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04)390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平之战,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平之战赵国战败。4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如果赵国没有换上赵括的话,结局会是什么样的?赵国最后能不能获胜?

俗话说得好,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把这句话用在赵括身上,再恰当不过。没办法,长平之战,赵括打得实在太臭了。不仅他自己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还拉上了四十五万赵军陪葬,真可谓是大手笔。

我一直很难理解,就是这么一个废材,现在还有不少人洗。

诚然,赵括的对手很强大,面对一代战神白起和数十万秦国虎狼之师,任谁来了估计都难有胜算。再者而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什么常胜将军。更何况,赵括输的是白起,不丢人。赵括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开局便遇王者,只能说运气太差。

但是,你们要搞清楚,赵括那不仅仅是简单的战败,而是全军覆没。长平一战,赵国四十余万大军被歼,仅有两百余年纪尚小者被白起放归,几乎就算得上是全军覆没了。赵括身为赵军统帅,此战乃是由他一手指挥,责任自然该他来负。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单从结果上来看,赵括就已经没法洗了。毕竟四十多万大军被全歼,仅仅这一点他就足以称得上无能。

说完结果,咱们再看过程,在整场战役中,赵括可以说是昏招频出,彻底权势了什么叫做纸上谈兵?

比如从邯郸城过来替换下廉颇之后,赵括干的之一件事更换各部将领官吏。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史记》

如果说赵括是准备做长久打算,此番举动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己人用起来好使。但是你这马上就要出去跟秦军决战了,临时阵前换将,怕是多少有些不妥。影响军心什么的且不说,大战在即,那些新上任的将领官吏哪有时间去适应新职务?

再还有就是出关决战的时候,赵括把四十余万大军全给压上了,丝毫不留余地啊。当时赵括从邯郸带来了二十万生力军,赵军实力大涨。所以他选择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进攻归进攻,你别开局就梭哈啊。

请问有你赵括这样打仗的吗?还没开打,就把底牌全部给亮出来了,白起不围你围谁?原本白起估计还没敢想着一锅端地,看到你赵括自己主动送上门来,人家不吃都不好意思了。

不得不说,这赵括是真的浪。当初赵括老爹赵奢不看好儿子,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所谓知子莫若父,赵奢很清楚,自己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终究是个理论派。不知道战争的凶险,夸夸其谈总想着怎么赢,从来不去考虑输了怎么办,这样的人,上战场是要吃亏的。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

果不其然,被赵奢所言中!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所以,长平之战让赵括来打,本身就是一大败笔。而正是这一错误决策,导致赵国失去了四十余万青壮,同时丢掉了长治盆地和重镇太原等多处战略要地,都城邯郸被直接暴露在秦国的兵锋之下,时刻都得担忧亡国之危。

如果当初赵王没有听信谗言,依旧用廉颇为将,情况绝对要好得多。毕竟赵括已经做到差无可差了,我实在想不明白换成廉颇怎么才能比赵括做得更差。

即便廉颇无法取胜,但也绝对不至于让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更不会让秦军兵临邯郸城下,于赵国有亡国之危。说不定,赵国还能继续称雄山东六国,与秦国继续分庭抗礼数十年。

相比于赵括的各种浪,廉颇胜在一个稳字。在他统领赵军的时候,面对秦军虽说也是屡战屡败,但局势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尤其在领教了秦军的野战锋芒之后,廉颇意识到争锋相对基本没有胜算。便依托丹水和百里石长城,构筑了两道前后防线,坚守不出。

秦军战力虽强,但也强得有限,赵军有百里石长城防线,有故关和长平关这种险要关隘,有韩王山和大粮山为制高点,易守难攻,根本无法突破。是故,长平之战逐渐进入到一个相持阶段,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有人说,秦赵相持,对赵国大不利。因为大量的青壮被拖在长平,每日消耗巨大。赵国国力不如秦国,耗到最后,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还是难逃失败的结局。而赵王正是以为考虑到这个问题,才会选择换掉廉颇,用赵括主动出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打出一个大好局面。

这个说法没多大问题,只是有一点被忽略掉了。那就是这场消耗战,不仅是赵国不舒服,秦国其实也不舒服。

首先,秦国离长平更远,运输粮草远不如赵国来的便利。其次,秦国连年征伐用兵,本身负担就极大。长平相持,对秦国无疑是雪上加霜。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所以说,长平对峙,赵国不好受,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有些撑不住了,秦国又何苦去使那反间计,换走廉颇呢?耍手段把赵括换上来打决战,就不怕赵括真的跟他爹一样是天生战神,反而把秦军打趴下了?

