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滕胤:东吴历史上的大司马,他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9)370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一带)人。滕胤仪表堂堂,后来娶公主为妻,从而成为孙权的女婿。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阳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在孙权临终之际,滕胤和诸葛恪等人,一起成为托孤大臣。孙亮继位后,滕胤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孙峻的阻挠,滕胤也有意避嫌,最终只是晋爵高密侯。

孙峻死后,由其堂弟孙綝执政。滕胤的连襟、骠骑将军吕据联系北伐前线诸将推举滕胤为相,希望分割孙綝权力,但并未成功,滕胤被改任大司马,镇守武昌。不久,滕胤与吕据密谋推翻孙綝,因计划泄露而被杀,惨遭灭族。孙綝被杀后,吴景帝孙休为滕胤 *** 。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滕胤这位东吴历史上的大司马。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早在东汉末年,滕胤的伯父滕耽和父亲滕胄来到了江东地区,并依靠扬州刺史刘繇。不过,对于刘繇来说,后来被孙策击败,这促使扬州落入到孙策手中。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孙权执掌大权,滕胤的伯父滕耽和父亲滕胄开始跟随孙权。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滕胤的伯父滕耽和父亲滕胄都过早去世了,这对于滕胤来说,自然是十分不幸的。

滕胤:东吴历史上的大司马,他是个怎样的人?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称吴王后,因为感激滕胤的伯父滕耽和父亲滕胄,而封滕胤为都亭侯。换而言之,滕胤的伯父滕耽和父亲滕胄,当初显然获得了孙权的器重和信任,如果不是过早去世,无疑会在史料上留下更多的记载。

在滕胤20多岁之后,迎娶了公主,对于这位女婿,孙权十分看重,甚至因此而增加对公主的赏赐,几次看望公主夫妇。等到滕胤三十岁时,担任丹阳郡的太守,后来又担任过吴郡和会稽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经过这几个郡县的历练,滕胤的能力得到增强,并因此向孙权提出了不少建议,从而更加受到孙权的重视了。

黄龙元年(229年),在石亭之战击败曹魏之后,孙权登基称帝。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是最后称帝的,在此之前,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因此,面对姗姗来迟的皇帝之位,孙权自然是极为重视。在此背景下,滕胤受命与张昭、孙绍、郑礼等,仿效周、汉旧制,撰定吴国的礼制。而这,自然是为了彰显东吴和蜀汉、曹魏的不同之处。

太元元年(251年),孙权病重,召滕胤到建业留任太常。太常,是古代朝廷掌管宗庙礼仪之官。当然,对于东吴来说,太常也会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从而具有较高的地位。太元二年(252年),孙权驾崩,滕胤与太子太傅诸葛恪、少傅孙弘、荡魏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一同受遗诏辅政。换而言之,对于孙权来说,选择将孙亮托孤给多位大臣,从而确保孙亮能够成功即位。

太子孙亮即位后,晋升滕胤为卫将军。对于卫将军这一官职来说,始于汉朝,主要负责执掌都城的禁军,比如蜀汉的姜维,曹魏的司马昭等人,就曾被封为卫将军。面对和自己存在姻亲关系的滕胤,孙亮自然是十分信任,所以册封其担任卫将军一职。

同年,曹魏进攻东兴,诸葛恪等领军成功地击退曹魏的进攻,诸葛恪此后便有轻敌之心,开始打算攻打曹魏。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贸然违众出兵,征调州郡二十万人北伐曹魏,结果吃到了败仗,这导致诸葛恪在东吴众叛亲离。

由于滕胤与诸葛恪是儿女亲家(滕胤之女嫁与诸葛恪之子诸葛竦为妻),因此诸葛恪出征后又命滕胤为都下督,负责掌管朝廷一切事务。但是,因为诸葛恪被孙峻杀害,这也影响到了滕胤最终的命运。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东吴太傅诸葛恪被杀后,孙峻开始执掌大权。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个时候的孙峻,完全可以和董卓、曹操、司马懿等权臣相提并论了。在此背景下,群臣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但有意图讨好孙峻的官吏却阻挠滕胤担任司徒这一官职。

