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白山黑水埋忠骨 不能忘却的东北抗联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26)210

东北抗联将领李兆麟与战友们创作的《露营之歌》,其女张卓亚手书

东北抗日联军使用的机 *** 盒。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9月18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的日子。每年这一天,沈阳上空都会拉响防空警报,尖厉的声响在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的同时,也让人们铭记那些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抗击侵略,在白山黑水间作出巨大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抗战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是创建较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十分艰苦的一支部队。

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发展到11个军,超过3万人。在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战中,抗联将士的战斗足迹遍及嫩江、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流域,他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铸就的东北抗联精神,犹如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屹立在华夏大地上。

东北抗联的许多指战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因为共同的理想而选择了革命。杨靖宇、周保中、冯仲云、魏拯民……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迥异的经历,但都在国家危亡之际告别亲人,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当时抗联的斗争十分惨烈,有时战士的名字泄露出去,家属很可能遭到日伪军残酷的报复。所以,很多抗联战士到了队伍上,只有编号,没有姓名。有幸存的抗联战士回忆:“平时唠嗑、开会、点名、战场上下达命令,都只称呼号数。每个战士的基本情况,只有连长和指导员掌握。”正因为如此,很多战士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东北抗日联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依然自觉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7年下半年,东北抗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络。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抗联将领,都在想方设法同党中央取得联系。在一次行动中,周保中还中了埋伏,险些丢掉性命,然而这一切没有阻挡东北抗联寻找党组织的脚步。周保中曾感慨地说:“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想念延安真像孩子想娘一样。”

赵尚志,一生三次被捕入狱,坎坷的经历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1940年3月,他在给 *** 北满省委的《请求书》中写道:“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他投身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直至流尽生命中最后一滴血。他留下的这句“几点委屈何妨碍卫国志士,瞬时落寞岂影响保家男儿”,昭示出一名抗联将士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

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从1933年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其中军级干部30余人。

史料记载,由于惨烈的作战,东北抗联部队从最多时3万多人锐减到最少时不足2000人。但战士们始终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用鲜血和生命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东北抗联的斗争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极端困难”,既有凶恶残暴的敌人,还有极端艰苦的环境。只有走进林海雪原,才能真正体会“极端”两个字的残酷和无情。

日本侵略东北开始,就强制推行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集团部落”和“无人区”,以法西斯统治和暴行割裂东北人民与部队的联系。由于敌人“坚壁清野”,抗联将士经常吃不到粮食,只能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果腹。东北的冬季时间长,朔风凛冽,滴水成冰,即便再冷,躲在山里的战士却连火都不敢生,怕引来敌人。

资料显示,1938年后冻死的、饿死的抗联战士比战死的还要多。多年后,当年的抗联将领王明贵谈起战友,仍然满眼含泪:“他们衣着褴褛,棉衣全部被树枝刮得破烂不堪,露出了棉花;没有棉衣的战士,身上披着破棉被、麻袋片或口袋布。没有棉鞋,有的人脚上包着马皮;没有帽子,有的人头上缠着好几层布。”在西征路上,很多抗联战士长眠于深山老林中,有的甚至在行军休息时,就抱着枪背靠着大树长眠了。

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有一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展厅里,陈列着很多抗联战士用过的实物,煤油灯、水壶,还有缴获的枪支、毛毯等。有一双破旧的靰鞡鞋,是由满族人发明的一种防寒鞋,用兽皮或畜皮缝制,里面放上草,可以御寒。据抗联战士李敏回忆,1939年大年三十,由于抗联部队长时间没有粮食补给,一名指导员把自己的牛皮靰鞡鞋交给司务长,为同志们煮一顿靰鞡汤当作年夜饭。然而,靰鞡汤还没煮好,战斗便打响了,司务长为保护这顿珍贵的年夜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严寒饥饿和力竭而亡的凶险,抗联将士表现出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吉林敦化是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之一,几年前,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当年杨靖宇、陈翰章等生活战斗的遗址,在密营里还建有军事政治学校,抗联将士在战斗间隙还经常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夺回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这是杨靖宇写的《东北抗日联军之一路军军歌》中的一句词,在冰天雪地里唱出了军魂豪迈。抗联将领李兆麟还和战友们共同谱写了一首《露营之歌》:“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歌词中描写的不只是艰苦的环境,还洋溢着革命豪情。

东北抗日联军中还有一些女战士,她们和男战友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

抗联英雄赵一曼的事迹,广为人知。1935年11月,她在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受伤被捕。敌人为了逼迫赵一曼供出抗联的机密,对她施以酷刑,妄图摧毁她的意志。在长达7个小时连续电刑中,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半点机密。当时,就连毫无人性的日军行刑者也不得不承认,“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有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1939年,抗联的“女神 *** ”许成淑在掩护部队撤退时被俘,加入日伪军的父亲许基亨前来劝降,称只要答应“不再抗日”便可以获得生路,她断然拒绝。面对父亲劝降,许成淑回答:“我是党的女儿,抗联是我的家。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抗战到底!”

凶恶的敌人可能永远不能理解,与这些看似柔弱的女子较量,为何会一次次失败?赵一曼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在危及性命之时,大批抗联战士毫不犹豫、前赴后继,选择了那条鲜血染红的救亡图存之路。

人们不会忘记,在牡丹江乌斯浑河畔,冷云、胡秀芝、杨贵珍等8名抗联女战士,为牵制敌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主动放弃渡河,吸引日伪军火力,被敌人围困河边。8名女战士,年龄更大的23岁,最小的刚满13岁,背水一战至弹尽粮绝,她们毁掉枪支,手挽着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毅然决然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看着消失在波涛中的抗联女战士,岸边的敌人呆若木鸡。八女投江的壮举,令敌人哀叹:“中国的女人死都不怕,中国灭亡不了……”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积蓄奋进的力量。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赓续传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9/607887.html

“白山黑水埋忠骨 不能忘却的东北抗联” 的相关文章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话说的是,安禄山造反不久,不只是身上长满疮,而且很快就失明了。既然他造反不久就失...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有个贬义词叫“烂汉脏唐”(也有别的相近词汇,意思相同),是说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和上层贵族私生活糜烂。从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事迹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汉朝皇帝好男风,唐朝公主好面首,都是比较著名的。其实,在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那...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的故事。平安是明朝靖难之役期间,南军的一大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滁州,他的父亲平定是济宁卫的指挥佥事,在洪武元年的时候也跟着常遇春将军,在攻克元大都是不幸战死沙场。平安被朱元璋认作是...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627年8月,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老宦官魏忠贤押送到凤阳安置。魏忠贤的十大罪状随即被崇祯一一列举出来,公之于众。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终吊死在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