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8)330

对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重新上位后,明英宗为什么要杀于谦?如果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先说一下背景,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而后蒙古太师也先大举进攻北京。值此危难时刻,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拥立监国的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也就是明代宗,而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明代转危为安。后来英宗被蒙古放回来了,但是被代宗幽禁在南宫。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景泰八年,年轻的明代宗重病不起,而明代宗又没有太子。在此情况下,阴谋家徐有贞的串联下发动政变,迎回明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以上为背景。在政变成功之后,徐有贞向英宗进言要杀于谦,英宗说,于谦有功于国家。徐有贞说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于是就把于谦杀了。

先解释一下最致命的“今日之事无名”是什么意思?夺门之变就是一场政变,就是造反。造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位不是合法的。所以绝对不能承认夺门之变是造反,那么就只能说明代宗是伪皇帝。这就要提起,于谦当初拥立明代宗做皇帝了。虽然在当时英宗被俘的背景下拥立监国的郕王是正确的,凝聚了人心,对打赢北京保卫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大明代转危为安。但是这件事在古代是属于政治不正确的,在皇帝还活着的情况下怎么能拥立新皇帝呢?于是在英宗复辟之后,就把于谦拥立代宗的行为定性为造反,只有这样夺门之变才能是名正言顺的。既然是造反,那么于谦就必须死。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很多人认为,这是徐有贞骗了明英宗,因为代宗快病死了,当时唯一的继承人是英宗子朱见深,而朱见深岁数又很小,所以只能是英宗掌权。所以夺门之变是多此一举,而且是拿着英宗的安危博取自己的富贵,万一失败,英宗不会有好下场。

这当然是英宗后来清除政变三人组的原因,但其实不是英宗杀于谦的原因。杀于谦的原因是因为于谦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当时有可能对英宗形成威胁的人只有于谦,杀于谦不是因为于谦不忠,而是因为于谦有不忠的实力。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在代宗死后,固然有可能由代宗遗诏的形式让英宗复位,或者摄政。但是也有可能出现,由于谦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朱见深的局面,让英宗继续待在南宫做太上皇帝。而且,在英宗复辟之后,于谦同样也有实力再把英宗尊为太上皇扶持朱见深继位。于谦的结局其实是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皇权的诡异的,做忠臣是不会有一个好结局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6591.html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杀人讲技术含量,并不是龙颜一怒,随便让人头落地。也就是说,这个人怎么杀得有个说法,不是切土豆那般帝王气侧露。就如嬴政一口气杀27个劝解他的人那样的事情,刘邦断然不会...

在学术、教育方面,石介有哪些贡献?

在学术、教育方面,石介有哪些贡献?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太常博士石丙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御史...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田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击败,曹操以少胜多,袁绍感觉很窝囊,吐血而死,袁绍死后,曹操还要赶尽杀绝,继续追杀袁绍的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最终统一北方。袁尚被杀时,曹操下令,谁敢哭就杀谁,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一个人敢去吊祭,这个人是...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界性大帝、谋权篡位、五征蒙古、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的促成者、下令修撰世界性名著……提到这些标签,各位...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

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这是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管之前曹操多么喜爱许褚,在掌权人改变之后,许褚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得到新任掌权者的喜爱。原本许褚就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后来被曹操发现并带到自己身边。许褚的英勇无畏使得他很快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