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29)490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乞丐皇帝”,正因此,对于上马打下来的大明王朝,他格外珍惜。为了坐稳江山,也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明朝初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

洪武九年“空印案”爆发,山东济宁知府方克勤被卷入此案,最后含冤而死。方克勤虽然死了,但他的3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很多人都说,不出20年,方家孩子们肯定会东山再起。

方克勤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方孝闻、方孝孺、方孝友。其中老二方孝孺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而且他还有一个大咖老师宋濂,这位老师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所以论起来,朱标和方孝孺还是师兄弟的关系。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方孝孺自幼聪明,人称“小韩愈”。《明史》记载朱元璋有一次看到方孝孺的一篇文章的情形: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朱元璋告诉太子朱标,此人人品、学问都很好,可以终身让他辅助你。

不难看出,朱元璋对方孝孺十分欣赏。不过朱元璋却无意在此时让他走上仕途。朱元璋的做法与李世民托孤有异曲同工之妙。彼时,李世民怕重臣李懋功不能为太子李治所用,特意将其罢免,之后交代李治登基后将其请回。说白了,朱元璋的做法就是想让朱标对方孝孺更加重视,同时也要让方孝孺有存在感。可见朱元璋的驭人之术很高明。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当时有人建议朱元璋将方孝孺请出来辅佐朝政,朱元璋说“今非用孝孺时”。那一年,方孝孺不过25岁。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告诉孙子朱允炆,招方孝孺入朝辅政。

建文帝不敢有违祖父的遗愿,立即召方孝孺入京,并封为翰林侍讲。就这样,方孝孺被朱元璋“雪藏”16年之后,终于迈进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枢。只是让方孝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去便再无回头路。

再度出仕,辅佐江山

朱元璋主政时,方孝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过他也没闲着。方孝孺家乡搞起了民办教育,专心教学,以致于到最后他桃李满天下,而自己也早已名声在外。

被朱允炆请到南京时,方孝孺已经年过40。朱元璋生前就曾告诫朱允炆,要善待方孝孺,坐上皇位后,朱允炆自然不敢怠慢。“侍讲”对方孝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岗位,因为在很多治国经略上,方孝孺都能给建文帝很好的建议。

作为明代著名的饱学大儒,方孝孺欲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他与朱元璋的“霸道”性格不同,方孝孺的思想还是比较“复古”,在他的建议下,甚至一度恢复了古代的井田制。

朱允炆十分倚重方孝孺,《明史·方孝孺传》记载: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意思是,建文帝临朝议政,有时会让方孝孺在屏风前帮助自己批复奏折。虽然方孝孺的官职看似很小,不过很明显,他已经走进明朝政治核心圈。

建文帝坐上皇位没多久,在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二人的建议下,朱允炆准备“削藩”。朱元璋在位时,曾提醒朱允炆,削藩风险太大。不过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将爷爷的话搁置脑后。史书里虽然没有记载方孝孺对削藩的建议,不过他认为燕王部队都是北方人,一定适应不了南方的酷暑,所以燕王肯定不战自败。

显然,朱允炆的削藩得到了方孝孺的认可。而且,建文帝征讨朱棣的各种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

武则天曾因骆宾王一篇《讨武曌檄文》而对其恨之入骨,此时方孝孺的征讨檄文,也让燕王朱棣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很明显,方孝孺低估了燕王的实力。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南下。建文四年五月,朱棣的大军到达长江口,南京城危在旦夕。此时建文帝问计方孝孺。方孝孺建议派庆成郡主(朱棣的堂姐)到朱棣军中去求和。朱棣毕其功于一役,这招“感情牌”肯定不能撼动他的决心。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当时许多大臣还建议朱允炆放弃南京逃往南方再图复兴,毕竟当时明朝的大部分国土还在建文帝掌控之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建文帝犹豫不决,他又请教方孝孺,方孝孺说:“君王死社稷!”建文帝采纳了方孝孺“死守待援”之策,坚守南京城。

而当李景隆和朱橞偷偷打开金川大门之时,建文帝才知大势已去。一场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方孝孺则被生擒。

方孝孺作为饱学之士,文学造诣首屈一指,不可否认,但在军事谋略上,他并非科班出身,所提军事化建议,捉襟见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说建文帝的大败,与方孝孺有直接关系。

