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02)430

对曹丕和司马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

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根本就不认可。

因为,三国时期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自董卓乱政至诸葛亮去世,这一时间段内。比如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官渡之战,关羽斩颜良,三顾茅庐,赤壁之战…。难道这些就不属于三国了吗?

若真把这些事件或人物,全部都排除在外,还谈个什么三国?所以人们还是普遍认可“广义三国”的概念,也就是自董卓乱政为开始,至三分归晋结束。

而司马炎篡魏,则恰好标志着,自此进入到三国归晋的时间段。也就是说,三国进入到了落幕时期,蜀汉已经亡了,如今魏国也变换大王旗,只有东吴在残喘。

但不论怎样,这两大事件虽不如水淹七军,赤壁之战等更夺人眼球,但产生出的影响力,却属于更高级别的。也就是说自最上层,进行重新的定义。

曹丕篡汉,意味着四百年大汉天下易主——就算刘备在西川,再狂刷反对票,也阻挡不了。

司马炎篡魏,则意味着一个新的大统一王朝诞生——哪怕后人对两晋再鄙视,也无法改变。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两者真正的不同点,更多集中在了曹丕篡汉,虽叫“篡”,可骂声却比较小。而司马炎篡魏,却引发了身后滚滚骂名不断。那么既然都是不光彩的事件,为何却产生出如此不同的后果?

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两者就不在同一档次之内,从如下这三个方面,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其一:开创和窃取

曹丕所谓的“篡汉”,其实显得更理直气壮。所谓汉献帝刘协嘴里的,那四百年汉朝天下都在哪儿?说来说去,都是我老爸曹操提着脑袋,打出来的。

但这种话司马炎敢说吗?他们司马氏,自司马懿开始,就完全依附在曹魏之上,最终司马懿靠不光彩的手段,窃取而来的。这就是两者最根本上的不同,就不在同一个档次内。

曹操起兵时,汉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了。汉献帝今儿被董卓捏在手里随意摆弄,明儿又被李傕和郭汜控制,等于从汉朝天下到汉朝皇帝,都失去了应有的神圣性和威严感。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是曹操重塑了汉室,使得汉朝的这位皇上大哥,有了立锥之地。不必担心明儿吃啥,住在哪儿?不需害怕小命还在否。因此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言,是曹操保护了汉室——谁敢称帝,我曹操就灭谁!

因此,曹操是依靠自己的本事,打下来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这都是曹操灭掉的,跟被皇上授予,基本上没一毛钱关系。曹操完全可视为是“打天下”,只不过挂名在汉献帝头上罢了。

再看司马氏,他们家的地盘都咋来的?几乎全是接收的曹操打出来的那些,只不过由于历史开了个大玩笑,曹丕和曹叡都短命。还有司马懿的确能活,有本事,最终他来了个鸠占鹊巢。

但就算司马懿再有本事,他的这种行为,也等于是踩着“曹操的肩膀,换掉了曹魏的头颅”,这不是窃取是啥。

开创,意味着硬气和霸气。窃取,却从来都意味着阴谋和缺乏底气。曹丕之所以被称为“篡汉”,是因为还有刘备和孙权未灭。司马氏再强调三分归晋,也是满满的厚黑感,一点不讲武德!这就是司马氏骂声那么大的之一个原因,造成的恶劣影响太严重。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其二:阳谋和阴谋

曹操之所以被称为奸雄,是因他玩了一辈子的“阳谋”。他啥都敢摆在桌面上,哪怕是找美女,这种不配称为英雄的事,曹操不但毫不隐瞒去做,还敢事后大哭为此死掉了典韦。

当然,还有那些天下大事。曹操拍着胸脯吼:天下若没我曹操,不了解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还说:若天命在我,干脆我就当周文王得了。至于当皇上这事,我老曹没兴趣!这些话和这些事曹操敢说,还身体力行去做,并做成了。

所以,面对这么一位,啥都摆在桌面上,就直白问天下人:还有谁不服?他的对手能咋办?打不过,说不过,也做不过,就只能对其进行污名化,称之为“汉贼或奸雄”了。但问题是,天下哪有如曹操这么做贼的?纵横一生,曹操啥都清清楚楚。

反观司马懿,却是妥妥如“贼”。因为他浑身都充满了阴谋的味道。比如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对着洛水发毒誓:曹爽回来吧,我保证不杀你,而且还让你过富家翁的好日子。结果如何呢?司马懿却灭了曹爽三族,直接气死了为此事作保的老哥们蒋济。

问题是司马懿既不是小孩子,也非小人物,他那么高的级别,是站在历史风头浪尖的人物,却还敢如此出尔反尔,不择手段,这就已经不是“教坏小朋友”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带偏了历史!

所谓:阳谋为道,阴谋是术。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道为更高级,术为更低级。曹丕篡汉时,已经大有水到渠成的态势了。反观司马炎篡魏前,早已杀戮遍地了。因为不杀,司马氏就镇不住!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其三:后代不在同一档次

曹丕也好,曹叡也罢,虽都短命,却足以能成为历史上的有为君主了。如曹丕的文学成就等。也就是说曹丕的悲哀在于,他老爸曹操太牛,谁都习惯于用他跟曹操比。故而造成了,曹丕总被各种调侃。

但就算再遭调侃,曹丕对汉献帝也是很够哥们意思,没有任何虐待啥的。可反观司马昭就不一样了,他堪称是“弑君”之一人!

三国时最坏的董卓,都不敢做的事,司马昭却做了:这就是他弑君曹髦!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等于被定位了。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以至于多年后,司马氏的后代看到这段黑历史后,都大哭:这种事都能做出来?我们晋朝,还如何能长久!

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连自己的后代,都羞愧至此,司马氏篡魏如何不骂声一片?跟曹丕篡汉时一比,两者又如何能在一个档次之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18610.html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的相关文章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不足1年,为何能名垂青史?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泱泱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历史记载的皇帝多达四百二十余人,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残酷嗜杀的暴君与沉迷声色的昏君。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历史大河中不乏有许多开明、智慧、果...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高位,是...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