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灭亡才3年,袁世凯就敢称帝,到底拥有了多少兵力?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10)230

清朝灭亡才3年,袁世凯就敢称帝,到底拥有了多少兵力?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正式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然而,仅仅三年之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就试图重新建立帝制。这个人就是袁世凯,曾经的北洋大臣,如今的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帝制筹备会的劝进,决定恢复帝制,自己当皇帝。消息一出,举国震惊。许多人不禁疑惑:清朝刚刚覆灭,民国 *** 才成立三年,袁世凯何来如此大的胆量和底气,敢于公然称帝?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军事力量支撑?更令人费解的是,作为一个曾经力主共和的政治家,袁世凯为何会突然改变立场,走上这条不归路?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探寻袁世凯称帝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军事实力,让袁世凯有恃无恐?他的称帝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这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闹剧最终又以何种方式收场?

I. 清末军制改革与北洋新军的崛起

清朝末年,帝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传统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制度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军屡屡败北。1840年的 *** 战争、1856年的第二次 *** 战争,以及1894年的甲午战争,都暴露出清军在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清廷不得不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861年,清廷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新式军队。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后,清廷更是下定决心,全面推行新政,其中军事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军事改革中,一个名叫袁世凯的人脱颖而出。1895年,袁世凯被委任为小站练兵处会办,负责组建和训练新式陆军。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引进德国教官,购买先进武器,建立严格的训练制度。在短短几年内,袁世凯就将这支新军打造成为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军队,被称为&34;。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在这场危机中,北洋新军表现出色,成功保护了山东不受义和团和外国军队的侵扰。这次行动不仅彰显了北洋新军的实力,也让袁世凯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1901年,清廷颁布《新建陆军章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军制度。各省纷纷效仿北洋新军,组建自己的新式军队。然而,由于各省情况不同,新军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相比之下,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无论在装备、训练还是战斗力上,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各省新军。

1906年,清廷决定成立陆军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新军。袁世凯被任命为陆军部尚书,掌控了整个陆军的大权。他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扩大了北洋新军的规模和影响力。到1908年,北洋新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6个镇(相当于师)的强大军队,成为清廷最倚重的武装力量。

然而,随着北洋新军实力的不断增强,清廷也开始对袁世凯的权力感到忌惮。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新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出任摄政王。载沣对袁世凯的权力极为不满,于1909年以&34;为由,将袁世凯解职,逐回老家养病。

这次打击虽然暂时中断了袁世凯的政治生涯,但并没有摧毁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北洋新军中的许多将领都是袁世凯的亲信,他们对袁世凯仍然保持着忠诚。这为袁世凯日后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岌岌可危。在这危急关头,朝廷不得不再次启用袁世凯,命他出任钦差大臣,统率军队平定叛乱。袁世凯借此机会,重新掌控了北洋军队,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地在革命党和清廷之间周旋,最终促成了清帝退位,自己则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清末军制改革到北洋新军的崛起,再到袁世凯的政治生涯起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军队始终是袁世凯权力的根基。正是这支由他一手打造的强大军队,为他日后的称帝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然而,军队的忠诚是否真的牢不可破?这个问题,在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将得到最终的检验。

II. 辛亥革命后的军事格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军事格局。随着清朝的覆灭,原有的军事体系瞬间崩塌,一个全新的军事格局正在形成。

在这场剧变中,袁世凯成为了关键人物。当武昌起义爆发时,清廷慌乱不已,不得不再次启用已经被贬的袁世凯。1911年10月14日,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统率军队平定叛乱。然而,袁世凯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这种观望态度并非没有原因。此时的军事局势十分复杂。革命军虽然在武昌取得了胜利,但实力仍然有限。而清廷虽然拥有北洋军,但这支军队的忠诚度却成了问题。北洋军的许多将领都是袁世凯的旧部,他们更倾向于听从袁世凯的指示,而非清廷的命令。

1911年11月,袁世凯终于出山,但他并没有立即镇压革命军。相反,他开始在革命党和清廷之间展开了复杂的政治博弈。一方面,他向清廷表示要平定叛乱;另一方面,他又与革命党进行秘密谈判。

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使得袁世凯在军事上占据了主动。1911年12月,袁世凯派遣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率军南下,与革命军在汉口、汉阳展开激战。这场战役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却显示出北洋军的实力,迫使革命党不得不与袁世凯谈判。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然而,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的军事挑战。南方革命军虽然占据了大片领土,但实力分散,缺乏统一指挥。相比之下,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则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