方孝孺玩命坚守,朱棣偏偏不让

如文章开头所述,解缙、胡广两位大臣终究还是降了朱棣,但方孝孺没有投降,也没学王艮那样,随旧主殉国,他在等待时局的审判。

攻下南京之前,朱棣曾答应过“妖僧”姚广孝(“黑衣宰相”)一件事,那就是不杀方孝孺。姚广孝是朱棣的智囊,不夸张地说“靖难之役”是在这位僧人的鼓捣下开启的,所以对于这位高僧的话,朱棣基本上言听计从。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姚广孝曾告诉朱棣说,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让朱棣万万不可杀害方孝孺,因为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然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入城之后,立即清算建文旧臣。他张贴了一份44人的清算名单,其中文臣29人,武将15人。左榜文臣名单中,包括了六部的主要官员。

揭榜左班文臣二十九人: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大理少卿胡闰,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

无疑,被写进榜单的都是朱棣非常痛恨的人。有碍于姚广孝的建议,朱棣欲叫方孝孺替他写一份继位诏书,一来可以让方孝孺戴罪立功,二来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当这上这个抢过来的皇帝。因为在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如果方孝孺主动投降并替朱棣写下诏书,那么朱棣这个皇帝之位就显得顺理成章。

只是朱棣也低估了方孝孺的坚定立场。清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两人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坚定了朱棣诛杀方孝孺的决心。

朱棣:我打算效仿周公,帮侄子周成王来治理天下。

方孝孺:周成王(指建文帝)在哪?

朱棣:周成王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那你为何不立周成王的儿子呢?(建文帝的次子朱文圭被活捉,年仅2岁。)

朱棣:他太小了,国家需要成年的君主来治理。

方孝孺:那为何不立周成王的弟弟呢?(当时朱允炆的三个弟弟都在,其中三弟朱允熥是朱标的嫡子,已经成年。)

朱棣被方孝孺的话噎住了,过了一会朱棣说:这是皇家的家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帮我写诏书就行了!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面对朱棣的咄咄逼人,方孝孺果断拒绝了,他对朱棣吼道: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问方孝孺,你就不怕我灭你十族吗?方孝孺答道:“你灭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完美地继承了朱元璋的心狠手辣,面对方孝孺的“不识抬举”,他命人割烂方孝孺的嘴巴,剪掉他的舌头。关于方孝孺的死有“凌迟之刑刑之”和“磔戮于市”两种说法,不论哪一种,都十分惨烈。随后朱棣下令,杀方孝孺十族。方孝孺的人生最终定格在46岁。

《明史·方孝孺传》中,并没有记载方孝孺被灭十族,只记载了四个字:“并夷其族”。即朱棣仅仅杀了方孝孺的父族,至于妻族、母族和门生,并没有波及。虽然这一点颇受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都有记载,因方孝孺而死的族人,就多达873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方孝孺的成名,不在于他英勇赴死,而在于他在被杀之前已经是天下人读书的种子,因此他的死更加成就了他气节和名望。所以,姚广孝的担心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一百多年后,明神宗朱翊钧下令为方孝孺彻底 *** ,并把因方孝孺而获罪的人的后裔全部赦免。后人因叹方孝孺之忠,纷纷为其立庙祭奠,把他看成是明朝的道德典范。

很明显,方孝孺的“忠”值得钦佩,也让人动容,然而,这种“忠”值得吗?于明朝而言,朱棣夺权之后照样可以带领明朝走向辉煌;于建文帝而言,这种“忠”更显“愚忠”,相对于心胸狭隘的朱允炆来说,朱棣的雄才大略远非他所及,所以方孝孺的死可以说没有什么意义。正因为方孝孺的“不识时务”,才让八百多条无辜生命冤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这显得非常不值。

方孝孺的死值得尊重,只是他玩命地坚守,确实值得深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7295.html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说到西汉大臣傅喜,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傅喜,生卒年不详,字稚游,西汉外戚。他是河内郡温县人,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他的堂姐傅昭仪是汉元帝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与平度公主的生母,汉哀帝的祖母。傅喜年少时喜欢读书,立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性,是傅氏外戚集团在朝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竟宁元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拥兵10万,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的湖北地区出了很多国王和皇帝,也出产了不少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尹吉普,西周大臣、诗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为官名。乃《诗经》中极少数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为其所作。《诗经》相传为尹吉普采集、孔子编订。生平事迹见《诗·小雅·...

顺治皇帝为什么活到24岁就死了 顺治生前都做了什么

顺治皇帝为什么活到24岁就死了 顺治生前都做了什么

对顺治帝为啥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是奇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帝虽然不是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在位时期也没有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但是他却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而伴随着他的入关,爱新觉罗一族也就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而通...

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孙鲁班是吴主孙权的长女。她是吴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孙权晚年开始,吴国政坛一片混乱,正是因为有她在其中胡搅乱拌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孙鲁班的生母步夫人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爱屋及乌,孙鲁班自幼便很得宠爱。所以...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后世对王钦若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王钦若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