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却拦住他问话,后被升为四朝宰相

中国历史2周前 (10-31)120

前言

在明朝那场波澜壮阔的靖难之役中,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神秘失踪,天下风云骤变。就在朱棣意气风发直奔皇宫的关键时刻,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却敢于上前拦住这位新王的步伐,开口询问。

此举看似寻常,却意外地让他在接下来的四个朝代中屡屡升迁,甚至最终登上了宰相之位。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小官能在朱棣面前一问成名?是胆识、智慧,还是另有玄机?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何人敢在新帝面前,说出这么一句大不敬的话?

北京城的六月骄阳似火,苍穹如同被烈焰燃烧。一身戎装的燕王朱棣策马前行,汗水浸透了他的铠甲。城墙上"靖难"大旗猎猎作响,士兵们的呐喊震天动地。

三年了,整整三年的征战,朱棣终于站在了南京城下。侄儿建文帝已经狼狈出逃,皇宫在大火中熊熊燃烧。此时此刻,大明江山唾手可得,帝位离他只有咫尺之遥。

朱棣两腿一夹马腹,快马加鞭直奔皇宫。一片火海中,他看到了那熟悉的宫殿轮廓,龙椅就在眼前,只要冲进去登基称帝,他就是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

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殿下此次入京,是先要拜谒太祖陵寝呢?还是先即位呢?"朱棣猛地勒马,只见一个文弱书生拦在他面前,正是翰林院编修杨荣。

杨荣?一个区区编修,竟敢拦驾!而且问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莫非是活腻了不成?朱棣心头怒火中烧,险些一刀将他斩于马下。

可是,杨荣神色淡然,丝毫没有惧色。朱棣忽然意识到,这句话并非无礼,反而饱含深意。为何不能直接登基?身后传来一阵私语:"听说燕王要篡位...""他哪是继位,分明是夺位!""不先拜祭先皇,是要造反吗?"

对啊,先拜孝陵,表明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这是祖制。

否则,岂不是公然承认自己是篡位者?朱棣心念电转,顿时豁然开朗。他不动声色地调转马头,对随从说:"孤此次入京,自然要先去孝陵。"

靖难四年,天下易主

时间回到建文四年(1402年),大明王朝天翻地覆。自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朝局并不平静。太祖将诸子封为藩王,各有兵马,势力强大。而今新帝初立,削藩夺权,引得藩王们心生不满。

其中,更具威胁的就是朱棣。身为皇四子燕王,他才能出众,军功赫赫。建文帝多疑,对这个强势的叔父忌惮万分。削藩令一出,朱棣强烈反对。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讨伐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皇室内战,整整持续了三年之久。战局一波三折,双方你来我往,胜负难分。直到宁王朱权倒戈,朱棣才渐占上风,一路凯歌,兵临南京城下。

建文帝闻讯,惊惶失措,连夜纵火烧宫。皇城内一片混乱,建文帝趁机易服僧衣逃出宫外,从此销声匿迹。南京在一片硝烟中沦陷,大明天下易主,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小吏拦驾,只为一个"礼"字

城破在即,朱棣如何不急于登基?是杨荣一句话,让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这个初出茅庐的翰林,为何有如此胆识?

原来,杨荣深谙礼制。藩王即位,须先谒陵寝,表明继承先帝遗志,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否则,就是悖逆伦常,僭越之举。一个"礼"字,天壤之别。

可是,面对气势汹汹的朱棣,谁敢说这么一句"大不敬"的话?杨荣敢!他不畏权贵,坚守臣节。这份气度和胆魄,让朱棣刮目相看。

杨荣早慧,28岁中进士,授翰林编修。

在那个尊卑分明的年代,编修不过小吏,连跟宰相说话都要战战兢兢,更何况是未来的九五之尊?可是他敢拦驾诤言,以礼义之师匡扶人主,让朱棣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朱棣听从杨荣之言,先到孝陵拜祭,合乎礼制。回京后,便顺理成章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铭记杨荣之功,欲重用他为相。杨荣推辞道:"臣不过一介书生,安敢居高位?不若让臣辅佐皇太子,教导礼义廉耻,以培养明君,岂不美哉?"

