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去世后,朝廷命人清点遗产,发现房产9处,白银两万五千两
引言
1885年,一个风雨飘摇的晚清年头,左宗棠,这位曾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大臣,终于告别了人世。这一年,他74岁,刚刚平定新疆,完成了许多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左宗棠这一生,那真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从曾国藩手下的幕僚,到一手平定太平天国、收复新疆的名将。
可以说,左宗棠的名字,已经和晚清的历史紧紧绑在了一起。
但让人惊讶的,是左宗棠死后,朝廷派人清点他的遗产时发现,这位手握军政大权、功勋卓著的大臣,居然只有九处房产和区区两万五千两白银!你没听错,堂堂一品大员,累积了数十年的俸禄,最后却只留下这么点家当。
清点遗产,发现与预期的巨大反差
事情发生在左宗棠去世后,朝廷照例派人去清点他的遗产。大家都以为,这位封疆大吏怎么也得留下成箱成箱的金银财宝吧,毕竟左宗棠在任多年,管理过的地方那么广,特别是新疆,他在那儿不仅收复了疆土,还
负责建设和防务,手握大权,收入想必不会少。
再加上他曾多次获得皇帝的赏赐,谁能想到,这位高官去世后,清点出来的遗产,只有九处房产,外加两万五千两白银。
在那个时代,一品大员的年俸禄可不低,正常情况下,他每年的收入,包括俸禄、养廉银等,加起来大概有四万两左右。左宗棠在位这么多年,光年俸禄积攒下来,按理说绝对不止这个数。
可实际情况是,他留下的财产“少得可怜”,让许多人感到疑惑。大家都在想,这左宗棠的家底儿到底去哪了?难不成他在外头有啥秘密开销?
左宗棠一生的“秘密开销”,其实并不神秘。
他的收入确实不少,但其中大部分都被他用在了国家大事上,
根本没往自己腰包里揣。左宗棠的俸禄主要用来干了几件大事:之一,是赈灾;第二,是办学;第三,是筹备军费。
先说赈灾,左宗棠曾经任两江总督,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等地。这个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天灾也是频发,遇到水灾、旱灾、饥荒,百姓流离失所, *** 的财政根本不够应付。面对这种情况,左宗棠经常自掏腰包拿出自己的俸禄,用于赈济灾民,帮大家渡过难关。
再来说说办学。左宗棠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还是个重视教育的官员。他在福建、甘肃、新疆等地,都创办了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在福建时,他设立了福州船政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之一。
而办学需要钱,朝廷的拨款远远不够,左宗棠又是自掏腰包,拿出自己的银两支持教育。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筹备军费。大家都知道,左宗棠平定新疆,那可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整个过程耗费巨大,光军费就让朝廷吃不消。
为了国家的安危,左宗棠不顾个人得失,把自己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甚至还向洋行借债,最后硬是凭着个人的担当和财力,稳住了边疆防务。
为何不为自己留下更多财富?
既然左宗棠这么能赚钱,那为什么他不为自己和家人留点后路呢?答案很简单:他一生的信条就是“国大于家”。
左宗棠从小家教严格,他的父亲就教育他做人要清廉、要为国家服务。这种理念一直伴随着左宗棠的一生,影响了他后来的每一个决定。
左宗棠的家庭生活其实非常简朴。他没有奢华的宅邸,也没有金银珠宝。平时,他穿的衣服简单朴素,吃饭也不过是家常便饭,绝不讲究什么山珍海味。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还是个生活上极为节俭的人。
他的清廉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自立自强,不要靠着父亲的名声和地位去谋取私利。
据说,左宗棠的儿子们后来也都走上了仕途,但无一例外,都是清正廉明之人,没有一个靠父亲的关系搞特殊。左宗棠把清廉的家风传给了后代,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家人和世人:钱财乃身外之物,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那九处房产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左宗棠的房产并不豪华,其中几处还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属于“家有千年积”,跟他本人没啥关系。
而且,这九处房产的价值也有限,毕竟房产多集中在内地的二线城市,且大多数并非豪宅。因此,左宗棠的遗产虽然有九处房产,但并没有想象中那种“豪富”的感觉。
至于那两万五千两白银,实际上已经是左宗棠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考虑到他为国家花费了大笔私人积蓄,这笔钱已经算是“意外之财”了。
左宗棠没有留下更多的银两给子孙,而是选择把更多的财富投入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中。可以说,他在物质上并没有给后代留下多少财富,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远比金银财宝更加珍贵。
结语
左宗棠去世后,朝廷清点他的遗产,发现了九处房产和两万五千两白银。
很多人觉得,这位曾经的晚清名将遗产如此“寒酸”,不免有些意外。
但事实上,左宗棠的一生,早已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无私奉献。
他留下的遗产不多,但他为国家、为百姓做的贡献却是不可估量的。
左宗棠身后,九处房产和两万五千两白银成了他清廉一生的象征,而他为国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仍然激励着后人。这位晚清重臣的故事,提醒着我们:真正的遗产,不在于留下了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左宗棠死后,朝廷命人清点遗产,发现房产9处,白银两万五千两 世界历史网 202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