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9)49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史学家一直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为了收服南中各部人心,但是这种说法真的很值得商榷:诸葛亮的做法与《孙子兵法》的原则完全违背,他撤军的时候,留下的是断壁残垣尸横遍野——当地能打仗的人基本都被他杀光了。

《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诸葛亮的做法与《孙子兵法》背道而驰:他既没有在之一次生擒孟获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工作,也没有斩杀孟获立威之后扶持新的部族首领,而是让孟获重整旗鼓再来厮杀,这不合常理,但这也许正是诸葛亮的目的所在。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诸葛亮南征的时候七擒孟获,绝不是为了收服人心,他撤军时的一番话,道出了他把速决战打成持久战的真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蜀汉大厦将倾的时候,刘禅不敢逃往南中以图东山再起。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当军队全线崩溃的时候,季汉君臣除了投降之外还有两条路可以走:“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这两条路中,投奔吴国当然是不可取的,不管刘备的前妻孙夫人还在不在世,都不会庇佑这个前夫之子。

这时候除了投降,刘禅唯一可以选择的活路,就是迁都南中以图东山再起。但是这条唯一的活路,早已经被诸葛亮堵死了,谯周等人认为,当年我们把南中打得挺惨,后来也把人家欺负的够呛,现在往那儿跑,无异于自寻死路:“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谯周可能人品不足取,但是他说的是实话,他的实话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从七擒孟获之后,南方就跟我们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诸葛亮七擒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的杜撰,东晋正史《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早有记载:“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

同样,在《三国志》和《汉晋春秋》中也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这样看来,诸葛亮还有点意犹未尽,想让孟获继续招兵买马再打,但是已经被打残了的孟获也不是傻瓜,他很识时务地认怂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诸葛亮撤军的时候,有人建议留下官吏治理南中,诸葛亮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夷新伤破,父兄死丧,必成祸患;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

《汉晋春秋》这番话,跟后来的《三国演义》的描述基本相同,都是诸葛亮把那地方打残了,基本实现了“两光”:壮年杀光,财物抢光,季汉在大肆杀戮的同时,还发了一笔大财。南中成了诸葛亮的军费提款机和粮秣储备库,而且征调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看了这些史料,读者诸君想必已经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了吧?

如果有人还不明白(毕竟古文佶屈聱牙难懂),那么笔者就来解读一下,以供读者诸君参详探讨。

诸葛亮之所以把孟获屡抓屡放,实际就是让孟获有机会调集更多精壮男子,送到强悍的汉军(历史上刘备从未自称蜀国,他跟诸葛亮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我们可以称之为季汉)马槊环首刀与强弓劲弩之下。

七次大规模战役,其实是一边倒的杀戮,孟获就是诸葛亮鱼钩上的蚯蚓,或者是有点像《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和《水浒传》里的公孙胜。

所以诸葛亮七擒七纵的真实目的,或者说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就是诸葛亮在南中实施“减丁”战略: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没有丁壮的南中才不会再造反。

不管是纵览历史还是放眼周边,我们都不能指责诸葛亮冷血无情嗜杀成性,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诸葛亮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起码能保证在季汉伐魏的时候南中诸郡不会后院起火。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提出质疑:你说诸葛亮在南中大开杀戒,为什么那地方还有人给诸葛亮建庙祭祀?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人性了。我们要强调一点,以下的事例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但事实就摆在那里呢:历史上被建庙祭祀最隆重的,是魏忠贤。

魏忠贤当然不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我们只是说:建庙的原因有很多,被杀戮者感谢刀斧,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出过。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诸葛亮把刘禅坑了,因为诸葛亮把南中打残杀光抢光的时候,考虑的是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诸葛亮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会预料到刘禅会落到走投无路的田地,否则他一定会抓住孟获之后就采取怀柔政策,给扶不起的阿斗留一条活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0451.html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什么?只为收服人心吗?” 的相关文章

李子雄:北周至隋朝大臣,明辨是非,深得隋炀帝信任

李子雄:北周至隋朝大臣,明辨是非,深得隋炀帝信任

李子雄(?~613年),本名李雄,渤海蓚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格豪爽,胸怀大志。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授帅都督。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开府、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迁骠骑将军,参加隋灭陈之战,拜大将军、江州刺史。平定汉王杨...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匈奴是中国古代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西汉初年,匈奴兵力雄厚,经常...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即,蜀汉的北伐行动终止,大军撤退。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经过一系列上层权力调整,以及恢复国力,隔了好几年才又开始兵...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历史上朱见深与万贵妃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上朱见深与万贵妃之间的关系如何?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1464至1487年在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后宫,一直是一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政治是非场,历朝历代似乎都难逃这个魔咒,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背后强大的推手:权利和诱惑。有明一朝亦是如此,但大明朝的后宫不乏堪称贤后的“有德之后”,为了国家和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