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8)360

说到郭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和晋文公,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选项。对于齐桓公来说,被后人称之为春秋五霸之首。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之所以能之一个称霸,不仅是因为齐国整体实力的强大,也离不开管仲这位千古名相的辅佐。而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之所以能接替春秋霸主的宝座,也离不开贤臣的辅佐。其中,就郭偃来说,可以称之为晋文公称霸的更大推手。不过,郭偃原本和管仲齐名,最终却鲜为人知,也即其现在的知名度,完全比不上管仲。

首先,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管仲对内大兴变法、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因此,在笔者看来,管仲的变法,无疑增强了齐国的国力,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齐桓公去世后,晋文公称霸中原,并让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对于晋文公来说,之所以能在春秋初期迅速称霸,离不开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其中,就郭偃这位卿大夫,在晋国扮演着类似于管仲的角色。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有秦穆公三千精兵的护送,又有晋国国内先氏、胥氏、狐氏、郤氏、赵氏等氏族的支持,成功地回到了已经阔别了十九年的故国。重耳将晋怀公赶下了台,自己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彼时,郭偃是晋国的大夫,也是一位卜官,历仕于晋献公、晋文公以及晋襄公,其在晋文公时期实行的变法被统称为“郭偃之法”。对于“郭偃之法”来说,主要内容分为三点。其中,就之一点来说,就是促进晋国和周边诸侯国的经济交流。对于晋国来说,地处中原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晋国得以在诸侯国的贸易交往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称霸,都离不开物质基础,比如齐国有山海鱼盐之利,这是齐桓公可以九合诸侯的重要原因。同样的道理,就“郭偃之法”来说,也非常重视发展晋国的经济。

就第二点来说,在任用人才上面,郭偃之法强调的是“尚贤”,而不是传统的“任人唯亲”。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重用的人才,往往优先选择宗室和贵族势力。当然,这也导致普通的士人难以获得出头之地,并且限制了人才的丰富程度。不过,就晋国来说,则率先打破了这一局面,早在晋献公这位君主在位时,宗室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所以很多卿大夫受到了晋献公的重用。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等到晋文公这位君主即位后,先氏、胥氏、狐氏、郤氏、赵氏等卿大夫家族,继续获得君主的重用,这让晋国的人才来源比较丰富。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晋国缺乏宗室力量,导致卿大夫家族的势力不断壮大,最终引发了三家分晋的结果,也即在战国初期,晋国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了。不过,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还是因为重用卿大夫,从而在整体实力上力压秦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这无疑是郭偃的重要贡献。就第三点来说,郭偃之法中采用了“君食贡”制度,即国君不保留土地,而采用从土地拥有者那里收取税赋的方式,以此来分配晋国的这些土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同样提升了晋国卿大夫开疆拓土的积极性,也即这些卿大夫攻占的土地,往往不会被晋国君主收走。因此,晋国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疆域最辽阔的诸侯国之一。巅峰时期的晋国,其疆域包含了今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所以,在笔者看来,郭偃在晋国推行的变法,不仅帮助晋文公称霸中原,也对晋国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了郭偃之法,晋文公如虎添翼,晋国经历了一次次内乱,竟然仅仅在三四年中就修复了创伤。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最后,晋文公时期,晋国得以打败楚国,成为春秋的第二位霸主,晋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都维持着霸主的地位。晋文公的成就离不开郭偃的帮助,就像齐桓公的霸业离不开管仲一样,郭偃和管仲的地位是一样高的。《墨子·所染》篇说:“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俞樾说:高亦读为郭,高偃即郭偃。)(《左传》作卜偃)。”墨翟认为,人生来如白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下文列举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说他们都有好的大臣以“染”他们。结论说:“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这五君就是春秋时期的五霸。这是说,齐桓之霸靠管仲,晋文之霸靠郭偃。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郭偃是和管仲齐名的。商鞅同秦孝公讨论变法时说:“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郭偃之法”就是郭偃在晋国变法时的措施和言论。到了战国时期,在秦国发起商鞅变法的商鞅,也对郭偃比较推崇。当然,比较可惜的是,现在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宰相,很多人的之一反应就是管仲,而郭偃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而这,无疑是对郭偃非常不公的情况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0203.html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的相关文章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方面,荀...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五代时军事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祐三年(950年),后汉大将慕容彦超率军与反汉的郭威在开封城外大战。李太后嘱咐慕容彦超要好好保护皇帝刘承祐的安全,但慕容彦超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大败郭威。结果第二天慕容彦超就兵败而逃,刘承祐也死于...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对正史关羽与马超相比,到底谁的武力更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马超与关羽并列五虎上将,那么历史上的马超与关羽,谁的武艺更强?诸葛亮对马超的评价话说关羽在荆州,得知马超投降刘备,他听说马超乃是闻名西凉的一方枭雄,而且曾经一度击败曹操,没有见过马超,又...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对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同意为其立庙,是要发泄不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刘禅和诸葛亮,很多人都是知道诸葛亮是刘备为刘禅指定的辅政大臣,“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缓”,并且告诉刘禅对待诸葛亮一定要“敬听师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李善长是明朝第一文臣,在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深受朱元璋信任与重用。既然李善长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呢一,投靠朱元璋李善长自小就博览群书,很有智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