大不了就这样一直耗下去,等到赵国弹尽粮绝的时候,再轻松拿下,岂不完美?你看后来王翦灭楚,根本就不屑玩这一套。管他对面是项燕还是谁,我就耗到你耗不下去的时候,稳稳的赢你。

反观赵国,当时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背水一战的境地。无论粮草还是兵员,赵国都还是相当的充足,不然邯郸也拿不出二十万大军给赵括去浪,白起更不用费劲去阻隔赵军的粮道了。

退一步讲,如果赵军缺粮,则应该是收缩防线,放弃之一道防线,坚守百里石长城防线,以此减少兵力,从而缓解粮草压力。但赵括上来后,却是增兵主动进攻,没见过这么玩儿的。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当时赵王不换廉颇,依旧坚守对峙,很可能秦国就撑不住了,只能是退兵,放劳动力回家发育。如此下去,秦赵双方各自鸣金收兵,休养生息,开启下一轮的较量。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赵国就赢了。因为秦军之前夺取了赵军的西垒壁防线,如果他们在此固守,赵军是很难攻破的。即便赵国能够夺回西垒壁,之后还有高平关和天井关,同样是易守难攻的险要关隘。以秦国的实力,守住并不难。

所以,最终的结果应该会朝着一个相对平衡的局势发展,谁也奈何不了谁。

对于这个局面,一心想要东进的秦国自然不愿接受。明明我实力占优,打得廉颇节节败退,就此罢兵,实在有些不甘心。于是便有了反间计,意图换下廉颇。

而赵王这边,心里也有着小算盘,他其实也不甘心就此收场。

因为对于赵国而言,上党地区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如果赵国占据这一地区,便可掌握对秦国的战略主动权,向西威胁秦国东出的大本营河东地区,向南威胁秦国重镇野王。反之,主动权则在秦国手里。

之前赵国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连西垒壁都丢了,赵王自然不敢奢望和秦国去抢上党,只想求和罢兵。但是后面廉颇稳住了局势,凭借百里石长城等防线,为赵国筑起了坚固屏障,这些赵王可就有些蠢蠢欲动了。

然而,赵王想动,但廉颇可不想。既然这君臣二人,想不到一块去,那就只能换一个了。于是借着反间计这个机会,赵王用赵括换下了廉颇,还为赵括增兵二十万,其目的就是想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打赢了,便可让秦国坐立难安,赵国借此东风,再上一层楼。打输了,那就回来固守,反正有固若金汤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秦军过不来。

这本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谁曾想到,赵括那么菜?一手纸上谈兵,带领四十万赵军冲下高地,被不得寸进的对手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一波团灭,一战就把赵国的家底给耗空了,百里石长城防线自然也跟着丢了。如此一来,赵国无险可守,只能坐看秦军兵临城下了。

经此一役,赵国精锐尽失,上党盆地拱手让人,赵国兴起之地太原落入敌手,邯郸彻底暴露在秦军的铁蹄下,强秦吞灭六国的齿轮再也不可逆转。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这赵括太菜,换廉颇不就没事儿了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4154.html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的相关文章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秦始皇为何废分封制改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秦始皇为何废分封制改郡县制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为何不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四百年的诸侯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改革。对全国各地施行郡县制管理体制,制订统一严密的...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对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别被电视剧骗,皇后地位太高不屑参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宫剧之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因为看着后宫女王和许多妃子为了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互相争斗,真的很有趣。在清代戏剧中,后宫之争并不比朝廷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一场你死我活...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杨玉环之死是古代男权和权力环境下的悲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们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

有哪些与张佳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张佳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张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肖父,初号泸山,号崌崃山人(一作居来山人),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铜梁县人。明朝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万历...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忽必烈和皇太极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两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忽必烈和皇太极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两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对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知道皇太极是怎么死的吗?有人说是被多尔衮害死的。其实,皇太极很可能是死于肥胖而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皇太极晚年非常肥胖,据史家考证,皇太极中年就开始发福,身体笨重,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胯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