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从二等兵到大将,简述旧日本陆军的军衔与职务

中国历史5天前50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节选自「別冊歴史読本戦記シリーズ32」文章略有删节,2024年10月7日首次发表于“战史编译”公众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军官与下士官兵

旧日本的军队主要由军官(译者注:日本把军官称为士官,士官学校即有军官学校之意,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士官则被称为下士官。本文为避免与中文混淆,以军官代替士官,同时保留原文下士官一词。)、下士官、以及士兵三个阶层组成。其军衔从更高级别的大将到更低一级的二等兵共计可划分为十七个衔级。依照由高至低的级别如下所示:

大将中将少将(以上称为将官)

大佐中佐少佐(以上称为佐官)

大尉中尉少尉(以上称为尉官)

准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以上称为下士官)

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称为士兵)

除此之外还有进一步将其简化为军官和下士官兵两个阶层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军官(从大将到少尉)都在诸如陆军士官学校之类专门培训军官的学校上过学,从一开始便是按照将来要成为一名指挥官的标准来进行培养的。是一天兵都没有当过的精英。

而下士官兵的说法则是将下士官(从准尉到兵长)和士兵(从上等兵到二等兵)归为了一类。这是因为下士官是在士兵经过一定时期的服役后晋升上来的,如果还想晋升为更高一级的下士官还需被选拔进入陆军教导学校,然后以预备士官学校的乙种干部候补生的身份经培训后才能得到任命。

旧日本陆军是由其下属的所有的部队、以及以陆军省、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等为首的规模庞大的总部机关所组成的。在总部机关工作的全部都是军官,没有下士官。即便是军官,如果不是陆大毕业的,也没有资格留在总部工作。此类精英中的精英军官是以轮换的方式在基层部队与机关单位之间交替任职服役的。

总而言之,在军官与下士官兵之间存在着一道泾渭分明的鸿沟。简而言之,实际手把手亲自去教育、训练士兵的是下士官,而军官只负责提出一个大概的指导原则。而这个所谓的指导原则,因为有在方方面面都规定的非常详细的条例之类的东西,所以也不过是依照条例逐项检查的程度罢了。如有违反条例的情况,就给下士官下命令让他们去整改纠正。

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的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时,少尉之类的低级军官,即便在战斗中突然遇上了必须要在战场上行使其指挥权力的情况,大抵上也都是两眼一抹黑,由曹长或军曹之类资深下士官代其负责实际指挥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即使是在总部机关工作的高级军官,情况大抵上也相差不多。

旧日本陆军的军衔与领章、肩章。

准尉和曹长虽也属于下士官但享受特殊待遇

士兵不用说在军队中占据着数量上的绝对压倒性优势,士兵按照由高至低的级别共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个衔级。在平时一般情况下,头年的新兵授二等兵军衔,二年兵授一等兵军衔,而二年兵中优秀的会被授予上等兵军衔。

而一旦打起仗来,还可以根据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参战年限晋升军衔。像兵长、伍长之类级别较低的下士官可以由上等兵直接晋升。至于军曹或曹长需要经过选拔,送到专门的培训学校去受训,如果表现的不是特别优秀的话,是无法获得晋升机会的。

下士官按照由高至低的等级共可分为准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五个衔级。

其中的准尉和曹长可以享受特殊的待遇。

首先、混到了这个级别已经基本上不需要本人去亲自训练士兵了。也无需执行诸如站岗放哨之类的日常勤务工作。而且还像军官一样被允许穿长靴,挎长刀。除了前去联队本部领受命令,然后返回到中队本部进行传达的职责之外,还负责部队的财务管理以及兵器、被服等有关后勤方面的实际业务。也就是说士兵在部队日常生活中比较多接触到的是位列准尉、曹长之下的伍长和兵长。

