内,最终被迫退出内阁。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断掉高拱的政治生命,导致高拱起复后对自己下了死手。

倒不是徐阶心善,只是高拱毕竟是隆庆帝的老师,下死手,隆庆那没法交待,也存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心思在里面。

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打算辞官了,此时的内阁只有张居正、李春芳和陈以勤等人,张居正是自己培养的接班人,李春芳和陈以勤都是老好人的性格,徐阶认为,退休的时候到了。

只是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高拱又被拉回内阁了,且以内阁身份执掌吏部,权力大到没边,而这次没了内阁首辅身份的徐阶,彻底被高拱整惨了。

当然高拱也没得意许久,徐阶的好弟子张居正又扳倒了高拱,而且张居正这次更狠,直接断了高拱的政治生命,余生都被迫在老家度过,至此高拱和徐阶一系的恩怨才彻底落下帷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9/607144.html

“徐阶赶走高拱,独揽内阁大权:堪称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权力斗争” 的相关文章

正史中于禁在襄樊之战中是如何败给关羽的?

正史中于禁在襄樊之战中是如何败给关羽的?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不仅打的曹操大将曹仁不敢出来,来增援曹仁的于禁和庞德也被关羽击败,于禁全军覆没,随即投降了关羽,只有庞德不降,被关羽斩杀。于禁作为曹操五子良将,假节钺,地位最高,被关羽击败之后,心...

蒋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蒋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宋,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共9帝。共152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知道蒋捷,是他的《虞美人。听雨》,短短的一曲,却道尽了他漂泊孤寂的一生。作为宋末的进士,还没来得及赴任国家便灭亡了,一生的悲欢离合颠沛流离尽在《虞美人。听雨》中!一,青年才俊崭露头角高中进士...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的最大污点,第二次称帝以后,为何必须杀掉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第二次成为了皇帝。与此同时,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镇杀掉了名臣于谦。认真的说,于谦属于名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称与...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三国时蜀汉重臣、学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汉末年,新势未定,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很多人拜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诸葛亮在隆中时,也有幸结识了这两位大咖,并从司马微处学到了很多济世安邦之才。算起来,诸葛亮与向朗是师出同门。向朗字巨达,是襄阳宜...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还不知道:曹操是怎么对待汉献帝的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加凄惨的,九岁登基就一直被董卓把控着,天天受到董卓的淫威,汉献帝小时候还真是凄惨,而长大一点之后,董卓更是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甚至说迁都就迁都,都不管...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善长就是朱元璋故意要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李善长当时已经77岁了,而且已经辞职退休回家了。这样一来,他在朝廷中不可能再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自然不会影响到朱元璋的统治,朱元璋根本没有必要除掉他。其二,李善长退休以后,就一心一意地栽花养草,不问...

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是刘邦身边的谋士,是谋臣张良的好搭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陈平虽出身贫民家庭,却自幼“好读书”。其兄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为给弟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任劳任怨承担起家里三十亩地的耕种任务,且在听到妻子对弟弟颇有怨言时,“逐其妇而弃之。”陈平独具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