同时,滕胤也以自己是诸葛恪的姻亲为由请求辞职,但是,滕胤被孙峻挽留,更为滕胤进爵高密侯。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虽然二人事实上关系并不融洽,但始终表现得互相包容,继续辅佐皇帝孙亮。后来孙峻想要在边境广陵一带设防,朝臣都认为那里难以建城,但因畏惧孙峻而不敢劝谏。只有滕胤一人表示反对,但孙峻不听从,最终城池果然没有建成。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相对于孙峻,滕胤显然更适合执掌朝政。

五凤三年(256年),孙峻在北伐曹魏的过程病逝,其从弟、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把持了朝政。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原本吴国众臣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而不满,因此不希望再看到同为皇亲宗室的孙綝继续把持朝廷大权。在此背景下,滕胤的连襟骠骑将军吕据联络北伐前线诸将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篡夺大权。毕竟,在汉末三国时期,权臣的存在,往往会对一个王朝的走向产生弊大于利的影响。

滕胤:东吴历史上的大司马,他是个怎样的人?

最后,不过,面对吕据等人的谋划,孙綝不甘示弱。彼时,孙綝任命滕胤为大司马,代替不久前病逝的吕岱镇守武昌。对此,在笔者看来,孙綝此举,是想把滕胤调走,从而方便自己独揽大权。

得知滕胤被晋升大司马的消息后,吕据于是率军返回,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在吕据看来,如果滕胤真的去镇守武昌,朝廷就更没有人能制衡孙綝了。但是,吕据等人的谋划,已经提前被孙綝获悉了。于是,孙綝当机立断,派兵攻打吕据。滕胤见状,也准备起兵反抗。但是,孙綝则上表皇帝孙亮,说滕胤造反,派将军刘丞派兵围困滕胤。滕胤于是逼迫华融、孙咨等人矫诏发兵协助自己,华融等人因不从而被杀。

不久之后,吕据兵败自尽,孙綝调集大军向滕胤进攻。滕胤及其他将士等数十人战败被杀,其后孙綝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直到吴景帝孙休即位,并诛杀孙綝后,下诏说:“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对此,在笔者看来,滕胤的结局,无疑是非常凄凉的。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东吴内乱频发,导致不少大臣被杀,这也成为东吴长期防守,没有像蜀汉一样长期北伐曹魏的重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3884.html

“滕胤:东吴历史上的大司马,他是个怎样的人?” 的相关文章

刘邦逃跑时多次将子女踢出车 车夫舍命相救是真的吗

刘邦逃跑时多次将子女踢出车 车夫舍命相救是真的吗

还不知道:刘邦逃命途中屡次将儿女踢下车,反而是车夫舍命相救,是真的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在逃命途中,屡次将自己的亲生儿女踢下车,反而被车夫多次舍命相救,此事是真的吗?刘邦确实这么做过,并且因车夫多次舍命救儿女,还曾想杀了车夫。刘邦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自私,...

年羹尧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年羹尧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权始终是不容侵犯之姿,做臣子的一定要踏实本分,否则等到你触犯皇帝“逆鳞”之时,就会招致祸患而浑然不知。《史记》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卫子夫的一生完美地验证了现实生活远比小说精彩。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在汉宫49年,居后位38年。历史上对其评价极高,赞其为";一代贤后";。有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主要是因为她的心已经死了。受野...

秦国灭赵国之后 后世还有哪些赵为名的国家

秦国灭赵国之后 后世还有哪些赵为名的国家

还不知道:赵国灭亡后,还有哪些以“赵”为名的国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今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对曹冲被誉为神童,为何在其十三岁时便夭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一定绕不开曹操,曹操在三国中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使得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枭雄。当时三国时期天下大势被分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而曹操所在的曹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对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何却折在女人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昔日,淮阴侯韩信在战场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初次独自带兵,便好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直接灭了魏国,生擒了魏国国王魏王豹,还为刘邦带回一个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后来为刘邦生下了汉文帝。接着,韩信又带兵灭了代国...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