旧日本陆军的历史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准尉都被称作为特务曹长。改称准尉是从昭和十四(一九三九)年才开始的。这种人从普通战士开始干起,摸爬滚打已经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在旧军队当中可以说是宛如怪物一般的存在。亦被称为准士官(准军官),从地位上讲即是更低一级的军官,也是更高一级的下士官。不过从本质上讲还是属于下士官的范畴。

准尉是中队(连级单位)事务实际上的领导,特别是针对普通战士的人事工作拥有发言权。一旦得罪了准尉那么就有可能永远被去差遣干一些最辛苦的工作。因此深受普通战士的敬畏,被俗称为“士兵元帅”。因为准尉既大致上了解基层战士的疾苦,又明了士兵心理的活动状况,是官与兵之间的粘合剂。另一方面,准尉又是一个可以在军官 *** 场所露脸的职位,军服之类个人装备也同其他军官一样需要自备,但从整个官僚体系的地位上来看还是要比少尉以上的奏任官低一个档,和其他的下士官一样属于判任官。

战前的日本官僚体系,简单来说分为亲任官敕任官奏任官和判任官,其主要区别是:

亲任官委任状上有天皇御玺、签名,以及总理大臣的签名,名义上是由天皇亲自任命颁发。

敕任官委任状上同样有天皇御玺、以及总理大臣的签名,不过名义上是由内阁总理大臣奉命转交。

奏任官委任状上盖内阁的大印,由内阁总理大臣宣布颁发。

高等官1等=中将( *** 各省次官级)

高等官2等=少将( *** 各省下属的部局长级)

高等官3等=大佐

高等官4等=中佐

高等官5等=少佐

高等官6等=大尉

高等官7等=中尉

高等官8等=少尉(高等官3-9等= *** 各省的课长部员等)

……

判任官则由 *** 军队的各职能机关单位自行任命,如陆军的准尉、海军的兵曹长等下士官均属于判任官范畴。

陆军步兵曹长的判任官委任状,如图所示,仅加盖了用人单位的公章。

可以指挥二、三千人的联队长

军官共计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更低一等的是尉官,按照由高至低的次序共可分为大尉、中尉、少尉,三个衔级。

中队长通常由大尉或年资较深的中尉充任,中队附属的少尉或见习士官(见习军官)原则上是负责头年新兵训练的教官,同时亦负责管理中队的马匹、兵器、训练器材以及帐篷等野营器材和被服等后勤上的业务,但具体的工作实际上是由曹长或军曹全权负责。

见习士官是成为少尉的必由之路。学员在从士官学校、预备士官学校或者各军兵种的实施学校毕业,晋升为曹长后就自动成为了见习士官,然后被分别派遣至各中队。再接受为期数个月的实习教育之后,便会被授予少尉的军衔。

位列奏任高等官第8等的少尉委任状,加盖内阁大印,左侧署有内阁总理大臣宣字样,表示其与判任官不同,是属于需要内阁批准宣布任免的高等官。

接下来是佐官。按照由高至低的次序分为大佐、中佐、少佐,三个衔级。

联队长这个职务一般是大佐,大队长是中佐。而辎重兵联队或工兵联队的联队长由中佐充任的情况较多。步兵联队(团级单位)在平时状态下士兵员额约为二千人左右,在战时可以扩充到三千五百人到四千人的规模。

与其相比较,辎重兵联队和工兵联队的规模要小得多。

中佐和少佐一般充任联队本部的副官、师团司令部的参谋等职务。这样的佐官在联队里仅有以联队长为首的寥寥数名而已,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就不要说身为大佐的联队长了,随便拿一个佐官出来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是平时根本就接触不到大人物。

即便是少尉之类的低级军官,由于混到少佐的往往都已经是比他们年龄大上一轮以上的长辈,更不要提那些师团司令部里的佐官。所以佐官对于他们而言同样也是很难接触到的大人物。

