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3)543

许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

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县令。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而就笔者今天要说“许攸”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三国有两个“许攸”:一个是袁绍部下,另一个差点被曹操斩杀!

许攸(关中部将)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遂厚抚攸,攸即归服。——《三国志·魏书·杜袭传》

一方面,对于许攸来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在关中一带,许攸拥有自己的部曲,并且没有真心归附曹操。公元219年,曹操和刘备正在进行汉中之战,而就关中来说,则是曹操大军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面对傲慢无礼的许攸,曹操非常生气,差一点就想将其斩杀。不过,在杜袭等谋士的劝谏下,曹操没有斩杀许攸,而是厚待、招抚许攸,许攸于是率部归附。当然,尽管获得了许攸这位关中部将的归附,但是,在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中,曹操还是败给了刘备。在曹操撤出汉中之地后,刘备不仅得到了汉中,还进位汉中王,来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许攸(袁绍部下)

另一方面,就许攸来说,则是袁绍的部下。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在东汉末年,许攸年轻的时候就曾和曹操、袁绍结交。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逃亡。

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袁绍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诸侯的过程中,许攸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袁绍麾下谋士众多,难免互相争斗,这成为许攸最终背叛袁绍,投靠曹操的原因之一。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交战,这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许攸说:“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面对许攸提出的建议,袁绍不同意,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

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对此,在笔者看来,审配作为袁绍麾下的谋士,和许攸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他显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来对付许攸。对此,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得知许攸投奔自己的消息后,曹操喜出望外,认为击败袁绍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两人见面之后,许攸问到:“你们的军粮可以用多久?”曹操答曰:“尚可支持一年。”许攸再说:“哪有这么多?说真的吧!”曹操再答:“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难道你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真话?”曹操说:“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军粮只剩此月的分量。”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亦无粮食,此乃危急存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对此,在笔者看来,许攸提出的偷袭乌巢的计策,直接改变了官渡之战的历史走向。如果不是偷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很可能无法和袁绍继续僵持下去了。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乌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全盘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建安七年(202年),许攸原先的主公袁绍病逝,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自相残杀。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的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也即对许攸已经非常不满了。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由此,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都和曹操产生了重要的交集。并且,就作为关中部将的许攸,差一点被曹操斩杀,至于居功自傲的许攸,最终激怒曹操,从而丢掉了性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4583.html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东晋末年战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五胡十六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出了一个威震四方的豪杰刘牢之。他起初是东晋北府军的一个将领,在著名的淝水大战中一战成名。由于他指挥有方勇猛无比,率领先锋部队首先就旗开得胜,然后趁势...

李商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李商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李商隐凭借自身横溢的才华和卓越的创作水平,在逐步走向衰亡的晚唐,把唐诗推向了最后一座高峰,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诗名句。但为啥不到知天命年就溘然长逝了呢?是他的人生艰难困苦且不得意啊!(一)才华横溢仕途坎坷李商隐不到...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张良,西汉开国功臣,“...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从朱元璋刚发迹时就跟随他,更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时开始辅佐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首席文臣。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是在公元1364年,直到小明王...

历史上朱温一共有几个儿子?选择传位给养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温一共有几个儿子?选择传位给养子的原因是什么?

后梁太祖朱温,后梁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知道,血缘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把皇位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哪怕是养子,如果本身有亲儿子,传位给养子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因为刘封不救关羽,杀掉他。但是后世普遍认为...

评论列表

严丹
严丹
4个月前 (07-30)

两位许攸的命运截然不同,皆因性格决定,关中部将的谦逊谨慎使他得以保全性命;而袁绍部下的自负轻慢最终引来杀身之祸,三国志中的人物故事令人深思!

姚强
姚强
4个月前 (07-30)

两位许攸在汉末三国时期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命运截然不同,第一位虽曾傲慢无礼差点被曹操斩杀但最终归附并发挥作用;而第二位虽然为袁绍立下大功却因自恃功高而被杀令人叹息不已!两人经历反映了忠诚与谦逊的重要性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历史人物评析#

范洋
范洋
4个月前 (07-30)

许攸两位汉末三国人物,命运截然不同,关中部将虽曾傲慢无礼挑战曹操权威而险些丧命但最终归附成为助力;袁绍谋士则因功高震主且自恃其才终激怒曹公招致杀身之祸!两者经历警示后人:才华与智慧固然重要但谦卑谨慎方是长久之道否则终将一败涂地遗憾终身。#历史深度解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