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自成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让我们看看手下大将刘宗敏结局就知道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30)210

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向山海关方向进发,京师由丞相牛金星和李过留守。李自成在以大军对吴三桂进行征讨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招降吴三桂的最后一线希望。

为此,他除了让吴襄随行以外,还带上太子朱慈烔和太子的两个弟弟,另外还有在西安和太原俘获的秦王和晋王。

李自成的用意很明显:带上吴襄,想借以消除吴三桂的误会,用他们的父子之情使吴三桂回心转意;带上太子和明宗室的几个藩王,表明这些人仍受到诸多优待,可以打消吴三桂为故主复仇的口实。

这样,你吴三桂为孝子乎?为救你的父亲也应该归降;你吴三桂为忠臣乎?太子仍健在。再加上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形成的威慑,李自成觉得招降仍可以成功。但是,尽管李自成用心良苦,作了这么周密的准备,这次招降活动还是失败了。

当时,吴三桂部下大约有五万兵马,关外有血气方刚的满清政权,关内是新建的大顺政权,自己处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

他不可能两面作战,也没有力量两面作战,既然已经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彻底决裂,那么他势必要倒向满清一边。

吴三桂派副将杨坤和游击郭云龙向清帝请求救援,其书信中说:“流贼逆天犯阙,僭称尊号,罪恶已极,天下共愤。三桂受国厚恩,欲兴师问罪,奈力弗敌。爰泣血求助,乞王速整旅入关,与三桂合兵,直抵都城,扫除虐焰,昭示大义。此千载一时也。”

因顺治帝年幼,这时由睿亲王多尔衮任摄政王。多尔衮见书后当即答应进兵,并说,吴三桂若“诚率众来归,当裂土封王。”

实际上,多尔衮在得知李自成占领北京的消息后,即马上准备整兵入关。大学士范文程建议多尔衮马上“进取中原”,这是天赐良机,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一样。

于是,顺治帝赐多尔衮大将军印,带领洪承畴等人“往定中原”。

多尔衮认为:“成败之判,在此一举”,故以倾国之兵前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半路上又接到吴三桂求助的书信,这真是天赐良机,使多尔衮喜出望外,遂火速向山海关挺进。

吴三桂得到多尔衮的回书,也壮了胆,决定与李自成大战一场。

李自成的大军于四月十七日到达永平,二十一日到达山海关,遂立即投入了战斗。山海关号称“天下之一关”,地势险要,军事设施齐全。

以前清兵数次内犯,都未经山海关,而是绕道南下。山海关四周分别有四个小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李自成自恃人多势众,对山海关实施三面围攻,唯留南翼城未围。这是因为南翼城紧靠大海,城墙在著名的老龙头处一直延伸到海中,敌人无法从这里逃跑。

李自成和吴三桂两军首先在西罗城展开激战。双方从早晨战至中午,吴三桂的军队明显处于劣势,西罗城差一点未被大顺军攻占,只是赖一支炮兵赶到,突然向大顺军展开猛烈炮击,才稳住了阵脚。

到二十二日早晨,驻守北翼城的吴军抵挡不住大顺军的猛攻,已向大顺军投降。吴军百计防守,险象丛生,大有全线崩溃之势。在此危急关头,清军突然参战,从而使战局为之一变。

正当李、吴两军激战之时,多尔衮率清军驻扎在欢喜岭,“以觇动静”。多尔衮遣使者到吴三桂营中察看,吴三桂则遣使者催促多尔衮急速进军。

多尔衮对吴三桂犹未深信,吴三桂的使者连续三次来请,多尔衮才基本上消除了疑虑,但清兵仍未即行。

多尔衮的用意也很清楚,他要等双方精疲力尽时坐收渔翁之利。他每时每刻都密切注视着战况的发展。吴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凡往返八次,而全军始至,共十四万骑”。