在这种形势下,孙中山不得不与袁世凯达成妥协。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随后取代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系列政治变动的背后,是袁世凯对军队的有效控制。

然而,袁世凯上台后,并没有将所有军队都纳入中央 *** 的统一指挥。相反,他采取了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一方面,他将自己最信任的嫡系部队留在北京周边,作为自己的直接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他允许一些地方实力派保留自己的军队,只要这些军队在形式上承认中央 *** 的权威。

这种做法导致了一种奇特的军事格局:中央 *** 虽然名义上统领全国军队,但实际上只能直接控制一部分军队。其他的军队则由各地方实力派控制,形成了后来所谓的&34;局面的雏形。

在这种格局下,袁世凯的权力看似稳固,实则充满危机。他必须不断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为了巩固权力,袁世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重组了军队编制,将原来的镇、协、标、营体制改为师、旅、团、营。这种改革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军队效率,实际上也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军队结构,削弱一些不太信任的将领的权力。

其次,袁世凯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和嫡系。如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等人都被委以重任,掌控了重要的军政大权。这些人成为了袁世凯称帝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

再次,袁世凯还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军队。他设立了&34;,集中管理全国的军费开支。这使得许多地方军队不得不依赖中央 *** 的拨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袁世凯。

然而,这种军事格局也埋下了隐患。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地方实力派逐渐壮大,开始对中央 *** 的权威构成挑战。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原革命党人控制的地区,如广东的陈炯明、云南的蔡锷等,都保留了相当的军事实力。

这种复杂的军事格局,为袁世凯后来的称帝行动埋下了伏笔。当袁世凯决定称帝时,他不仅要面对反对派的军事挑战,还要应对自己阵营内部可能出现的分裂。这种局面,最终成为了袁世凯称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III. 袁世凯称帝时的军事实力

1915年,袁世凯决定废除共和制,恢复帝制。这一决定震惊了全国,也引发了人们对袁世凯军事实力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军事力量,让袁世凯有勇气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背辛亥革命的成果?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袁世凯在称帝时的军事实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袁世凯直接控制的中央军。这支军队是袁世凯权力的核心支柱,主要由原北洋新军的精锐部队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整合,到1915年,中央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

中央军的主力是步兵,共有36个师,每个师编制约1万人,总兵力达到36万人左右。这些步兵师装备了当时更先进的德制毛瑟步枪和日制三八式步枪,火力强大。除步兵外,中央军还拥有强大的炮兵部队,装备有克虏伯野战炮和山炮,以及少量的速射炮。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凯还组建了一支精锐的近卫军。这支部队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段祺瑞负责训练,装备最为精良,战斗力最强。近卫军共有6个师,约6万人,驻扎在北京周边,是袁世凯最可靠的武装力量。

除了陆军,袁世凯还拥有一支规模不大但装备相对先进的海军。虽然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遭受重创,但经过多年重建,到1915年时,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数艘主力舰艇,以及若干巡洋舰和鱼雷艇。这支海军虽然无法与列强相比,但在国内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关注袁世凯的嫡系将领控制的地方军队。这些将领大多是袁世凯的老部下或亲信,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地方军事长官,但实际上对袁世凯保持着高度忠诚。

其中最重要的是直隶总督冯国璋。冯国璋控制着直隶(今河北)的军队,约有10万人。这支军队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北京,对袁世凯的统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嫡系将领是段祺瑞。段祺瑞除了负责训练近卫军外,还控制着安徽的军队,兵力约8万人。段祺瑞是袁世凯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他的军队成为袁世凯称帝的重要支持力量。

此外,徐世昌在山东、张勋在江苏、李纯在河南等地的军队,也都是袁世凯可以倚重的力量。这些地方军队虽然在装备和训练上不如中央军,但数量众多,总兵力超过50万人。

再次,我们还要考虑那些表面上支持袁世凯,实际上态度暧昧的地方实力派。这些人虽然没有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但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他们控制的军队成为一种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例如,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广东的龙济光等人,都控制着数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军队。这些军队虽然在名义上服从中央 *** ,但实际上更多地听从地方长官的指挥。袁世凯虽然无法直接调动这些军队,但只要这些地方实力派不公开反对,就等于间接支持了袁世凯的称帝行动。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一些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军事力量。虽然这些力量在数量和装备上无法与袁世凯的嫡系军队相比,但他们的存在却给袁世凯的统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云南的蔡锷。蔡锷虽然只控制了云南的一部分军队,约2万人左右,但他却成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旗帜。蔡锷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多,但士气高昂,加上云南的地理位置偏远,使得袁世凯难以直接镇压。

