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15)330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足以彰显帝王之尊贵、权势之无上,多少人为了龙椅而六亲疏离,又有多少人为了龙椅手中沾满了鲜血,成王败寇,心中有着“远大理想抱负”之人都不会错过坐龙椅的机会,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

因此便有了“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父亲怕儿子抢了老子的位子时刻提防,儿子怕父亲随时废黜自己而谨小慎微,父子间的不信任,永远的猜忌都是为了那把龙椅。其中有一位皇帝,当了26年皇太子,中风瘫痪在床,得知父亲离世,他立马站起来登基,他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辅佐父亲尽心尽力

“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转开始衰落,继唐玄宗之后的皇帝们竭力拨乱反正,但大唐就犹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处处隐藏着“暗疾”。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江山社稷风雨飘摇,有一位太子“有幸”目睹了朝臣之间的倾轧与攻讦而逐渐成长起来,他就是李诵。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自古以来都是按照“立嫡立长”的习俗,李诵摊上了一个好身份、好地位,19岁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糟心”的事情,父皇的强势削藩态度,让他不得不为父皇保驾护航。

“泾原兵变”把唐德宗李适逼出了长安,作为太子的李诵有责任与义务保护父皇的安全,他身先士卒奋战了四十多天,在他的鼓舞下最后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在辅佐父亲这一块上他绝无二心,并且尽心尽力,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太子。

倍受牵连如履薄冰

然而,当一切事情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时,李诵却因为老丈母娘的不检点而倍受牵连。李诵的老丈母娘是郜国大长公主,按辈分来说是他的姑母,老丈母娘个人生活不检点也就罢了,还搞厌胜之术,让唐德宗李适恼火万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只能找太子李诵进行批评、警告。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李诵无辜成为了替罪羊只能默默忍受,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志,他及时提出了与太子妃离婚的请求,只是这时候唐德宗李适已经有了废皇太子改立舒王李谊的念头,真是纵有千般好,难抵一过错,一个本与自己无关的过错而被父皇否定了全部,李诵的日子开始如履薄冰。

而舒王李谊并不是李诵的同胞兄弟,按照辈分来讲是自己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堂兄弟的关系,让父皇立别人家的孩子为太子,难免让人感到心酸、失望,但李诵仍然安分守己地做人,没有丝毫怨念,处处谨小慎微行事,难怪被人评价为“慈孝宽大,仁而善断”。

否极泰来如愿以偿

好在老臣李泌站在皇帝的角度举例说明厉害关系,劝说唐德宗李适为了避免天下大乱而打消废太子的想法,李诵的太子之位才没有被废黜。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心里上留下的阴影却无法消除,李诵每天的日子都过得诚惶诚恐,在谨小慎微中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大概是压力太大,再加上身体日渐衰老,公元804年,43岁的时候李诵中风瘫痪在床,父亲唐德宗李适听到后十分挂念,请了众多的名医为他诊治,却没有什么起色,而这时唐德宗李适也进入垂暮之年,看到太子病重受了不小的打击,良心发现、悲伤万分,于第二年驾崩。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未成想李诵在得知父亲离世时,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并且顺利登基称帝。先前皇帝与太子一起病重,朝堂上已经蠢蠢欲动,李诵不药而愈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朝堂及时安定了下来,他也算是否极泰来、如愿以偿地继承了皇位,只是时间晚了些,他做了26年的皇太子。

永贞内禅离奇死亡

李诵继位后称为唐顺宗,如果说他安心臣服于父皇面前是一种表象的话,其实他早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蛰伏太子26年他暗中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小势力集团,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简称“二王刘柳”就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李诵登基后便大刀阔斧地重用集团人物开始实施“永贞革新”,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更好的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他的这一系列操作准备得太匆忙,他自己急功近利不说,立场也不坚定,当改革的目标对准宦官、动摇了宦官的权力时,他的地位也开始岌岌可危了。

要知道,唐朝中期时的宦官在皇帝的心里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一心想打压宦官、不断提出宦官不得干政的举措时,在关键时刻宦官却又屡屡救了皇帝一命,唐德宗李适就是更好的例子,经历数次的变乱之后委任亲信宦官为禁军统帅,而再次滋长了宦官的气势。

于是,当宦官的“蛋糕”被李诵动了之后,他们便联合起来把李诵的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逼着李诵退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永贞内禅”,李诵的皇位坐了八个月便草草收场,成为了太上皇。

第二年太上皇李诵被儿子宣称病重,结果在第二天便离奇死亡,享年45岁。史书上虽然记载李诵是因病驾崩,但更多人推测李诵是被儿子与宦官合谋害死,当然这些只是根据史料上的蛛丝马迹而产生的怀疑罢了,至于事件的真相只有慢慢取证了。

小结

李诵一生活了45岁,做了26年太子,当了八个月皇帝,太上皇的位子也不过五个月而已,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薄命的皇帝,无福消受皇帝这样的高位,深藏不露二十多年最终也没落个好的结局,可见皇帝的位子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坐得的。

不过作为资深太子,李诵在处理皇帝与太子、父亲与儿子的双重尴尬关系上也落下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居储位二十年,天下阴受其赐。惜乎寝疾践祚,近习弄权;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贤哉!”这便是史书上对他更好的评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1396.html

“李诵当了26年皇太子,他是如何伪装的?” 的相关文章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

汉献帝要是换成汉武帝的话 汉武帝能够翻盘吗

汉献帝要是换成汉武帝的话 汉武帝能够翻盘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汉末年,如果汉献帝刘协换成汉武帝,汉朝还有没有机会翻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如果有汉武帝的英明,汉朝是有机会再次中兴的。公元192年,王允和吕布倒戈杀掉董卓后,汉献帝的机缘就来了。如果操作得当,汉献帝就能把关中变成中央直辖地。然后以关中为本钱,拿下整个西北...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齐武成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齐皇帝武成帝高湛,年纪轻轻不到30岁(29岁),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高纬,自己当上太上皇,这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有人说,高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厌倦了当皇帝的生活,丢下国事,想一心一意去淫乐。不过这个说...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作为曹魏名将,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忌惮他,最终,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设伏将张郃射死,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在正史中,张郃追到木门,被箭射中右膝而死,在演义中...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后世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后世评价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败,最后一次北伐,和司马懿在渭水相持,相持了一百多天之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一代名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世长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北伐没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