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他有啥狠操作?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7)520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操作有多狠?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280年,燕国王宫,这天又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说率领燕军灭掉齐国的大将乐毅其实想背叛燕国,在齐国自立为王,所以才没攻下最后两座孤城。燕昭王这已经记不到这是这个月第几波向他进谗言的人了,耳朵都要被这些话给磨出茧了。

这时的燕昭王55岁,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高龄的老人了,自打四年前从济西前线回国之后,燕昭王小病不断,到了这年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休养,国务也只能交由太子负责,虽然经常生病,燕昭王的脑子还算清醒。而此时,除了齐国前线,他最担忧的就是太子与乐毅之间的嫌隙。

太子出生时正赶上燕国发生子之之乱,自小跟着燕昭王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直到燕回国即位才过上安稳日子,燕昭王是国君也是位父亲,出于对儿子愧疚,自小就对太子宠爱有加,只要不是犯太离谱的错误,也不会太责怪他,太子也就越来越放肆起来,直到乐毅来到燕国。

乐毅在燕国主政之后,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太子的人在燕国骄纵惯了,自然免不了要被乐毅整治,起初太子还向乐毅求情。但乐毅是什么人,刚毅果敢铁面无私,该问责的问责该治罪的治罪,燕昭王为了国内的改革也支持乐毅,太子再也不敢像以前那般放肆,但太子不是燕昭王没有燕昭王那般的气度,看乐毅也越看越不顺眼,就想着等自己即位了收拾乐毅。

燕昭王洞察人性,太子的想法自己心里跟明镜一样,想想自己越来越重的病情,于是今天,他要做一件事情表明自己的态度。

今天,这小哥说完乐毅坏话,史籍中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就叫小哥甲吧,在殿中等候着燕昭王的斥责,按照以往,燕昭王斥责一顿就让人哪来的回哪去。挨顿骂不掉肉,但齐国人送来的钱可是真金白银,小哥甲心里盘算着齐国人送来的钱该怎么花,是买宅子呢还是再纳个妾,想到此处,心里美滋滋,几乎忘了自己还在大殿之上,差点要笑出声来。

燕昭王一反常态,并没有当面斥责,而是下令,设宴,大宴群臣。百官面面相觑,难道说大王要拿下乐毅?就在宴会准备期间,官员们私下激烈讨论,是该挺乐毅还是倒乐毅。小哥甲心中更是窃喜,燕昭王不仅没有斥责还要设宴款待,自己说的话应该是起作用了,自己要飞黄腾达了,这时候已经有人围在小哥甲身边拍马屁了,小哥甲感觉自己人生就要到达了巅峰。

宴会一开始,燕昭王就让小哥甲到面前来,小哥甲趋步到燕昭王面前,脚步比起往日都轻快了许多。燕昭王不等小哥甲问安,厉声斥道:

“先王举国以礼贤者,非贪土地以遗子孙也。遭所传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顺。齐为无道,乘孤国之乱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故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仇。其有成功者,尚欲与之同共燕国。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齐国固乐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

——《资治通鉴·周纪》

不等小哥甲开口辩解,燕昭王下令,“拉出去,斩了”。《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乃斩之”。众臣皆愕然,小哥甲就这样当了燕昭王的炮灰,自此燕昭王在位期间没人再敢对乐毅说三道四。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他有啥狠操作?

杀完“猴”,燕昭王知道这步棋能堵住悠悠众口,但是堵不住太子与乐毅之间的嫌隙,越来越重的病情让燕昭王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安排。

燕昭王决定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尽力保全乐毅,于是派相国带着诸侯的车马仪仗前往齐国前线,立乐毅为齐王,同时赐给乐毅夫人王后的服装,赐给乐毅儿子公子的服装。

好一招一石二鸟!这一手棋,燕昭王将其政治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分析下燕昭王这一步的精妙之处。

乐毅如果受封,燕国失去齐地,后果呢?没有什么后果,燕昭王并不会心疼,因为济西之战燕昭王就已经完成夙愿,燕昭王并没有称霸和一统天下的野心,现在拥有的齐地都是乐毅的杰作,对于燕昭王来说属于意外地收获。

况且齐地的人心所归的不是燕国,也不是燕昭王,而是乐毅,也就是说燕国所占领的齐国土地之所以能安居乐业平安无事,全是因为乐毅在此地镇守。

而太子与乐毅交恶,自己百年后,以燕昭王对太子的了解,太子年轻气盛缺少磨炼,很容易意气用事,如果将乐毅撤职,齐境必定大乱,到时候肯定是保不住齐地的,而且动乱起来燕军的损失会无限放大,不如现在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失去齐地,以乐毅的威望齐地百姓也能接受。乐毅受封齐王,对燕国必然感激,自乐毅一世不会与燕国为敌,如此,既能保全太子即位后燕国的安稳,也能保全乐毅。

乐毅如果不受封,但也会对燕昭王感恩戴德,终其一生都将效忠于燕国,同时也可以向太子证明乐毅没有任何野心,让太子知道乐毅是可以信任的,只要太子能够领会到这一良苦用心,如此,也能保全燕国的安稳和乐毅。

乐毅选择了后者,《资治通鉴》记载: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于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乐毅威望更高了。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他有啥狠操作?

安排完这一切,燕昭王耳边也算清净了,可以安心养病,但是积劳成疾的燕昭王已经无力回天。

公元前279年,燕国王宫无比嘈杂,大臣们跪在大殿外等候着燕昭王的消息。寝宫内,太子、王后和郭隗跪在燕昭王榻前,泪眼婆娑,医者们还在尽最后的努力,燕昭王用尽余力挥手让太子来到榻前,从嘴中挤出此生的最后几个字:“莫。。要。。。辜负。。。。。。。乐。。。。。先生。。。。。”言毕,昭王辞世。

消息传到齐国前线,乐毅痛哭流涕,面向北方磕了三个响头后,不顾前线,带上亲随快马加鞭赶回燕国,只想再送昭王一程。

后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董卓尚有蔡邕为之一哭,何况昭王乐毅!

回顾燕昭王一世,颠沛流离,扶大厦将倾,锐意进取,知人善任,拓地千里,终于在济水一战完成了自己平生夙愿,此生无悔,乐毅不负昭王重托,昭王用尽自己最后的余晖成全乐毅的美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6414.html

“比刘备托孤还狠的燕昭王,他有啥狠操作?” 的相关文章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为唐王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曹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李自成,在起义军内部来了次大清洗。不少不愿意完全成为李自成部下的起义军将领被干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自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罗汝才。在当时,...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位,接着...

有哪些与曹不兴相关的趣闻轶事?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有哪些与曹不兴相关的趣闻轶事?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不...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