多尔衮这时也感到火候已到,如再不进军,吴军就可能全线崩溃,因而便倾全力投入战斗。

吴军以三根白布条为标记。“三”,意即三桂的军士;用白色,为缟素之意,即为崇祯皇帝致哀。二十二日,正当李、吴二军在一片石激战时,多尔衮率数万铁骑突然杀出,锐不可挡。

一片石在山海关东北方向,距关约二十里,唐通被吴三桂击溃后,即率残部驻扎于此。清兵首先将唐通军击溃,接着以“风发潮涌”之势,所到之处,无不披靡。

清兵的突然参战大出李自成意料之外。李自成这时正在高岗上观战,太子朱慈烔也在身边。

有人告诉李自成:“此非吴兵,必东兵也,宜急避之。”

清兵突破大顺军的防线后,吴军的士气大增,也发起反击。刘宗敏虽勇冠三军,顽强督战,这时也无法挽回颓败之势。他本人也被流矢击中,受了重伤,不久便身亡。

李自成见败局已定,遂急命撤军。

山海关之役是明末三大军事力量同时参与的一次大会战,也是决定大顺政权命运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大清政权代替了大顺政权。

李自成几乎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夺占了京师,许多地方传檄而定,这使他产生了某种骄傲和轻敌思想。

他这次东征只带五六万兵马。“声言十万”,只是为了故意张扬声势,以威慑对方。

加上唐通的八千士兵和白广恩的两万人马,投入山海关之役的大顺军实际人数不足10万。

吴三桂部下有5万兵马,清兵14万,合在一起近20万众,大体是大顺军兵马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就有极大的悬殊,李自成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中,李自成在战略和策略上都有一连串的失误。吴襄被拷掠和陈圆圆被夺占且不说,首先对清兵就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情况是,即使吴三桂不投降清兵,满清贵族也一定要参与这场中原逐鹿的争夺,并在吴三桂降清以前就开始行动了。因此,当清兵突然参战时,大顺军马上陷于一片慌乱。

另外,李自成对山海关的极度重要性认识不足。当时,山海关已成为三大政治军事集团矛盾的交汇口,局面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除了一些偶然的因素起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各方实力的较量。

但李自成是怎么对待的呢?他只派唐通率他的原部约八千人前去山海关接防,后虽派白广恩率二万人前往接援,但白广恩驻守永平,未到山海关。即使这二万人马到了山海关,力量仍然是很单薄的。

李自成派往关上的左懋泰和张若麒,都是李自成入京后的明廷降臣。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李自成对山海关的形势太掉以轻心。

正因如此,当吴三桂的政治态度突然变化时,大顺政权在山海关的官兵完全没有应变能力,致使李自成不得不亲自东征。当清兵突然参战时,李自成又惊慌失措,一败而不可收拾。

李自成退至永平时,将吴襄杀于永平城西约20里处的范家庄。李自成回京后,将吴三桂家人三十余口尽杀于“王府二条胡同”。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陈圆圆却没有被杀。原来,她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女子,向李自成表示,自己死不足惜,“妾为大王计,宜窗妾缓敌,当说彼(吴三桂)不追,以报王之恩遇也。”

陈圆圆竟侥幸地活了下来,后来又投入了吴三桂的怀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9/608192.html

“李自成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让我们看看手下大将刘宗敏结局就知道” 的相关文章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他以雷霆手段拯救明朝于危难,可是后期却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嘉靖皇帝为什么沉湎道教?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兴王朱祐杬18岁离开北京到湖北钟祥就藩,直到43岁去世,都没有回过北京,也没有见过生母邵氏,一直...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是不是导致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的“千古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是,这与历史真相不符合。说康熙抑制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真实的历史真相恰恰相反,康熙不仅仅对清朝火器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且他对火器的研发和使用非...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盛世,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学过中学历史的都应该记得课本上关于“文景之治”的描述,夸赞文景时期汉朝的休养生息、为政宽松,是为一大盛世。然而,偶然的机会读到毛主席对于二人的评价,感到很是诧异。毛泽东认为文、景帝乃守成之君,无能之辈。不...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权,退位...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