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2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又任大将军司马昭记室,屡进策谋,深见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西晋建立后,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兼侍中,领著作。累官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在尚书台时,核罢省中不称职之人。太康十年(289年),荀勖去世。获赠司徒,谥号为成。

荀勖善于逢迎,被时人比作倾覆国家、搅乱时局的贰臣。但他为人谨慎,每有参预的国家大政,都闭口不言,不愿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中。荀勖博学多才,曾与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时,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时,曾与张华一同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有文集三卷,今已佚。

人物评价

钟繇:此儿当及其曾祖。

司马炎:勖明哲聪达,经识天序,有佐命之功,兼博洽之才。久典内任,著勋弘茂,询事考言,谋猷允诚。宜登大位,毗赞朝政。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房玄龄:①公曾,慈明之孙;景倩,文若之子,践隆堂而高视,齐逸轨而长骛。孝敬足以承亲,周慎足以事主,刊姬公之旧典,采萧相之遗法。然而援朱均以贰极,煽褒阎而偶震。虽废兴有在,隆替靡常,稽之人事,乃二荀之力也。至于斗粟兴谣,逾里成咏,勖之阶祸,又已甚焉。 ②安阳英英,匪懈其职。倾齐附鲁,是为蝥贼。 ③时议以勖倾国害时,孙资、刘放之匹。

李淳风:勖于千载之外,推百代之法,度数既宜,声韵又契,可谓切密,信而有徵也。

司马光:勖有才思,善伺人主意,以是能固其宠。

郝经:荀勖、冯紞谄附于充,夤缘势位,沽衔小慧,协图大奸,立贾后、出齐王,深树祸本,宋邵雍有言:“晋室之祸不在于石勒长啸上东门时,在荀勖夕阳亭之一语。”呜呼!既亡魏又亡晋复亡中国,既覆贾氏,又覆荀氏,小人患失一至此哉。

张溥:荀成侯学古而佞者也。史责其援朱均以二极,煽褒(缺字)而偶震。至于斗粟兴谣,逾里成咏,阶祸已甚,诚无辞焉。勖博文明识,牛铎谐乐,劳薪炊饭,咸能辨之,茂先伦匹也。顾其文采,则谢弗如。泰始中兴,传张同造诗歌,荀尤少味,始叹班固明堂宝鼎不可复作。独其条问列和表,正笛声乐家之论,尽称为优。其他简牍,亦云清令。盖晋初之文,羹玄尚存,雕几未及,名人吐辞,简直近理。江左文士盛谈茂先散珠,太冲横锦,若二荀者,流忽而不言。不几,乘大辂,笑椎轮乎无惑乎。六朝体制追时为工,登高望之,旗靡则乱也。东汉荀氏,后多显人,景倩既让文若,公曾尤媿慈明,何其子孙位通而德俭也。以是名克家,然乎?

唐长孺:王祥除掉孝行以外毫无事业可称,何曾、荀勖在历史上更是奸妄之徒。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轶事典故

监令分车

荀勖担任中书监时,和峤任中书令。按典章制度,自古以来中书监、中书令都同乘一辆车。但是和峤瞧不起荀勖的阿谀品行,于是公车一来,和峤就抢着登车,不给荀勖座位。荀勖只能另外找车才得以去官署,以后中书监、中书令各自拥有马车就是从此开始的。

善解音声

荀勖善解音声,时论称他是“暗解”。他曾在路上听到赵地商人的牛 *** ,识辨其中音律。掌管音乐之后,音调不能协调,对人说:“如果得到赵地的牛铃音调就会协调了。”立即下令让郡国都送牛铃来,果然得到了音调和谐的牛铃,调好了音律。荀勖负责调整律吕,修正雅乐。每到朝廷大会,宫廷之中作乐,由荀勖调整的宫商,没有不谐韵的。当时阮咸的妙赏,被称为“神解”。每到公会作乐时,心里都感觉不协调。因为没有一句话称赞荀勖,被荀勖所记恨,于是出其为始平太守。后有一位农夫在耕作时,得到周朝时的玉尺,就是天下的正尺,荀勖拿来试着以校检自己修正过的钟鼓、金石、丝竹,都发现短了一黍,才佩服阮咸的神识。

食辨劳薪

荀勖曾在晋武帝座上用饭,对在座的人说:“这饭是受过劳苦的柴烧成的。”在座的人都不相信。武帝派人问厨师,厨师说:“是用旧车脚烧的饭。”举世之人都佩服他的明智多识。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潜画太傅

钟会是荀勖的堂舅,但二人的关系不好。荀勖有一把宝剑,价值百万,常在钟会母亲钟夫人处放着。钟会擅长写信,于是模仿荀勖的笔迹,写信给钟夫人把剑取去,拿走以后就不还了。荀勖知道是钟会做的,但没有办法,只能任凭他拿走,思考如何报复钟会。后来钟会和钟毓斥资千万修建了一栋宅子,建成后,布置甚为精美华丽,还没有来得及搬家。荀勖非常擅长作画,于是偷偷前往,在宅中画钟繇的样子,衣冠相貌栩栩如生。钟会和钟毓入门后看见此画,非常悲伤哀痛,此宅于是被空置。

兼有美德

荀勖代任尚书令时,晋武帝司马炎曾对他说:“魏武帝说:‘荀文若(荀彧)提拔善者,不提拔起来不休止;荀公达(荀攸)斥逐恶人,不赶走他们不罢休。’两位令君(荀彧和荀攸都担任过尚书令,并受人尊敬,所以称其为“令君”)的美德,希望您兼而有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380.html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的相关文章

慈禧太后死后为何一年后才选择下葬 出殡当年棺椁为何在冒血

慈禧太后死后为何一年后才选择下葬 出殡当年棺椁为何在冒血

对慈禧为何去世了一年才下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908年11月15日,在光绪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天,清朝尊贵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病逝。但她的棺椁却在她去世了一年后,才得以下葬。且慈禧出殡那天,其棺椁发出阵阵恶臭,甚至还有人看见她的棺椁在滴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慈禧...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许褚是曹操手下大将,正史中记载,许褚腰大十围,勇力绝人。后来,许褚成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曹操,立下大功。许褚和典韦都是以猛著名,也都深受曹操喜爱,两人不相上下。然而,许褚手中有一支奇特的队伍,让曹操非常喜欢...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还不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究竟是何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战场上拼杀到后来建立明朝,这一路走过着实是不容易,然而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时,却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偏偏将皇位传给...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入主成都时,赵云为何劝阻刘备分田地给诸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