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5)103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 *** 昭雪。五代前蜀天汉元年公元(917年),邓艾被王建追谥为彰顺王。

轶事典故

邓艾出兵蜀汉前,曾梦见自己席坐于山上,眺望着流水,于是找来殄虏将爰邵,问梦境的暗示。爰邵以“即使能取胜蜀汉,恐怕将军也难以返国”相告,后来果然一如所料。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则关于邓艾机敏的故事,记曰邓艾有口吃,每次说话提到自己时老是“艾、艾”连呼,司马昭故意戏弄他,便问:“你老是‘艾、艾’,究竟有几个‘艾’啊?”邓艾回答:“所谓‘凤兮凤兮’,还是只有一凤而已。”与汉朝名臣周昌合称为“期期艾艾”。

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邓艾大志”一语。

人物生平

总评

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

历代评价

曹髦: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于巴蜀,武声扬于江岷。

曹奂: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段灼: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脩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巿,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

司马炎:①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②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

陈寿:①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闇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7]②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袁准:今国家一举而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钟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国家前有寿春之役,后有灭蜀之劳,百姓贫而仓禀虚,故小国之虑,在于时立功以自存,大国之虑,在于既胜而力竭,成功之后,戒惧之时也。

唐彬: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愿无以为虑。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预:王基、邓艾、周秦、贾越之徒,皆起自寒门,而著绩于朝。

王安石:昔邓艾不赖蔡河漕运,故能并水东下,大兴水田。

梁周瀚:亚夫则死于狱吏,邓艾则追于槛车……凡此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或从澄汰,尽可弃捐。

尉元:进无邓艾一举之功,退无羊祜保境之略。

成淹:至如邓艾怀忠,矫命宁国,赤心皎然,幽显同见,而横受屠戮,良可悲哀。

李商隐: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僳。

刘克庄: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入行。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

杨巨源: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洪咨夔: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潴剃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李新:高鸟无余弓自除,由来名盛不堪居。易挥道左降王缚,难弭朝端谤箧书。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凤台山月知冤魄,夜夜停光照故墟。

孟知祥:奈何躁愤,自毁功庸,入此槛车,还为邓艾,深可痛惜,谁肯愍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1365.html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的相关文章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攻入都城汴梁。韩通听闻赵匡胤造反,急忙从皇宫往家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氏江山。但韩通出宫没多久就遇到乱军军官王彦升,被其杀害。那韩通为何无法阻止赵匡...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对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白手起家的帝王,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一路见证了朱元璋的一无所有的辉煌,而且两父子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所以在垂老之际,朱元璋立储君的目的也非常清晰,而且只要不出意外,皇位一定会交到朱标手中,当然天不遂人愿,朱标早死,...

李陵到底是牺牲品还是贪生怕死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李陵到底是牺牲品还是贪生怕死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还不知道: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是贪生怕死还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后世对李陵的悲剧争议非常大。有一些人认为李陵贪生怕死而且还投降于匈奴,这是非常耻辱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李陵的下场表示非常同情,而且认为李陵的悲剧另有隐情。李...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杨玉环的时候 儿子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杨玉环的时候 儿子李瑁为何不反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承...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对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但依旧掌控着实权。但在转年,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

李系:唐肃宗李亨第二子,最后被李辅国所害

李系:唐肃宗李亨第二子,最后被李辅国所害

李系(?—762年),本名儋,唐朝宗室,唐肃宗李亨第二子,唐代宗李豫异母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南阳郡王,授特进。唐肃宗即位后,进封赵王。乾元三年四月,改封越王。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寝疾弥留。张皇后企图立李系为皇帝未果,为中官李辅国、程元振所害。人...

曹操抓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曹操是怎样对待她们的

曹操抓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曹操是怎样对待她们的

还不了解:曹操和刘备女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在长坂坡击败刘备后,如何对待他两个女儿?很多朋友以为刘备只有刘禅一个儿子,因为是独苗,所以哪怕刘禅明显有智力缺陷的情况下刘备还是立他为皇帝,这也造成了蜀汉后来的悲剧。但实际上历史上的刘备总共有4个亲儿子,再加上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