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蝗灾时,李世民是如何应对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2)351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汉字“灾”在秦代的写法是由“巛”和“火”合成,上下结构,意思是:“水火成灾”。因为在古代,水灾和火灾都是严重的灾难,对人类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除了水火之灾外,还有其他自然灾难是帝王较为忌惮的,例如蝗灾。

封建社会主张“帝王是上天之子”,所以,一旦发生上述灾难,总有人质疑是帝王有过失。而皇帝为了应对灾难,一方面要忙于救灾,另一方面还要祭天地、祀神灵,好好自我检讨一番。唐朝贞观年间,唐朝发生蝗灾,李世民应对蝗灾的办法却很奇特——生吃蝗虫。

所谓蝗灾,是指蝗虫大规模繁殖,吞食青苗,破坏庄稼,让百姓颗粒无收,进而引发粮食短缺的灾害。关于蝗灾,在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诗经》中曾记载: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这里的“螟”,指的就是蝗虫。

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蝗灾时,李世民是如何应对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知,诱发蝗灾的最关键因素是干旱,因为长期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和变异非常有利。有数据统计,在水位下降、空气干燥、土壤坚硬的环境下,蝗虫的产卵量可以达到每平方米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有50-80粒卵。也就是说,蝗虫在干旱的环境下,每平方米可有20-40万粒卵,而且成活率较高。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据。一旦蝗灾爆发,庄稼将遭到灭顶之灾。因古代没有农药,蝗灾在短时间内难以遏制,蝗灾高峰时,飞虫漫天蔽日,空中都是蝗虫,青苗尽毁,寸草不生。百姓不敢出门,道路上到处可见蝗虫绿色的血液,十分可怕。而蝗灾过后,田间颗粒无收,接下来将面临饥饿和恐慌,是封建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因此爆发农民起义,例如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和蝗灾也有关系。

虽然蝗灾是自然灾害,但古代人认为,蝗灾的爆发,是“蝗神”发怒,为避免惹怒“蝗神”,不敢主动捕杀蝗虫,进而发生恶性循环。所以,在古代一旦发生蝗灾,皇帝和地方官都要分别祭祀蝗神,甚至有些地方官每年都要祭祀“蝗神”,以祈求当年风调雨顺。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蝗灾很多,秦朝每8.8年就发生一次,唐宋时期每3年就发生一次。例如,《新唐书》记载: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即,唐朝开元四年,山东发生蝗灾,百姓们不敢惹怒“蝗神”,不敢捕捉蝗虫,任意由蝗虫嚼食庄稼。朝廷上议论鼎沸,唐玄宗也非常惶恐。只有著名的宰相姚崇认为那些不敢捕杀蝗虫的人都“拘泥不化”,最后在姚崇的坚持下,当地官员开始带领百姓捕杀蝗虫,最终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饥荒。

开元四年按照公元纪年也就是公元716年,当时百姓已经开始捕杀蝗虫,甚至有饥民开始“烤食蝗虫”。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不敢评论这算不算是一种“思想进步”?

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蝗灾时,李世民是如何应对的?

但可以说,饥民为填饱肚子,敢于“烤食蝗虫”,至少敢于挑战“蝗神”的权威。实际上,在此90年前,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吞食蝗虫了。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不久,长安就发生了蝗灾。当时长安是京畿重地,蝗灾不仅发生在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还发生在长安,这让李世民非常尴尬。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这时候李世民得位不正,才遭到了“蝗神”的谴责。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自然灾害,还是朝堂危机。

李世民找个机会,带文武百官到玄武门北面的禁苑,在禁苑的草丛里扒了扒,亲自找到了几只蝗虫。大臣们都不知道李世民要干什么,忽然,看到李世民张开嘴巴,打算把这些毁坏百姓庄稼的蝗虫吞入口中。陪伴李世民左右的官员和侍卫们吓得目瞪口呆。

有胆子大的大臣连忙劝谏:“蝗虫万万不能吃,吃了或惹怒蝗神!”胆子小的大臣则委婉的劝说:蝗虫太脏,吃了生重病、患恶疾!”李世民不听,道:“你们不让朕吃,朕偏偏吃给你们看!”当着众人的面,吞之、嚼之,虽然味道难忍,但还装作甘之如饴,大为过瘾。还把自己吃蝗虫的事,到处宣扬,长安城内,人尽皆知。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敢于吞食蝗虫呢,用他自己的话说:

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资治通鉴》

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蝗灾时,李世民是如何应对的?

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老百姓们之所以能安居乐业,全是因为他们有粮食赖以生存。而蝗虫却将百姓的粮食吃了,还不如让它们来吃朕的肠、肺呢!

表面上来看,李世民是在告诉臣民,他敢于挑战蝗神,谁欺负他的百姓,他就为百姓做主。实际上,李世民是想通过这一举动,为长安的官和百姓做表率,让百姓们不要惧怕蝗虫,一起诛之杀之。要不然,他何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吞食蝗虫,还要解释一番、宣扬一番呢?

历史告诉我们,李世民的这一招果然管用。李世民的这种行为,果然起了表率作用,当地官员和百姓大受鼓舞,齐心协力灭蝗,当年并没有引起较大的灾害。

《资治通鉴》云:“是岁,蝗不为灾。”

生吃几个蝗虫,即解决了蝗灾,又避免了因蝗灾爆发而让他人质疑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即解决了民生危机,又解决了政治危机。李世民将帝王权术运用得恰到好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29120.html

“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蝗灾时,李世民是如何应对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关羽与张辽、徐晃二人的关系如何?

历史上关羽与张辽、徐晃二人的关系如何?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关羽虽然身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却和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徐晃两人私交甚好,甚至以兄弟相称。关羽为何与张辽、徐晃关系不错呢?《三国演义》中着重描写了关羽与张辽的关系。白门楼吕布与张辽被擒,曹操要杀张辽,是关羽求情...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荀彧收到曹操的空盒为何就自杀了 如果不自杀又会怎么样

荀彧收到曹操的空盒为何就自杀了 如果不自杀又会怎么样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收到曹操的空食盒后,如果不自尽会怎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卧龙”诸葛亮,但是在群雄逐鹿的三国,谋士的地位非常高,因为他们的存在决定了一个政权究竟能走多远。就拿诸葛亮来说,刘备前期取荆州,占益州,...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

曹丕身体不是很健康吗 曹丕为什么39岁就灭亡了

曹丕身体不是很健康吗 曹丕为什么39岁就灭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身体健康的曹丕,为何只活到了39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曹魏政权。只不过,曹操在66岁时便去世了,没能见证魏国的成立,魏武王的称号还是曹丕追封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曹魏的历史上除了曹操活了66岁...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孙权杀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孙权是真的傻吗

孙权杀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孙权是真的傻吗

对孙权杀关羽是不是傻?原来背后有一大阴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三国“刘关张”,这三人遂非同袍,但情同手足,佳话传颂千年,更被后人奉为情义经典;尤其是二爷“关羽”,豪情万丈,义字当头,三人中可称翘楚。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关羽”最后一战被东吴吕蒙擒杀,大哥“刘备”...

评论列表

张丽
张丽
16分钟前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对李世民应对蝗灾的方式深感敬佩,他以身作则生吃害虫为百姓树立榜样、鼓励灭虫的做法不仅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资治通鉴记载的事迹证明了李世民的英明决策和高效执行能力确保了唐朝的稳定发展令人钦佩不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