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曾转战新几内亚东部的博南、基尔瓦等多个战场,并最终活下来的新人少尉,当他在战斗的最关键时刻奉命前往军司令部时,曾被当时军司令部里的佐官级参谋揽在怀里拥抱着说了一句“辛苦了”。就这么一句话,时至今日这个人还饱含深情的写道:“当时实在是太感动了”。其夸张程度可见一斑。

属于奏任高等官第3等的大佐委任状,盖内阁大印,左侧同样署有内阁总理大臣宣字样。

因此等到了将官这一级,对于普通士兵而言,那地位简直就是近乎于天皇一般了。将官按照由高至低的次序共分为大将、中将、少将,三个衔级。

按照规定师团长由中将担任,旅团长由少将担任。且大部分都是陆军大学毕业,在同期同学中成绩较为优秀的精英。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一名担任师团长的中将的年俸约为五千八百日元,担任旅团长的少将的年俸约为五千日元。而在同一时期,普通士兵之中军衔更高的上等兵每个月只能领取日币十元五十钱,全年加在一起亦不过只有一百二十六日元而已。光是这一点,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1943年度旧日本陆海军官兵月薪一览表(单位:日元)

具有特殊地位的职务-师团长

将官按照由高至低的次序分共为大将、中将、少将,三个衔级,但中将与大将相比虽同属将官却有着云泥之别。从来没有大将担任师团长的例子,因为师团长这个职位不够格。大将只担任像驻伪满洲国的关东军、中日战争中的中国派遣军、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南方军这样的拥有十个、二十几个师团的大兵团的指挥官。如果比照总部机关的职务,那就是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即所谓的陆军三长官(虽然实际中多有由中将出任情况)。

属于敕任高等官第2等的少将委任状,盖天皇御玺 左侧有署有内阁总理大臣奉字样,表示该任命是由天皇亲自批准、内阁总理大臣奉命转交的。

大将属于是亲任官,而中将虽然同属敕任官的范畴但不属于是亲任官。虽然两者皆是由天皇直接任命的这一点没有变,但亲任官惯例上要在宫中举行伫立在天皇面前接受委任状的仪式。如果要举现在的例子的话,那大概就是文化勋章与文化功劳者的区别。

现将昭和十(一九三五)年当时,除陆海军大将之外的亲任官列举如下作为参考:

内阁总理大臣、对满事务局总裁(协调与伪满洲国关系的窗口,由陆军大臣兼任)、枢密院议长副议长、枢密院顾问官、内大臣、宫内大臣、国务大臣、特命全权大使、神宫祭主、亲任判事(大審院长,约等于更高法院院长)、亲任检事(检事总长,约等于更高检察院检查长)、会计检查院长(约等于国家审计署署长)、行政裁判所长官(专门处理行政争议的机构)、朝鲜总督、朝鲜总督府政务总监、台湾总督。

1938年10月,高松宫宣仁、三笠宫崇仁、朝香宫鸠彦、朝香宫孚彦、北白川宫永久等一众日本王室成员与朝鲜李王世子李垠、王室成员李键、李鍝(前排由左至右)在某著名神社前合影。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将在官僚系统之中属于高等官一等的范畴。与其相当的同一级别的职务有宫内次官、宫内省掌典长、李王职长官等。其中李王职是在大韩帝国(实为更改国号的朝鲜李氏王朝)被日本吞并后,用来伺候其原朝鲜王室成员及其近臣家眷的机构,与日本的宫内省类似。办公地点设于京城,位于朝鲜总督府的监督之下。

属于敕任高等官第1等的中将委任状,盖天皇御玺 左侧同样署有内阁总理大臣奉的字样

总的来说大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军衔,自明治六(一八七三)年受封的西乡隆盛以来,也不过只有一百三十四人(包括七名死后追晋在内)晋升为大将而已。如果包括死后追晋在内那么最年轻的大将是铃木宗作(陆士24期,死后追晋),截至此时为止陆士毕业生已经有一万三千四百四十二人之多,其中成为大将的仅有九十一人,不到全部毕业生的百分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升到中将的有一千二百一十七人,是大将的约九倍。

