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史学家一直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为了收服南中各部人心,但是这种说法真的很值得商榷:诸葛亮的做法与《孙子兵法》的原则完全违背,他撤军的时候,留下的是断壁残垣尸横遍野——当地能打仗的人基本都被他杀光了。
《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诸葛亮的做法与《孙子兵法》背道而驰:他既没有在之一次生擒孟获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工作,也没有斩杀孟获立威之后扶持新的部族首领,而是让孟获重整旗鼓再来厮杀,这不合常理,但这也许正是诸葛亮的目的所在。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诸葛亮南征的时候七擒孟获,绝不是为了收服人心,他撤军时的一番话,道出了他把速决战打成持久战的真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蜀汉大厦将倾的时候,刘禅不敢逃往南中以图东山再起。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当军队全线崩溃的时候,季汉君臣除了投降之外还有两条路可以走:“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这两条路中,投奔吴国当然是不可取的,不管刘备的前妻孙夫人还在不在世,都不会庇佑这个前夫之子。
这时候除了投降,刘禅唯一可以选择的活路,就是迁都南中以图东山再起。但是这条唯一的活路,早已经被诸葛亮堵死了,谯周等人认为,当年我们把南中打得挺惨,后来也把人家欺负的够呛,现在往那儿跑,无异于自寻死路:“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谯周可能人品不足取,但是他说的是实话,他的实话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从七擒孟获之后,南方就跟我们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诸葛亮七擒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的杜撰,东晋正史《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早有记载:“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
同样,在《三国志》和《汉晋春秋》中也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这样看来,诸葛亮还有点意犹未尽,想让孟获继续招兵买马再打,但是已经被打残了的孟获也不是傻瓜,他很识时务地认怂了。
诸葛亮撤军的时候,有人建议留下官吏治理南中,诸葛亮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夷新伤破,父兄死丧,必成祸患;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
《汉晋春秋》这番话,跟后来的《三国演义》的描述基本相同,都是诸葛亮把那地方打残了,基本实现了“两光”:壮年杀光,财物抢光,季汉在大肆杀戮的同时,还发了一笔大财。南中成了诸葛亮的军费提款机和粮秣储备库,而且征调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看了这些史料,读者诸君想必已经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了吧?
如果有人还不明白(毕竟古文佶屈聱牙难懂),那么笔者就来解读一下,以供读者诸君参详探讨。
诸葛亮之所以把孟获屡抓屡放,实际就是让孟获有机会调集更多精壮男子,送到强悍的汉军(历史上刘备从未自称蜀国,他跟诸葛亮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我们可以称之为季汉)马槊环首刀与强弓劲弩之下。
七次大规模战役,其实是一边倒的杀戮,孟获就是诸葛亮鱼钩上的蚯蚓,或者是有点像《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和《水浒传》里的公孙胜。
所以诸葛亮七擒七纵的真实目的,或者说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就是诸葛亮在南中实施“减丁”战略: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没有丁壮的南中才不会再造反。
不管是纵览历史还是放眼周边,我们都不能指责诸葛亮冷血无情嗜杀成性,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诸葛亮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起码能保证在季汉伐魏的时候南中诸郡不会后院起火。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提出质疑:你说诸葛亮在南中大开杀戒,为什么那地方还有人给诸葛亮建庙祭祀?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人性了。我们要强调一点,以下的事例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但事实就摆在那里呢:历史上被建庙祭祀最隆重的,是魏忠贤。
魏忠贤当然不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我们只是说:建庙的原因有很多,被杀戮者感谢刀斧,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出过。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诸葛亮把刘禅坑了,因为诸葛亮把南中打残杀光抢光的时候,考虑的是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诸葛亮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会预料到刘禅会落到走投无路的田地,否则他一定会抓住孟获之后就采取怀柔政策,给扶不起的阿斗留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