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99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更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高览、吕旷、吕翔、韩猛等名气较大的将领。

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武力与张飞相若,演义里官渡之战的时候高览曾与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妥妥的一员猛将,却在镶山围困刘备时,被突然冲出来的赵云一枪刺死。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当然我们这里不说演义,我们来说正史。

官渡之战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的高览

官渡之战后期,袁绍派淳于琼和韩猛去运粮并屯粮于乌巢,曹操采纳原袁绍谋士许攸的建议亲率精兵前去焚烧粮草,袁绍听闻乌巢被袭,张郃劝说袁绍派重兵去救援乌巢,因为粮草如果被烧的话,大军可能就会大乱,袁绍却听信郭图的计策,以少量兵力去救援乌巢,派张郃、高览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结果乌巢粮草被烧,守将淳于琼、韩猛当场被杀。

张郃、高览那一边也始终未攻破曹操大营,因为曹操虽然亲率精兵去乌巢,但留下了荀攸和曹洪来守家,郭图眼见自己的计谋失败,害怕袁绍会怪罪自己,于是就向袁绍进谗言说张郃、高览不尽全力攻打,把责任全推到了张郃、高览二人身上。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左高览右张郃

张郃、高览听闻后十分气愤,于是烧毁了攻城器械,带人去曹营投降,曹洪以为他二人是诈降,还是荀攸有见识,接纳了张郃、高览二人。

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见《三国志荀攸传》

曹操见到张郃后,夸赞他如微子离i开殷商、韩信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并加拜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正史里高览没有记载,倒是演义里添加了高览同样被曹操加拜了偏将军、东莱侯。

投降曹操后高览与张郃的待遇和起点基本上都差不多,但后面两人的发展却有天差地别

张郃后期成为“五子良将”之一,高览却消失于历史记载之中

张郃自不必详述,跟着曹操四处征战,到后期汉中之战的时候更是成长为令刘备、诸葛亮等人非常忌惮的名将,在后世更是与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四人并称为曹魏外姓“五子良将”之一。

而高览自从官渡与张郃投降曹操之后,再无任何记载,就好像消失了一般。那么为何起点、待遇与张郃差不多的高览,张郃日后成为名将,在三国历史留下很多事迹,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之一种可能:降将的销声匿迹并不是少数,而是乱世中的常态。我们看三国需要注意一点,不是大多数将降日后都可以发展成为像张郃、张辽、徐晃这样的名将的,相反张辽、张郃、徐晃这样能脱颖而出是少数,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们举例说明吕布被曹操剿灭后,有多少人还记得吕布手下的八健将,只有张辽和臧霸活跃在战场上,其余六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降曹后也是毫无记载,然而他们却活跃在罗贯中老先生的演义小说里,宋宪和魏续更是成为颜良的刀下亡魂。

再比如刘琮带领荆州文武降曹后,大多人都被曹操加官进爵,可是只有文聘有很多的记载,其他人都跟高览一样默默无闻,就像消失了一样。

2。第二种可能:降将间的优胜劣汰。曹操一生征战,投降过来的武将很多,在征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特长,也没有很强的领兵打仗本领,被淘汰很正常,因为曹操时期压根就不缺能带兵打仗的名将,诸曹夏侯、能独当一面的数不胜数。

就拿张郃来说吧,张郃一直到公元215年的汉中之战才逐渐崭露头角,张郃是公元200年投降的,整整15年啊,曹营里如张辽早就在白狼山之战斩杀踏顿而一举成名了,张郃大器晚成,一直到汉中之战才崭露头角,张郃的身上的闪光点(有计谋,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曹操能看到,只是张郃前期一直未能把握住机会,后面张郃强势发育,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曹魏大将。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或许是在曹营里太过普通了,想车胄、蔡阳这样的在史书上都有那么一两句的记载,高览却没有,可见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连魏国的史官都不愿多写一笔。

3。第三种可能:官渡之战投降曹操后,高览从此就远离沙场,隐退了,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从《三国志张郃传》《武帝本纪》《三国志荀攸传》都只是记载高览与张郃一起在官渡之战投降曹操,之后再无任何记载,高览或许厌倦了战场的打打杀杀,曹操给予降将丰厚的待遇后,高览远离战场成为了一个平凡人,而张郃这种立志于功名的人,自然想在沙场建功立业,自此两人各自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张郃日后实现了马革裹尸还的军人荣誉,而高览默默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结尾:总的来说,张郃作为降将能成为名将,是小概率事件,高览作为降将默默无闻则是于乱世中其他降将一样属于大概率事件,更是乱世中的常态,毕竟史书家惜字如金,谁会愿意花笔墨去记载一个普通的降将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2062.html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的相关文章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或许不是很熟悉岑参这个名字,但是这句诗我们却是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是剧中程参的历史原型,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落魄人,通过乱世成长为一国之君,离不开其身边的谋臣和武将的贡献。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刘备死后诸葛亮死都没有重用赵云 原因到底是什么

刘备死后诸葛亮死都没有重用赵云 原因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赵云如此勇猛,为何诸葛亮至死不重用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历史中,赵云是一个人气很高的将领,而且很多人都很喜欢他。在三国演义中这是一个白袍小将的形象,但是却一直没有真正的领兵打过仗。实际上真正的赵云也没有做过将军,一直是很平常的小官,类似于刘备的贴...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公元23年,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成为皇帝,年号更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玄是汉朝宗室后代,与刘秀兄弟同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直系后裔,世代居住舂陵(湖北省枣阳市)。他为给屈死的弟弟报仇,广交宾客豪杰,后因宾客犯法受到连累,鞋底抹油逃匿至平林(今湖北省广水市...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