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0)2260

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朝自雍正皇帝执政时开始,执行“密诏立储”的 *** 来决定皇位继承人。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此后,清朝的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均出自“密诏立储”。

咸丰皇帝之后的清朝皇帝,不是独子就是无子,“密诏立储”不废而废。

是雍正皇帝用法律形式将“密诏立储”固定下来,但实际上,这是自康熙五十一年起,康熙第二次废除皇太子胤礽后,就有意采用的 *** 。

彼时的康熙就已经被迫决定了不公开宣布皇储是谁,等到他死后才宣布。

康熙朝是清朝唯一的一个公开册封过皇太子的时期,出现了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出现了大规模的争储斗争。

这场斗争,让比较英明,一生战胜过众多强敌的康熙都感到害怕,故而,晚年都不敢公开宣布继承人是谁。

康熙死后宣布的那份争议颇多的遗诏,实际上就是清朝之一份立储的“密诏”。

雍正皇帝是参与了康熙朝争储战争的胜利者,当了皇帝后,再从皇帝的角度回头思考,吸取了康熙朝及历朝历代皇位争夺的教训,把“密诏立储”制度化。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正式向天下宣告执行“密诏立储”法,并书写了一份“公开”(仅宣告有了皇位继承人)的密诏,一式两份,分别收藏。

这份制度化的之一份建储密诏的受益人,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密诏立储”制度的之一个受益人,少年时,对上一辈的叔伯们争夺皇位的惨烈,也亲眼目睹了一部分,按照道理说,他应该是坚决支持这种立储方式的。

但恰恰相反,乾隆这位“密诏立储”的之一个受益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认可这种建储方式的。

当然,他在雍正生前,是不敢表态的,在雍正朝虽然是“密诏立储”,可因为某些原因,天下人都知道里面写的皇储是谁。

那会的乾隆,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等到他继位后,马上就公开表达出了对“密诏立储”的不屑一顾。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根据《乾隆起居注》中的记载,乾隆朝元年七月,在诸大臣的见证下,也写了一份遗诏后,乾隆就开始对“密诏立储”大肆批评,他表示:

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将来皇子年齿渐长,日就月将,识见扩充,志气坚定,万无骄贵引诱之习,朕仍应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若夫以建储为嫌忌而不肯举行者,此庸主鄙陋之见,朕所深鄙者也。

好吧,乾隆这是刚断奶就骂娘,在他的表态中,传给他皇位的雍正成为被他“所深鄙者也”的“庸主”?

不过,我认为这仅仅是乾隆的一番牢骚话,因为他要表现出跟雍正的不同,他的政治理念本就跟雍正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密诏立储”中的内容是秘密的,但书写时,却是要在王公大臣的监督下书写并收藏。

从乾隆的性格来看,他是一个极度自我的皇帝,大事上喜欢“乾纲独断”,一堆大臣看着他立皇储的姿态,让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根据史书记载,乾隆后来自己总结皇帝立储的要点就是,“君主独断,不可商之臣下”,“选贤而立”。

所以,在建储一事上有着“君主独断,不可商之臣下”思想的乾隆,让一堆人看着他立储,让他有一种被逼迫的感觉。

自我的乾隆肯定认为,应该是我想什么时候建储就建储,想什么时候写遗诏就什么时候写遗诏。

故而,刚继位就因雍正创立的制度所限,必须要在监督下建储的乾隆,有了这么一番对“密诏立储”不屑一顾的表态。

当然,以上原因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乾隆当时是真看不惯“密诏立储”也说不定。

但乾隆到了执政的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慢慢转变,不再批评“密诏立储”,而是公开支持并维护。

乾隆十八年,针对康熙晚年不宣布皇位继承人一事,乾隆就表示了理解,《乾隆朝上谕档》中记载:

夫以圣祖之包容宏大,尚迫于宗社之重,必不可容,可见建储一事,亦如封建井田,固不可行之近世也。

此时的乾隆,还开始了对公开建储的批评:

古称建储为国本大计,朕酌古准今,深知于理势有所难行。

其实,“密诏立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清朝前、中期的皇帝们,还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特别是康熙朝的那一场延续几十年的皇位争夺之后。

乾隆对此也是慢慢地开始理解并接受。

而且,从乾隆自身的情况来看,“密诏立储”明显比公开建储好。

为什么?因为乾隆实在是活得太久了,他活了八十九岁,到八十五岁(虚岁,实八十四岁)时,才因早前发下的不愿超过康熙当皇帝时间的誓言,被迫离开皇位。

如果他于乾隆元年时在密诏中册封的皇储永琏(次子,嫡长子,乾隆三年病死)活到乾隆让位,需要当足足六十年的皇太子,且接位时已经六十五岁了。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想想这么长的时间就觉得恐怖,康熙朝的皇太子胤礽,当了四十多年太子就开始不耐烦,开始盼着康熙死,何况六十年?

乾隆的儿子中,他在嫡长子永琏死后,有意立为皇储的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二年病死,仅二岁),如果被册封为皇储并活下来,也需要当近五十年皇太子后,才能熬出头。

这么长的时间,别说皇太子了,跟着皇太子身边,等着飞黄腾达的附庸者,也会等不及而鼓动皇太子闹事。

乾隆的独断性格,大概也不会想有一个公开的皇太子跟自己分权。

身体倍棒,寿命长的乾隆皇帝,他的继承人其实最适合“密诏立储”。

立年长的儿子,怕他们熬不起,立年轻的儿子,又需要多观察才能确定是否合适,选择上需要慎重,要可随时更换,也只有“密诏立储”这种办法更好。

这大概也是乾隆到了执政中后期,慢慢全面认可“密诏立储”的主要原因之一。

乾隆三十八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再次写了一份密诏,册封当时才十三岁的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二十多年后,正年富力强的永琰受禅让继位,是为嘉庆皇帝。

如果乾隆坚持继位之初,在写密诏后时表达的对“密诏立储”否定的观点,并予以实行公开建储,在他长达六十年的执政生涯中,估计会被不停的皇位之争烦死。

乾隆一朝,关于皇位继承,少有争斗,除了乾隆这位身体够好的强势皇帝在盯着,“密诏立储”也功不可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504.html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一个癖好让臣子和妃子直呼受不了 这个癖好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一个癖好让臣子和妃子直呼受不了 这个癖好到底是什么

对朱元璋的一个什么癖好?竟让妃子和大臣都直呼受不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好像在小编的记忆中,能做皇帝的都有一些莫名奇怪旁人无法理解的癖好。而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有着怪癖的皇帝吧!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充满着很多魔幻以及带有...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拿下了汉中,占据荆、益二州,势力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这就是“襄樊战役”。战役前期,关羽取得巨大胜利...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还不知道:孙权实力并不弱,为什么甘于投降曹丕,对其称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在三国的几方势力中,一直都不是很显眼,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孙权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一直是最精明的存在。当初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他还很小,跟刘备、曹操比起来,真的...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仁君还是伪君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三分,天下陷入了魏蜀吴三国竞争的时期。放眼三国的君主中,除了吴国孙家的后代子孙算是封疆大吏的后代,受到了祖辈的福泽,其他两人几乎都是出生卑微。东汉末期宦官把持朝政,曹操背后有着宦官...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