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余深简介:因由奸臣蔡京引荐而遭时人非议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人物生平
之一次拜相
余深 登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崇宁元年(1102年)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历司封员外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兼侍读。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而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类似现在的纪委。有案件牵涉到官员的,则御史台亦应派员参与办案。崇宁末年妖道张怀素谋反事发,案下开封府与御史台共审,余深 在与开封府尹林摅共治此案时,两人都同意除主犯外,其余有同张怀素来往的官员信札都焚毁。大观元年(1107年)五月,案结。二年九月,余深自试吏部尚书升尚书左丞。三年四月,加中书侍郎。四年二月,加门下侍郎(左副丞相)。同年五月,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青州。史书称他在三年六月蔡京之一次致仕以后,便“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第二次拜相
政和二年(1112年)五月,蔡京复太师位。六月,余深也复门下侍郎。七年,进少宰兼中书侍郎(蔡京当了太上宰相,改左相为太宰、右相为少宰)。宣和元年(1119年)拜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宣和二年,以《哲宗宝训》成进少傅。时蔡京等六贼大兴花石纲,苛剥百姓。福建原有的贡花果的责任也日愈加重。仅举荔枝为例,《三山志》载:荔枝干,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岁课六万颗,宣和于祥符数外进八万三千多颗;园荔枝(即鲜荔枝),崇宁四年(1105年)定十万颗,宣和中增十万零六百颗;均翻了一番。问题还不仅数量增加了,还在于当地官吏乘机搜括百姓。有鉴于此,余深 向徽宗进言“福建以取花果扰民”。这也许是余深 一生中做的惟一一件好事,但因此开罪徽宗,同年十一月,余深 以少傅、镇江军节度使回知福州。后来,鉴于朝中弹劾蔡京父子的越来越多,余深 遂乞致仕,落户于福州西门内。
致仕
宣和五年(1123年),福建提刑、权福州事俞向为拍已致仕的宰相余深的马屁,把九仙楼下之东初名“爽心”后名“赏心”的阁以余深衣锦还乡典乡郡,故更名“衣锦阁”。余深在西门的宅第宽闳深远,大概也不免“侵渔百姓至寺其屋庐以广第宅”(《(正德)福州府志》称郑性之丞相府清风堂语)的嫌疑,该处也因而被称为余府巷。有意思的是,“富不过三代”,到了明朝,余深府第已辟作怀安县学矣。
人物评价
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荐,故多遭时人非议,如《宋史》。但后人多给辩解,到了明朝的《大明一统志》就将他列入“人物传”中,并称其忠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