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2)1870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

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的需要而恢复建制。从那以后,锦衣卫这个组织便与明王朝纠结在一起相互依存,一直到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但凡提及“锦衣卫”这三个字的,必定会浮现“闻风丧胆”、“谈虎色变”等难以形容的印象。毕竟,作为一个建立之初就是为了从事侦探、逮捕、审问、收集军情以及策反敌将的、只对皇帝负责的情报机构,它的权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神秘、庞大的组织,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其十五万锦衣卫为何没有救国,反而消失不见了呢?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01明朝锦衣卫

从明朝兵制来看,其实锦衣卫既不属于都司,也不属于五军都督府。它这个组织其实是皇帝的“亲军十二卫(后改为二十六卫)”当中的一卫。很显然,所谓的亲军十二卫,乃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其直属上级便是皇帝本人。

而锦衣卫的前身,乃是洪武二年由亲军都尉府隶属的仪鸾司。在洪武十五年,仪鸾司改制成为了锦衣卫。从此,锦衣卫便直接受皇帝统辖,权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

虽然锦衣卫官制指挥使只是正三品,但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大大小小的官员无不谈之色变。要说锦衣卫的俸禄名号和统军,其实跟亲军十二卫其他诸卫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格外不同的。那就是,洪武十五年仪鸾司改制锦衣卫的同时,还增设了一个北镇抚司来专责诏狱。

所谓诏狱,就是皇帝亲自处理并管辖的重大刑狱。而锦衣卫增设了这么一个能够直接专责诏狱的北镇抚司,那基本上可以说它有了直接处理各种刑犯的权力。因此,锦衣卫的职责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之外,另一项重要职责便是侦缉。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有了皇帝这样一个大靠山,锦衣卫在整个京城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简单来说,只要是皇帝本人以下,无论官员品级有多大,锦衣卫都有审问、处置的权力。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惑,毕竟,绝对权力就导致绝对的腐败,难道明太祖不知道吗?

02“臭名昭著”锦衣卫

因为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并且有权私自逮捕、审问、处理犯人的缘故,所以他们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用“肆无忌惮”四个字来形容。以至于经常有屈打成招或者将犯人直接打死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当时官场的官员来说,锦衣卫真的是谈之色变的噩梦。

比如说,明朝著名的蓝玉案,就跟锦衣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起案件,不仅牵扯到四万五千人,更是导致数万人被处死。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样的大案都是难以想象的。那么,明太祖真的就不在乎吗?

事实上,明太祖也知道锦衣卫权力过于集中并不是好事。于是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下令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人犯处置的权力移交到了刑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明太祖再次下令,一切案件交由朝廷法司处理,内外廷的刑狱公事不再由锦衣卫办理了。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但遗憾的是,明成祖朱棣篡位登基之后,因为“自疑人人异心”的缘故,又再度网罗心腹恢复行使锦衣卫的职责及相关权力。从此,锦衣卫便一直存在,直至明朝灭亡。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人数也由最开始的五千人,一直发展到明末之时的十五万人之多。

既然如此,很多人可能就奇怪了,明朝末年,那十五万的锦衣卫到底去哪里了呢?他们为什么没有保住崇祯呢?

03锦衣卫的末路

其实,都说锦衣卫在明朝亡国的时候,还有多达十五万人。但这样的数量在史书上是存有争议的。比如说,李自成攻陷京师之后,其兵力只有两万余人。倘若锦衣卫末代指挥使骆养性手下有十五万大军,那么他会轻易的投降吗?

实际上,若手下真的有十五万人的话,恐怕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能够自立为帝了。更何况,他手下有十五万大军,难道还会投降?还会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惨死不救?还会卑躬屈膝的给李自成缴纳三万两“赎金”?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因此,骆养性的锦衣卫手下多达十五万人这个数目是存疑的,很可能其手下只有不到一万人,甚至更少一点的样子。

此外,锦衣卫的职责其实是对皇帝负责的一股力量。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保护皇帝的内卫,根本不是一线作战力量。更何况,到了明朝末期,实力强大的锦衣卫早已经失去了初衷,在腐朽的官场中,早已经成为了官绅子弟升官发财的“工具人”,其战斗力想必也早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崇祯身边压根就没有多少人保护。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也根本没有多余的想法,只会躲在家中等待局势变化。至于锦衣卫的二把手李若琏,他虽然有心保护崇祯,但最终寡不敌众连同嫡系力量一起命丧黄泉。

所以说,锦衣卫虽然在最后看着人数不少,但终究不是一线作战力量。因此在面对李自成大军时,必然会阵败身亡。就算有些人能够逃走,但最终也不会再有作为了。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04结语

明朝初期的锦衣卫组织,其势力庞大不说,个体的实力也毋庸置疑。但到了明朝末期,整个王朝都已经腐朽没落,锦衣卫这样组织也不例外。因此,明朝灭亡之时的锦衣卫,能耐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705.html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藩王造反,为什么说李世民和朱棣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严格来说,李世民和朱棣一样,都属于藩王造反上位。李世民和朱棣,不仅都是藩王身份,也都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也都弓马娴熟满腹韬略,在王朝的建立或巩固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李世...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对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上位的艰辛路,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们要是问我大清历史上同一个生母但关系最不好的一对兄弟是谁的话,那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胤禛和胤禵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位阿哥的母亲都是德妃,按道理来讲他们两个人之间应该比和别的皇子更亲...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苏麻喇姑一个在史书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的宫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传奇”无疑。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至少体现两方面:苏麻...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竭尽忠诚、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诸葛亮受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任辅佐幼主刘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宋人文天祥不受功名利禄诱惑,宁愿赴死也不投降;还有屈原为了国家...

张佳胤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张佳胤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张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肖父,初号泸山,号崌崃山人(一作居来山人),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铜梁县人。明朝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万历...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