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焕发古村新韵 创新探索编织乡愁诗篇
统筹:刘云 徐振天
文/孙牧
图/受访者提供
(署名除外)
文脉调研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传统文化的“宝藏匣”,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亦是浓厚乡愁的真切见证。
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的番禺,屹立千年、源远流长。两千余年的时光里,这片丰饶肥沃的土地之上,无数古老的村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见证了番禺的历史变迁,也成为连接和滋养番禺人深厚乡情的纽带与根脉。
如今的番禺大地上,一座座传统村落正于斗转星移中联通古今,蕴藉着时光与历史的慷慨馈赠。
绣花功夫,守住根魂
南海之滨、珠江之畔,千年商都,岭南古邑。“番禺”自秦代起便成为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古称,尽管在发展历程中“番禺”所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逐渐缩小,但其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凝聚成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符号。
据历史考证,现今的番禺区在古代属于番禺县的“禺南”地区,亦名“下番禺”,主要由珠江古海湾内的番禺大谷围市桥台地和河南岛群组成。由于沙田资源丰富,当地居民发展出了“住民耕沙”的独特生活方式,孕育了发达的农业经济;与此同时,水系发达、水上交通便捷也创造了就业机遇,为工商业的稳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得益于繁荣的经济与崇文重教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的“禺南”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岭南文化,还催生了众多星罗棋布、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1个历史文化名镇、2个历史文化名村、15个传统村落、2个历史风貌区,还有近800处不可移动文物、58处历史建筑、52处传统风貌建筑,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宛如一部部生动而深邃的立体“典籍”,共同构筑起番禺令人赞叹的历史文化资源宝库。
“古村落承载着历史、人文、民俗等诸多因素,是留在人们心中的乡愁与印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分局副局长罗华珊介绍道,番禺以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的保护规划编制为抓手,明确保护范围、管控要求,以此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好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景观环境等各类保护对象,留下城市历史脉络和人文记忆。
历史名村,大岭古韵悠长;乞巧、飘色,潭山声名远扬。罗华珊介绍道,在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大岭村与潭山村两个村落保护规划之中,不仅详细划分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级保护层次,明确建筑高度控制要求,还对古树名木、麻石街巷、里坊门楼、蚝壳古墙等保护对象提出详细的保护要求与整治建议,让古村落保护的“绣花”功夫,体现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点滴之中。
古村“逆生长”,“微整”焕新颜。目前,番禺区已有12个保护规划获得批准,另有8个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中。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到保护名录的丰富、扩充,从分批次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和挂牌保护,再到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番禺不仅将古村落的基因融入城市肌理,更以精细的“绣花功夫”构建起古村落保护和传承的广阔平台。
在翘起的檐角和砌筑的砖墙掩映下,千年广府的风华轻缓流转,如今正迎着时代的风潮,孕育出充满活力的“新生命”,也让悠长的历史得以在静态的岭南底蕴中重新焕发光彩。
以用促保,创新传承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漫步于番禺这一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上,风格迥异、历史悠久的古祠堂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番禺村落之间,与悠扬婉转的粤曲和潮流化的表达方式,共同交织出浓郁的烟火气与文化味,亦构筑起当地人对“家庭、家族、家乡、家国”的深厚情感。
沙湾古镇中,已经700余岁的何氏大宗祠每年都会为一群稚嫩的小娃娃们举行一场“传统开笔礼”。据史料记载,自清代以来,何氏族人便传承了“开冬学”的传统习俗,包括写“人”字、击鼓鸣志、巡游文峰塔、习读《三字经》等。在独占鳌头、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景中,孩子们跟随鳌鱼跨过仪门,响亮的读书声不仅开启了“古今穿越之门”,也赋予何氏大宗祠这位年迈的“长辈”以全新的生命力。
而类似的故事正在番禺388座大大小小的古祠堂中逐步上演——这是一场跨越了千百年的“连续剧”:千百年前,番禺先辈们耕读兴业、礼乐传家;而千百年后,一批又一批的古宗祠不仅被修复保存,更被后辈们以多元途径活化利用,成为留住文化根脉、传承传统民俗的“历史见证者”。
“作为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空间,祠堂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根和乡愁,更是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旅交融之地。”番禺区一位参与祠堂活化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番禺区祠堂活化的案例深刻地证明了,要让古村落、古建筑真正“活”在当下,就必须在确保其得到妥善保护的同时,运用创新 *** 、媒介和功能拓展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使其成为增强城市活力、滋养社会创新创造的新场所。
近年来,番禺区成功提炼出一条“以用促保”的创新策略。通过融合行政资源、社会力量、专家智慧和公众参与,探索出让传统建筑与公服设施共生共融、改造“老空间”成为“新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借力“国潮”传承发展非遗等多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活化路径。番禺区将古村落的建筑改造成为博物馆、文艺空间、时尚体验区等,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新记忆。而借由这些创新举措,番禺城也得以绘出一幅文脉悠长、焕发生机的美好图景。
为百年古墟注入非遗艺术创意的大岭墟建筑群,从网红民宿向复合型文旅空间“华丽转身”的沙湾镇农荫厅,番禺与华南师范大学合力完成修缮、焕新升级的贝岗村民居……在如何确保活态的乡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上,番禺无疑提供了一个个深具历史底蕴而又充满活力的答案。
在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努力中,在创新与传承的相互促进下,番禺古村落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桑变迁,仍能凝聚着经久不衰的文化之美、人文之情,承载着处处可见的发展之新、古城之变,也将继续于千年古邑之上积厚流光、熠熠生辉。
亲历者说
大岭村党总支书记陈国辉:
守护好、利用好古村资源
澎湃文化力量
小桥流水、榕荫倒映,宝塔高耸、祠宇相辉。位于番禺石楼镇的大岭村是广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蛎江涌头、半月古村”的格局彰显着岭南水乡的独特风情,让人不禁深入这座有着905年历史的古村,感受其悠悠古韵中的勃勃生机。
大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辉时常漫步于龙津桥、大魁阁塔等构成的“文房四宝”园林景观之中。自2005年担任村干部起,20余年里他始终肩负着古村落“守护人”的重任,也见证了这座“头号国宝村”的变迁与成长。
祠堂、牌坊、麻石巷,文塔、门楼、蚝壳墙……提及村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时,这位不善言辞的村支书总能如数家珍:“大岭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包括进士、举人、贡生等超过一百人,共有23处文物保护单位。”
陈国辉深知,这些是承载民族血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为了守护好、利用好古村落遗产,大岭村利用原有古村风貌打造“鱼骨状”两级交通街巷格局,大岭村西北部、中部历史遗存分布最为丰富,最能体现传统风貌的区域被划入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7.2公顷;同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加固修缮显宗祠、文昌塔、接龙桥等历史文化景点,还原古村“菩山环座后、玉带绕门前”的意境。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赋予了大岭村独特的优势,也让其在古村落活化的道路上越发蹄疾步稳。“我们研究挖掘风貌特色、人文风俗等,依托红色革命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做好村中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陈国辉介绍道,大岭村数年来致力于走文旅兴村的道路,目前已有多位艺术家入驻大岭,实现古村文化与创新表达的“双向奔赴”。
“我们与高校达成村校合作,在保留地域建筑特色的前提下设计了14套农房方案图集,引导村民选择具有岭南特色的设计方案。”陈国辉表示,未来大岭村还会继续开拓民宿、手工坊、研学活动等多种表达形式,让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古村落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