综上所述,在1915年称帝时,袁世凯确实拥有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仅其直接控制的中央军就有近40万人,再加上嫡系将领控制的地方军队,总兵力超过100万。这支庞大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然而,袁世凯的军事实力也存在着明显的隐患。首先,他直接控制的军队虽然精锐,但数量有限,无法全面控制广大的中国领土。其次,他过度依赖嫡系将领,一旦这些将领出现异心,就会对其统治造成致命打击。最后,大量地方实力派的态度暧昧,使得袁世凯的统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这种军事格局,为袁世凯的称帝行动埋下了隐患。当反对声浪日益高涨时,袁世凯发现,他引以为傲的军事实力并不能完全保证他的帝位。这个教训,最终以一种极为戏剧性的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得到了验证。

IV. 护国运动时期的军事对抗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军事对抗时期。这场运动虽然起始于云南一隅,但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连锁反应,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对抗。

护国运动初期,蔡锷的军事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他所能直接调动的兵力不过两万余人,装备也相对落后。然而,蔡锷却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成功地抵挡住了袁世凯派来的讨伐军。

袁世凯最初并未将蔡锷的反叛放在心上。他派遣了唐继尧率领滇军进剿,企图迅速平息这场叛乱。然而,唐继尧却在进攻过程中暗中勾结蔡锷,导致讨伐行动失败。这次失败不仅使袁世凯的威信受到打击,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希望。

随后,护国运动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蔓延。1916年3月,广西都督陆荣廷宣布响应护国运动,率军北上。陆荣廷的加入为护国军增添了约10万兵力,大大增强了反袁势力的实力。同时,广东、浙江、江西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反袁联盟。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袁世凯不得不调集大量军队应对。他命令段祺瑞率领北洋军主力南下,企图一举击溃护国军。段祺瑞的北洋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胜于护国军。

然而,护国军采取了灵活的游击战术,避实就虚,不与北洋军正面交锋。他们利用南方复杂的地形,不断骚扰北洋军,使其疲于奔命。这种战术虽然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却有效地消耗了北洋军的实力,延缓了他们的进攻步伐。

与此同时,护国军还在政治上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们积极争取北洋军中的部分将领,如冯国璋、段祺瑞等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依然效忠袁世凯,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动摇。他们或是消极抵抗,或是暗中支持护国运动,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袁世凯的统治基础。

1916年4月,局势出现了重大转折。原本支持袁世凯的广东军阀龙济光突然倒戈,宣布支持护国运动。龙济光的背叛不仅使袁世凯失去了广东这个重要省份,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袁世凯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

龙济光的倒戈引发了连锁反应。随后,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的统治范围迅速缩小,最终只剩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袁世凯最忠诚的部下也开始动摇。冯国璋、段祺瑞等人纷纷劝说袁世凯放弃帝制,恢复共和。他们认为,继续坚持帝制只会导致更大的 *** ,最终可能使整个北洋 *** 陷入崩溃。

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袁世凯最终不得不屈服。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废除帝制,恢复共和。这一决定标志着护国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也宣告了袁世凯称帝梦想的彻底破灭。

然而,护国运动的胜利并没有带来持久的和平。随着袁世凯的垮台,原本被他压制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开始浮出水面。各地军阀趁机扩张势力,相互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

特别是在袁世凯死后,北洋 *** 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为后来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护国运动中崛起的南方势力也开始寻求更大的政治影响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重新活跃起来,他们试图利用这次胜利重塑政治格局,这又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埋下了种子。

总的来说,护国运动时期的军事对抗,虽然最终推翻了袁世凯的帝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问题。相反,它揭开了一个更加动荡和分裂的时代序幕。在随后的岁月里,中国将经历更多的军事冲突和政治变革,直到新的统一政权的建立。

V. 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军事原因分析

袁世凯称帝的失败,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护国运动的胜利,但深入分析,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军事原因。这些原因不仅揭示了袁世凯统治的脆弱性,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军事力量的分散状态和军阀割据的实质。

