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是项羽手下的之一悍将,他为什么会输给韩信?
龙且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话说进入楚汉争霸的后期,考虑到正面交锋效果不明显,主线战场线长面广,项羽决定转变思路,从支线战场找突破口。
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
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
项羽自然接受了齐王田广的好意,双方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因此,面对韩信对齐地的步步紧逼,步步蚕食,项羽尽管“终日奔波,憔悴不堪”,但却没有坐视不管,马上决定抗汉援齐。
考虑到韩信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自从关中出兵以来,鲜有败绩,这一次项羽派出了自己最为得力的干将龙且做主帅,外加虎将周蓝、项冠为副帅,并且给了他们二十多万楚军。单从这一点来看,也足以证明项羽对这场战役的重视。
龙且在项羽手下和钟离眛并称为“绝代双雄”,可谓战功累累。
在项梁时代,项梁率革命军支援齐国,和秦军主力决战于东阿,龙且就是急先锋。他一骑绝尘,势不可当,如入无人之境,威武之气震慑住了敌军,为革命军大胜利立下了头功。这一战,龙且名声大震。
在项羽时代,英布背叛项羽投奔刘邦,龙且挂帅出征,在淮南打得不可一世的英布满地找牙,最终狼狈地逃回了刘邦的大本营。这一战,龙且声名远播。
而这一次龙且一到齐地,就得到了齐王的热情接待。他们两军一联手,顿时琴瑟相合,人声鼎沸,士气高昂。
韩信本来顺风顺水,正要把齐地踏平在自己的脚下,突然听说楚军最为得力的猛将龙且来了,心里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凉水。凭他在赵地临时征集的那点兵,怎么能和龙且的二十多万大军相比呢?韩信不禁有点畏惧了。就算他本领再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行军打仗,如果手中没有兵马,你就算有千万妙计也白搭。
在这一仗开打前,韩信还做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那就是马上向刘邦请求派兵支援。面对韩信的求援,刘邦犯难了。眼下他正被项羽压得喘不过气来,要是派兵去支援,那么自己这边的兵力就会严重不足。
正在这时,张良出场了:“大王,我军现在有这条深涧做屏障,楚军一时半会儿还攻不过来。大王可以放心派兵去支援。”
于是,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派曹参、灌婴两员大将带领数万人马秘密出发了。
韩信在得到了两员猛将的支援后,信心大增。汉军与楚军也随即在潍水边正式对垒。
龙且在拒绝部下的妙计后,马上磨刀霍霍,厉兵秣马,等着与韩信面对面地决一死战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潍水对岸的汉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韩信的突然消失,龙且迷惑了:是渡过河“乘胜”追击汉军,还是继续留在老窝观察敌情呢?
不过,龙且的犹豫一闪而过。他本来就没把这个曾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放在眼里,现在看到他突然撤军,之一反应就是认为韩信因为害怕逃命了,所以,他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追击。
龙且立功心切,但他的部将却很清醒。副将周蓝尽职尽责地劝说道:“韩信素来诡计多端,他突然退兵肯定有诈。如今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坚守不出。”
然而,龙且当时充分体现了作为项羽最为得力大将的“项氏风格”——刚愎自用,他不顾众将的劝说,马上率兵渡河去追韩信。
追到潍水中央的龙且居然没发现河水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特别浅,居然骑着马就可以蹚过河去。他手下部将周蓝发现了这个问题,但还没来得及说,龙且就已经一马当先地渡过了潍水——他要生擒韩信立战功。
周蓝没办法只得追随龙且而去,然而,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楚军的大部队正走到河中央时,突然听见“哗啦”一声,洪水像猛兽一样猛扑过来,顿时泛滥成灾。这下楚军就是想逃也来不及了,数万人马顿时被河水冲走。
这真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啊,它不但冲走了众多楚军,还把楚军一刀两断地隔离在潍河两岸。岸东的大量楚军,这时候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阻住了去路,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河西的主将龙且和周蓝。
此时,岸西只站着龙且和周蓝等孤零零更先渡过河来的一两千士兵。他们望着身后泛滥成灾的洪水,已是弱不禁风,瑟瑟发抖。
龙且再笨也知道这没来由的河水肯定不是自然灾害了。这的确是韩信事先安排的,他连夜叫士兵用空粮袋装好沙子,堵住了河上游的水。韩信渡河去,只是为了引来龙且这条大鱼而已。等他一过河,上游就开始放水。
洪水泛滥成灾,是天灾,更是人祸。我们不得不佩服韩信,他果然是“打水仗”的高手:打章邯是靠白水河水淹城而胜,打陈余是靠背水一战而胜,此时打龙且又是靠半渡击之而胜。
最后,龙且被斩杀,周蓝被生擒。随后,韩信率大军直捣城阳,将齐王田广、齐相田光生擒在手。而刘邦派来的两位援军将领曹参和灌婴也不负众望,曹参挺进胶东,击溃齐国大将田既;灌婴进军嬴下,斩杀齐国名将田横。
不久,齐国彻底被汉军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