匡君育主,为辅相首务

朱棣喜出望外,当即任命杨荣为太子太傅。自此,杨荣开启了辅佐四朝帝王的传奇仕途。从太子少师,到内阁首辅,再到少保、少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

正德年间,杨荣晚年回顾此事,感慨万千:"孤以区区小吏,敢谏阻藩王,实乃殊死一搏。不料殿下听纳谏言,终得正位。此后孤虽历四朝,执掌朝政,却始终不敢忘记初心。为人臣者,匡扶君主,教导礼义,乃首要之务啊。"

杨荣之所以敢拦朱棣,源于儒家忠君爱国的信念,更源于对礼制的笃信。

在他看来,要做一个合格的君主,懂得礼义廉耻,比什么都重要。他不图富贵,但求尽忠,一生都在"匡君育主"上下功夫。

杨荣性情耿直,敢言直谏。有一次,朱棣北征败归,愤怒非常。杨荣力谏曰:"战败乃兵家常事,生民涂炭才是大祸。陛下若能以德服人,何愁蛮夷不服?望陛下节俭爱民,以仁义治天下,自有四方来归之日。"

还有一次,朱棣想修建自己的陵寝。杨荣据理力争:"修陵非一朝一夕之事,耗费甚巨。陛下应以安民为先,不宜劳民伤财。俟社稷稳固,日后再议不迟。"朱棣虽不悦,却也默然接受。

在朱棣晚年,杨荣更是殚精竭虑辅佐朝政。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为天下黎民呕心沥血。

即使年事已高,仍手不释卷,处理奏章如故。朱棣对他十分信赖和尊重,只要有大事,必与杨荣商议。

正人志士,丹心照汗青

天顺八年,英宗皇帝驾崩。朝局动荡,内外交困。杨荣已年逾九旬,仍担负着辅政重任。在一次议政时,他突然晕倒在奏折堆中,就此驾鹤西去。

杨荣去世,举朝轰动。四朝皇帝都为他披麻戴孝,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群臣举哀,痛失良相。老百姓自发前来吊唁,哭声一片,都说"杨公天不假年,奈何弃我而去?"。

纵观杨荣一生,虽饱经沧桑,却始终不改儒臣本色。他以匡扶君主为己任,不畏权贵,敢谏直言。

他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一心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虽身处乱世,却能持身如玉,两袖清风。正是无数像杨荣这样的儒臣,才撑起了大明的中兴。

如今,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尽。那个胆敢直谏新君的书生,却让人难以忘怀。

一个正直无私、敢于担当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彰显气节,改写时局。正人志士,丹心如镜,自有青史留名。

结语

杨荣勇谏清正的一生,折射着儒家忠君为国的理想。那个敢于直言的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胸襟。时过境迁,但杨荣挺立风骨、担当道义的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0/610323.html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却拦住他问话,后被升为四朝宰相” 的相关文章

李卫当初只是一个小官 最后为什么会入雍正的法眼

李卫当初只是一个小官 最后为什么会入雍正的法眼

对李卫做了什么,为何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官会入了雍正的法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李卫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即使对他的历史不熟,相信对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里那个看着呆头呆脑但满肚子主意的李卫很熟悉了。当然了,真实当中的李卫明显与影视剧中不同。李卫虽然不...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有7个漂亮女儿,为何都嫁给了同1个人?他是谁如此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回首三国历史,称得上英雄者寥寥数几,魏武帝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确实并非虚言。但是比起屡战屡败的刘备,曹操...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为北周...

谦妃是什么出身?她的后半生是什么样的?

谦妃是什么出身?她的后半生是什么样的?

谦妃,清雍正后妃,生皇六子弘曕。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要知道,雍正是一个并不贪图女色的皇帝,他后宫中的嫔妃总数也不多,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谦妃的出现令他心猿意马。雍正在见到谦妃的第一眼便下令封她为答应,毕竟她是一个汉人出身,雍正没办法给予她过高的位置。可以看到,谦妃能够得到宠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