首先,袁世凯过于依赖个人威望和关系 *** 来控制军队,而忽视了建立一个现代化、制度化的军事体系。在袁世凯的统治下,军队的忠诚度主要建立在个人关系和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非对国家和制度的忠诚。这种模式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远来看却极不稳定。

以冯国璋为例,他作为袁世凯的老部下,在袁世凯称帝初期表现出了较强的支持。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冯国璋开始动摇,最终劝说袁世凯放弃帝制。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个人关系 *** 的不可靠性。

其次,袁世凯低估了地方军事力量的实力和影响。尽管袁世凯控制了中央军,但地方军阀的力量却不容小觑。在护国运动中,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军阀纷纷起兵反袁,这些看似分散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却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洪流。

以蔡锷为首的云南护国军为例,虽然其兵力不过两万余人,但却成功地抵挡住了北洋军的进攻。这不仅说明了地方军阀的顽强,也反映出袁世凯对地方军事力量的误判。

第三,袁世凯的军事布局存在严重的地理缺陷。他的嫡系力量主要集中在北方,对南方的控制力相对薄弱。这使得当南方各省响应护国运动时,袁世凯难以迅速做出有效反应。

例如,当广西都督陆荣廷宣布响应护国运动时,袁世凯派遣的北洋军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战场。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也给了反袁势力充分的准备时间。

第四,袁世凯的军事指挥系统存在严重问题。虽然袁世凯本人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但他却未能建立一个高效的军事指挥体系。在护国运动期间,袁世凯的军事决策往往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局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龙济光在广东倒戈时,袁世凯竟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这种指挥上的迟缓直接导致了局势的急剧恶化。

第五,袁世凯忽视了军队的政治教育,导致士兵对帝制缺乏认同感。在袁世凯称帝后,许多士兵对于为什么要维护帝制感到困惑。这种思想上的动摇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护国运动中,就出现了北洋军士兵不愿与护国军作战的情况。有报道称,一些北洋军士兵甚至主动向护国军投降,理由是他们认同护国军的理念。

第六,袁世凯的军事战略过于保守和被动。面对护国运动的挑战,袁世凯采取的多是防守和镇压的策略,而非主动出击。这种被动的战略使得袁世凯始终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扭转局势。

例如,在云南起义初期,如果袁世凯能够迅速调集大军进行围剿,可能就能在萌芽状态扑灭护国运动。然而,袁世凯却选择了观望和小规模讨伐,给了护国军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

第七,袁世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他低估了列强,特别是日本对中国内政的影响力。日本在护国运动中暗中支持反袁势力,这极大地削弱了袁世凯的军事优势。

有证据表明,日本不仅向护国军提供了武器装备,还派遣军事顾问协助其作战。这种国际因素的介入,使得单纯的军事优势不足以保证袁世凯的胜利。

最后,袁世凯忽视了民心向背对军事行动的影响。随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护国运动,袁世凯的统治失去了民意基础。这种民心的丧失直接影响到了军队的士气,使得北洋军在面对护国军时缺乏必胜的信念。

有史料记载,在护国运动后期,北洋军中甚至出现了哗变的情况。一些部队公开宣布不再效忠袁世凯,这无疑是对袁世凯军事统治的致命打击。

总的来说,袁世凯称帝的失败,从军事角度看,是其军事体系、战略布局、指挥能力等多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袁世凯个人政治生涯的终结,也为中国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袁世凯的失败,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军事教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9/607193.html

“清朝灭亡才3年,袁世凯就敢称帝,到底拥有了多少兵力?” 的相关文章

张郃和张辽的军事能力谁更强 谁获得的成就更高

张郃和张辽的军事能力谁更强 谁获得的成就更高

还不知道:曹操手下的张辽和张郃,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谁的军事能力更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曹操的“五子良将”中,有两位姓张的将领,他们分别是张辽和张郃。他们都是降将出身,由于投降是的情况不同,他们在曹营的初始待遇也不同。那么他们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谁最终取得...

糜芳: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开城降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糜芳: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开城降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人。汉末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刘备糜夫人的兄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麋芳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孙权以朱据文武兼备,授任他...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三国时期黄忠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关羽的关系如何?

三国时期黄忠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关羽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益州之战与汉中之战中表现英勇,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异常骁勇,力斩夏侯渊而一战成名。既然黄忠立下如此大功,那为何关羽还看不起他,反对他封侯呢一,跟随刘表黄忠早年追随荆州牧刘表,担任中郎将,同刘表侄儿刘磐共同驻守长沙郡攸县,...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伦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