属于亲任官的大将委任状,不但盖有玉玺还有天皇的签名,左侧仅署有内阁总理大臣的签名,没有奉或者宣的字样。颁发时举行被称为亲任式的仪式。

不过,中将就任的师团长有它一份独特的分量。为什么呢?因为师团长是亲补职,也是由天皇亲自直接任命的职务。因此其地位被认为比同样由中将担任的陆军次官和参谋次长之类职务要高一个档。

陆军的师团长属于亲补职,享受亲任官待遇,颁发时举行被称为亲补式的仪式。比一般中将担任的职务高一档。

河野太郎的这个国务大臣,从委任状格式上可以看出也属于是亲任官,和战前陆海军大将同一级别。

元帅是更高级别的军事顾问

严格意义上讲,元帅不是军衔而是一种称号。据说原本用来协调陆海军关系的。

日本自明治建军以来,陆海军之间的关系一直很恶劣。据说原因是因为当年陆军出身的参谋总长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越俎代庖连海军负责的部分也一起指挥了。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后(明治二十六年)海军设置了专门负责指挥作战的海军军令部长,但海军军令部长的地位仍然位列于参谋总长之下。

到了日俄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又再次因为海军军令部长是否具有与陆军参谋总长同等的地位的问题而产生了纠纷。于是为了协调陆海军双方的关系,依照明治天皇睦仁的口谕“遴选陆海军大将之中,资历深厚战功卓著者作为朕的军事顾问”设置了元帅府。从此之后日本才有了元帅。是天皇在军事上的更高顾问。

以上就是元帅的由来,不过自明治三十五(一九零二)年西乡从道去世之后,当初设立元帅的目的已经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元帅采用的是终身现役制。也就是说至死都具有和天皇面谈商议事务的权力。因此,在有关军事的所有问题上都具有知情权,既可以表述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批评。当然由于是顾问所以在进行正式决议时本人是不能直接参加的,但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位列元帅府拥有元帅称号的陆军大将共计有17人。

顺便说一下,即便是大将,如果已经不在现役的话,那么也无权知晓军事上的机密,亦无权过问与作战相关的事宜。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大战末期当过首相的小矶国昭。虽然他也是大将但已经于昭和十三年除去现役编入了预备役。所以小矶国昭虽然是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但却不是大本营的成员,对于有关战局的情报几乎是一概不知,因此留下了这段在今人看来感到难以想象的故事。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元帅终身现役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在太平洋战争中成为元帅的陆军大将共计有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参谋总长杉山元、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以上均为成为元帅当时的职务)三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2/612648.html

“从二等兵到大将,简述旧日本陆军的军衔与职务” 的相关文章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说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为何没人说刘邦是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明朝李贽的《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随后与他同一时代的王志坚在《读史商语·卷三》也用了这个词,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这里的文皇...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是乾隆后宫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妃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庆贵妃陆氏的出身,在《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只是说她是陆士隆之女。陆士隆是汉人,也并不是权高位重的官员,因此,陆氏坐定了是汉女出身。根据满清后宫祖制,皇帝的嫔妃必须从满洲八旗显贵中择选。因此汉女想在后宫占一席之地,...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为何在朱标去世后才开始争夺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位之争向来激烈,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都免不了流血牺牲,为了皇权,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会以兵刃相对,然而在明朝时,因为朱标在世,朱棣不敢争夺太子之位,也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争夺皇位的例子。朱标在世时,...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还不知道:为何曹雪芹家族会与雍正结怨而被抄家?曹家又被抄出了多少家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家族被雍正下旨抄家,就这样曾经在康熙时期显赫一时的江南曹家就被抄家了,雍正本以为曹家是家大业大,但是查抄完曹家的家产之后,雍正才发现曹家的家产连...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