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文化-尉氏杜公河清淤重大发现,竟与“东里子产”息息相关
7月1日下午,尉氏县朱曲镇杜公河清淤施工人员在丰收大桥底下,挖掘出古碑数段。施工方立即向朱曲镇 *** 汇报此事。朱曲镇党委书记王振豪、镇长文杰之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排工作人员封锁保护现场并向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汇报。经过仔细挖掘,出土古碑残石27块。因古碑内容多与春秋时期郑国贤相子产和子产祠有关,经文物管理所同意后,7月3日古碑拉到子产祠保护。朱曲镇党委书记王振豪认识到古碑文化价值很大,就给尉氏县地方史志学会支部书记李建强打 *** ,邀请史志专家释读碑文。
7月4日时值梅雨初晴,闷热异常。上午九时许,尉氏县地方史志学会应邀指派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博研究员、原文管所所长王小秋、省博物院特邀研究员李建强,开封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畅国良、王广成、马现锋,史志工作者李超、韩卫华等驱车前往朱曲镇子产祠对出土古碑进行考察论证。
由于年代久远,古碑在“文革”期间已被毁,如今只剩下残碑散石27块,经过仔细辨认,众人合力将古碑拼在一起,大部分文字依稀可见。学会副会长王广成、马现锋拿来刮刀、撬棒、毛巾小心翼翼地清洗许久,碑面文字渐渐清晰,只见碑文书法端重大气。经过仔细辨认,其中一块石碑上面镌刻《重建子产祠碑记》,立于丁亥仲夏之吉立,经考证这块碑是清代的石碑。其它石刻落款康熙四十六年、乾隆三十二年、道光七年穀旦,明弘治十三年六月十日重修,该批石碑多为明清重修子产祠碑。记述了子产祠修缮的历史沿革和建筑规模,有关捐银记录等内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高。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砖一石,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沉淀着千百年的历史文明。古碑是历史文物,对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有好处,也是对乡村发展文旅的一种助力。朱曲镇党政领导积极践行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高度重视古碑保护工作,计划在原址上重建碑楼,将发现的古碑镶嵌在里面妥善保护古碑,也为今后该村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打下基础。下一步,史志专家将通过技术手段复原全部碑文,以进一步探究子产及子产祠的历史。
据李建强介绍“ 朱曲镇古碑的发现,为子产故里及子产祠历史考证,提供了有力的史物佐证,朱曲镇的悠久历史,也得到了充分证实。发现的碑志,填补了子产祠建造述事的空白。这次考察收获颇丰,意义重大。”
附记:朱曲镇“东里子产”简史溯源
朱曲镇在北宋之前叫东里,子产祠始建干东周春秋后期,为祭祀子产而建,据现在碑刻考证,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多次修缮,碑文对于研究朱曲镇历史和子产祠历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子产(前584一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史书称之为公孙侨,少年时曾求学于东里。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为郑卿。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政治上颇多建树,被清朝的王源推举为“春秋之一人”。
据旧志记载,子产出生于郑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子国是郑穆公之子。子产思想接近孔子的儒家思想,具有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事,但也不否认鬼神,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看来,人道先于天道,天道可以子产存而不论,人道则不能不察。他还提出人性观念,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探讨人性问题的开端。
郑简公十二年(前554),郑人立子产为卿。子产执政23年,知人善用,择其能者而使之。他判断当时形势为“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从政后,子产在郑国进行内政改革、整理田制、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税等;推行法治,宽严相济,安抚百姓,抑制强宗,这些改革措施给郑国带来新气象。
东里这一带,春秋时属郑国,是子产改革措施受益最明显的地方,例如不毁乡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人民感激他,为表达敬慕之情,在东里岗上建起一座子产祠。
当时的东里就有乡校,乡校不但是学子求学的地方,也是百姓闲时聚议的地方。因惧怕百姓非议国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掉。子产拒绝说:“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认为不好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不毁乡校,人畅其言,宣泄有道,以听取‘国人’意见;对外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维护郑国的利益,使郑国免遭兵革之祸。”《论语》里,孔子对子产大加称赞,后来,唐代文学大家韩愈还写一篇文章叫《子产不毁乡校颂》而对子产进行褒扬。他还铸刑书于鼎,这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来源:尉氏春秋,作者: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